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汉武挥鞭 !
百无聊赖的太子殿下啃了小半个寒瓜,从躺椅上起身,毫无仪态的伸了伸懒腰,便是摆摆手,将省下的寒瓜赏给随侍的小宫婢,随即自顾自的去沐浴更衣了。
宫婢们自是笑逐颜开的谢赏,倒也没太过受宠若惊,盖因皇后和太子皆是豪爽脾性,虽说有些急躁霸道,但平日对宫人还是颇为体恤的,偶尔会赏赐些难得的吃食,也免得浪费了。
在汉代,真正的尊贵之人,都不太会对下人疾言厉色,免得失了仪态,降了格调,不值当。
依着皇后和太子的身份,想要收拾宫人,随意给个凌厉眼色,就能让那人吃不了兜着走了,真正能让他们怒斥乃至出手收拾的,怕不得是王侯权贵或他们的亲眷。
没有足够的权势地位,压根不会被贵人们看在眼里,骂你都觉着废唾沫,这就是赤果果的现实,亦是权势之所以诱人的主要原因。
倒不是说皇后和太子目中无人,但对于寻常宫人,这对极尽尊贵的母子确是不可能平等视之的,真正能得他们正眼相看的,也就大长秋卓文君和符节令李福等少数大内宰和大宦官。
与随手赏赐寻常宫人不同,皇后和太子给大内宰和大宦官赏赐时,可都不是些玩剩下,吃剩下的零碎,譬如最得皇后信重的卓文君,每到新鲜瓜果逢季,赐给她的都是成箩成筐的,不比赐给皇亲苑内那些刘氏宗妇的少。
甚么是近臣?
大内宰和大宦官就是近臣,历朝历代多有阉宦乱政的例子,这也没甚么难以理解的,作为随侍天家之人,他们往往能获得天家更大的信任,说实话,不信任他们,难道要信任那些有资格争夺帝位的叔伯兄弟么?
这是人性,绝大多数人是不能免俗的,只看天家是否懂得“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的道理,是否能不轻易被人蒙蔽罢了。
当然,绝大多数内宰和宦官也无法到得如此高的地位,往往就是和今日随侍刘沐的小宫婢们般,偶尔得赐些瓜果,就能吃的眉开眼笑的了,放在后世,真真就是所谓的吃瓜群众。
言归正传,太子殿下之所以沐浴更衣,倒不是爱干净,而是想着出宫去看看,故而换了身寻常世家贵胄日常所着的燕居常服。
宫人和郎卫对此也习以为常,小宦官们屁颠屁颠的去备车,内卫也去换了常服,并传讯轮值的暗卫将领,好遣麾下暗卫提早出宫,在各处要道潜藏布防了。
皇帝陛下唯一的子嗣每每微服出宫,虽是鲜少扰民,却总会让郎署绷紧神经的,后世影剧那些皇子公主随意翻墙出宫的情形,放在现实中,怕是没翻过宫墙,就被郎卫擒拿在地,押往郎署了。
宫城岂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饶是刘沐贵为储君,若非皇帝刘彻早已下了圣谕,允他闲暇休歇时可随意出宫,他也绝不会如现今般出入自由。
太子殿下出宫路线一如往昔,先是去未央宫北门附近的皇亲苑走一遭,倒不是想拜谒宗室长辈,若是无甚必要,刘沐向来不喜这些繁文缛节的。
皇亲苑乃刘氏王侯的聚居之地,自是守备森严,京尉中营除却镇守未央宫北门,亦担负着巡守皇亲苑和北阙甲第的职守。
众位亲王和公主府邸所在的天家内苑,更是由戍卫宫门的羽林卫守备,对出入者的严密盘查一如宫廷。
太子刘沐虽是乘坐寻常权贵的青铜轺车,却因有暗卫先行开道,一路直入天家内苑,皇亲苑内但凡有刘氏王侯远远瞧见这情形,约莫都能猜到这是太子殿下又在玩微服出宫的戏码了。
有些事是很容易瞧出端倪的,只是聪明人往往会故作不知,恍若未闻罢了。
若非如此,太子每每微服出宫,郎署也不会如此着紧,遣出大批内卫和暗卫随扈。
刘沐自身多少也晓得这情形,却是一如故我,毕竟自幼就已习惯被层层护卫着生活,该吃吃,该喝喝,若是太过在意这些,那真真不用活了。
享尽荣华富贵,又想毫无拘束的活着,那只是后世某些明星大腕的故作矫情。
刘沐刚到的天家内苑,诸位亲王和公主多已得了下人禀报,却也没出府迎候,好歹身为长辈,再说太子殿下也未必有心来拜谒他们,若是冒然前去,指不定还败人兴致讨人嫌。
非但亲王和公主们如此,便连各府下人亦如此,遇着那直入天家内苑的青铜轺车,皆是缓缓趋步退避。若殿下驾临时随着太子仪仗,那他们此等作为无疑是大不敬,此时不上前迎拜,反倒合宜了。
当然,也非人人来得及退避,亦非人人都想着退避。
今日刘沐乘坐的轺车刚是入得天家内苑,便在宽阔的青石大道上遇着正在玩耍的一群小屁孩,后头跟着不少侍婢。
天家内苑有羽林卫戍守,自是安全无虞,故天家亲眷只要不出苑门,出府玩耍或过府串门时多是不会带侍卫随行的,有侍婢跟随即可。
正因如此,诸位亲王和公主的子嗣们多是混得熟,年岁稍大的会不时相聚饮宴,年岁稍幼的孩童更是时常聚众嬉戏。
此时在青石道上玩耍的,乃是天家内苑年岁颇小的数个孩童,刘沐见状,忙是吩咐驭车的内卫勒马,未待轺车彻底停稳,便是径自跃身下车,身手矫健得紧。
随扈的内卫们虽已惯见,却仍是无奈叹气,太子殿下骨子里仍是个没心没肺的熊孩子啊。
早在轺车驶近时,那群天家贵胄和随身侍婢就已瞧出是太子驾临,早已躬身迎候,便连最喜欢太子族兄的刘孝和刘悌,都乖乖的见拜行礼,待得太子族兄摆手免礼后,才欢天喜地的冲上来拽着他的袍袖撒欢。
“哇哇哇~~”
一个小男童见状,忙吭哧吭哧的蹬着三轮小车,也是急着冲过来争宠。
“急个甚?”
