3Q中文网 > 民国之纺织霸主 > 第三十六章 要搞“发明

第三十六章 要搞“发明

作者:我是百脑汇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民国之纺织霸主 !

    将剩余的布匹销售一空,杨邵文也打算原地返回了。

    在回来的路上,张毅有所不解:“东家,给余老板的这个折扣,加上我们付出的运输成本、厘金等,其实这笔买卖我们亏了。”

    张毅虽然不清楚具体的运营成本,但大致的数字还是有谱的。给布店一定的现金折扣,这是出发前,布行就拟定的措施,以求尽快的回笼资金。只是他们将货运到如此远的地方,还要付出一成的现金折扣,这个买卖在他看来,肯定是亏了。

    “亏肯定是亏的,但亏的不多,而且很有必要!布行现在很需要现金,为此损失点利润是可以接受的!”

    杨邵文现在已经明白现金流对公司运营的重要xing,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优于公司对利润的追求。买卖做亏本了,或许还能维持一段时间,要是现金流枯竭了,公司立马坍塌。不过从成本考虑,行的越远,运输、人工、厘金等方面的开销越大,在西边这个方向上,仪山镇应该是布行能伸展到的最远地方了。

    不管怎么说,杨氏布行驾船售布是个非常英明的举措!

    虽然开拓市场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但附近大大小小的布店对杨邵文他们送货上门的服务还是非常欢迎的。这年头并不太平,出门在外从来就是个很有风险的事情,尤其是对这些做买卖的商人来说,被敲诈勒索是常有的事。如今,有了上门的货源,价格也不比自己采买贵,这省却了他们多少麻烦。

    一个月的时间,在外头售布的船只售完布匹后都三三两两的回来了。带回来的还有2000多元的现金和7000多元的应收账款。这是很好的开始,这意味着布行起码下一个月的流动资金可以接得上了。

    回来后,杨邵文也没再出去售布,而是将之完全交给了下面的员工。

    布行一个月大约售出了3万匹布左右,略少于收布的规模。随着销售渠道的不断开拓与深化,他相信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销售成绩一定会有提升的空间。另外,在苏南周边地带建立几个集散仓库,售布的船队也可以进一步挖掘运输潜能。

    按照杨邵文的估计,售布船队最后应该可以稳定在每月7万匹左右的销售规模。要是能达成如此规模,布行旗下的收布船队也就不用担心吃不饱了。

    当然,前景虽然不错,但是还有个棘手的问题需要等杨邵文解决。那就是布行利润率的问题。

    经过杨玉华的核算,布行目前的净利率极低,基本上是踩在了盈亏平衡点上。运输费、人工费、厘金、因现金折扣产生的财务费用等等,这些支出项目,将布行原本还算不菲的毛利侵吞无几。

    这又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虽然,杨邵文有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对运营模式的悉心梳理后,他一定能榨出利润。但时间并不允许他慢慢来。股份公司是个新鲜事物,股东们对一大堆公司章程可能似懂非懂,但他们有一点是记得很清楚的,他们投了股金,每年就能得到一定的分红。如果到了年底,杨邵文告诉他们布行不赚钱甚至亏本了,股东们绝对不会答应。

    他必须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杨邵文将突破口放在了纺织工具的改进上。本地手工纺织工具的落后,这是他很早就发现的问题,以前忙着做买卖没空去细细研究,如今要急着挖掘利润,他是要在这方面下苦工了。

    在家中,他手拿一根鹅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他这是在机械制图。家中的毛笔实在不适合制图,附近也没铅笔出售,他只得自制了一根鹅毛笔代替。

    杨邵文研究的对象,是飞梭和珍妮机,这两项引发英国纺织工业突飞猛进的技术。

    要说起来,这应该是很简单的技术,人家已经发明一百多年了,发明人也不是什么大科学家,没道理他一个现代人做不出来。但想想是一回事,要做出来却是另一回事。杨邵文平时从不研究机械方面的知识,要他一下子制出这两个老古董也不是易事。

    尤其是珍妮纺纱机,他只是听过发明人的故事。手摇纺车不小心被踢倒,哈格里夫斯看见被踢倒的纱锭仍旧能够运转后瞬间顿悟。原来纱锭也是可以竖着的,于是他便动手做了一台竖着八个纱锭的纺纱机,取名珍妮机,以后又制作了几十乃至上百纱锭的珍妮机,纺纱效率马上大幅提升。

    干咧,纱锭竖着也可以纺,这个咱也顿悟了啊(这个也不需要他顿悟,杨邵文虽然不关心纺织业,但也知道现代的纱锭都是竖着的,),怎么这个珍妮机死活就是做不出来?

    他结合了自己知道的一些简单机械原理,滑轮、皮带、杠杠、齿轮、轴承等机械结构都设想过,动力机、传动机、工作机,三个方面的结构也设计了不少,但都不能凭此就纺出多锭的纱来。

    画来画去,好像就是少了点什么。他从袁峄城处借来的几本西文书籍也没这方面的介绍。真是急得他抓耳挠腮,干着急。

    杨玉华见大哥这几天关在家里,一个人涂涂画画,不由奇道:“哥哥,干嘛呢?”

    “大哥在搞发明呢。发明个机器,一人就可以纺很多纱锭,纺纱可快了。玉华你自己也是个纺织户,看看大哥画的这个纺车有什么问题?”

    “一人纺多个纱锭?”杨玉华有些不以为然:“那怎么成,纺纱是需要有人喂棉条的,多个纱锭,一个人可照顾不过来。”

    是啊!要实现多纱锭纺纱,就需要将人工从喂棉工序中解放出来。这个要怎么实现呢?

    珍妮纺纱机研究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结果,杨邵文将它暂且搁置,转而研究织布机的改进。

    只要能研究出飞梭,将它安置在目前的木质织布机上,织布效率就会大幅提升。而他研究飞梭装置,倒是小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