刘沐不禁哈哈大笑,迈着大步迎上去,抵停了那小车,将男童抱了起来,“你这急脾性可不似十三皇叔。”
刘沐的十三皇叔,自然是清河王刘乘。
王皃姁膝下的四个儿子,广川王刘越和胶东王刘寄迎娶的正妃皆为世家贵女,却至今为能诞下男丁。
清河王刘乘和常山王刘舜,皆先纳了民女为少妃,常山王少妃裴澹倒还算是良家女,清河王少妃公孙慧那可是出身匈奴啊,然偏偏是这两个出身卑微的少妃,接连为自家夫君诞下王嗣。
王皃姁每每谈及此事,皆是唏嘘不已,天家尤重子嗣,天家媳妇甚么出身不是最重要的,能不能生下和养好儿子才是关键,太皇太后窦氏和太后王娡皆是最好的例子。
皇帝刘彻之所以能独宠皇后阿娇,皇儿刘沐的存在亦是关键,否则即便夫妻俩感情再深,该纳妃还得纳,否则日后谁来传承帝位,谁可托以社稷?
裴澹刚诞下龙凤胎,便是母凭子贵,得正妃位,成为堂堂正正的常山王妃,而公孙慧虽只比她晚了半年产子,却直到去岁才得晋清河王正妃。
刘究,清河王刘乘的独子,直到去岁,已虚年三岁的他,才真正成为嫡子,而非庶子,也才真正具有与族兄刘孝和族姊刘悌相提并论的资格。
虽说卫尉公孙贺亦身具匈奴血脉,但长安公孙氏从其祖辈就刻意的迎娶汉室贵女为正妻,到得公孙贺这代,本家嫡系的匈奴血脉已洗得甚为淡薄了。
况且公孙氏用赫赫战功证明了对汉室的忠诚,尤是公孙昆邪和公孙歂这代人,手里沾满了匈奴人的鲜血,说他们会私通匈奴,大汉臣民皆是不信的。
公孙慧可就不同了,昔年皇帝刘彻御驾亲征,大破匈奴于漠南,公孙慧及其家人被押为战俘,后又被发卖为奴。
若非得蒙清河王刘乘垂怜,容貌秀美的公孙慧指不定要被发卖到章台窑馆;若非公孙慧聪慧异常,且运气不差,在帝国科学院内以奴匠身份制成防腐胶漆,皇帝刘彻也不可能允许刘乘将她纳为少妃,其家人也不可能如现今般脱了奴籍,得以改名换姓,以公孙氏分支的身份,在长安城内购宅置地,安享荣华。
实话实说,亲王要纳匈奴女子为少妃已属不易,要为其扶正妃位,没有足够的理由,别说太上皇和皇帝不会准允,便连宗室长辈和朝堂元老都无法接受。
匈奴,着实是令汉人恨之入骨的字眼,丝毫不逊于后世国人对倭奴的痛恨,甚至犹有过之,后世华夏还有不少哈日精日之人,大汉却绝对无人敢跳出来为匈奴说半句好话。
便连“刘究”之名,亦是去岁清河王刘乘恳请自家皇帝兄长赐下的,否则因公孙慧出身匈奴贵族,日后此子少不得担负诸多非议。
可怜天下父母心,刘乘即便贵为亲王,亦须为自家儿子苦心思量。
皇帝刘彻之所以愿力排众议,准允刘乘为公孙慧扶正妃位,让此子得为亲王嫡子,并为其赐名“刘究”,非是只因与刘乘的手足情分。
究者,取深入探求,靡届靡究之意。
刘究得赐此名,皆因其母公孙慧去岁在帝国科学院再度有所建树,大大推动了大汉化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