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满清异姓王 > 第二十七章 豁出去畅言建储事

第二十七章 豁出去畅言建储事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满清异姓王 !

    乾隆一见和珅脸色苍白,一副受到惊吓的样子,忍俊不禁,横他一眼说道:“怎么不说了?适才不是还侃侃而谈么?还定南侯呢,就这点胆量?”

    和珅其实并不如何害怕,实在是乾隆出现的太过突然,让他根本防备而已。仔细回忆一番刚才的话,发现并无犯禁之处,渐渐定下神来,嘿嘿笑着给乾隆打千儿问安,说道:“主子爷是真龙降世,奴才充其量不过是头小狮子,百兽面前或者威风,见了真龙天子,自然胆战心惊……”

    “哼,说的好听,朕瞧着你胆子不小,宽严相济,乃是朕继位之初定下的国策,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何敢妄加评说?还有,那大不列颠乃是化外蛮邦,有何先进之处,值得我堂堂大清去效仿?八旗子弟颓废荒唐,乃是痼疾,英明如圣祖皇考都没有拿出太好的办法,成立一家公司便能解决?太过想当然了吧?”

    乾隆已经收起了笑容,板着脸,一问跟着一问,问问锥心,加上蹙着眉头,瞪着眼睛,胆子但凡小些,非得吓出毛病不可。

    和珅却非但不怕,反而挺胸抬头,迎着乾隆的视线,坦然说道:“既然主子听到了,奴才索性直言相告。刚才奴才曾说到汉人兼收并蓄,才能成其正统。大不列颠确是蛮邦,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仍然有值得我大清学习的地方,不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已。主子爷天纵英姿,胸怀宽广,乃是伟大的博格达汗,不会谈夷色变吧?”

    这话问的绝对是有些放肆了,旁边的庆妃花容失色,手心里全是汗水。奇怪的是,乾隆却并未如她所料般勃然大怒,而是沉吟起来,原地踱了两步,豁然转身问和珅道:“你这奴才的想头朕知之甚详,当初劝朕放开海禁时咱们曾经仔细讨论过。今天不说这个话题,就说你方才所提的那个公司,究竟怎么个运作模式,让你有这么大的信心,妄图靠它解决纠缠我大清多年的痼疾?”

    “历代封建王朝改朝换代,归根结底是因为什么?”和珅不答反问,却不等乾隆回答,直接说道:“无非是土地兼并太过严重而已,再碰上个昏君,遇到个灾年,饿殍遍地,民不聊生,自然要起兵造反。咱们大清如今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土地就是这些土地,贵族却越来越多,封无可封,自然要夺民为用,恶性循环之下,再过几十年之后,几百年之后呢?”

    和珅停顿一下,给乾隆一个思考的时间,然后继续说道:“暹罗缅甸之事便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将战争放在国外,以战养战,以战养爵,以战养民。凭空多了两省之地,可以分封给诸位王公贵族,所得之财,除填补战争消耗之外还可收买当地民心,只要不予歧视,一视同仁,教化之下,统统是忠于我大清的子民,好处可谓举不胜举……奴才所说的公司就是从这件事情上想出来的,贸易为主,然后允许公司拥有私人武装,专司征伐之事……只要主子大力支持,但凡有些血性的汉子,谁不想出去博取个爵位呢?天下这么大,还怕盛不下他们?”

    “汉武帝穷兵黩武,方才招致后世之祸,如此作为,与其何异?”乾隆问道,神色却放松下来。

    “所以奴才才琢磨这弄这公司啊,朝廷占有三成股份,只需在公司有人立功时赏赐爵位,然后坐等分红。剩下的,想发财想立功想分封土地,好说,掏银子啊。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谁掏银子多,谁占的份额就大,分红就多,一网打尽那些贵族,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腰包帮着朝廷挣银子……”

    “人心难测,万一这公司壮大之后,有人图谋不轨呢?”乾隆问道,其实他已经动了心,才会十分在意这样的问题。

    “名为公司,实际不过是个可以将王公贵族的利益捆绑起来的机构而已,可以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过,最重要的人事任命必须得掌握在朝廷手里,另外,公司内部,可以如朝廷一般成立一个督察机构,成员由命官担任,双管齐下,定可确保无虞。”

    和珅所说的措施跟乾隆设想的差不多,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这只是制度问题,世间没有万全的制度,君主的能力还是重中之重。主君无能,自然会有有能力者取而代之,历代改朝换代,便是因此了。所以,如何建立一个尽可能完美的继承制度十分重要,这一点,你可有好的建议么?”

    和珅万没想到乾隆居然将话题扯到了建储的问题上边,心知这可是雷区,不敢置喙,匆忙跪倒,小心翼翼说道:“奴才乳臭未干,涉世未深,不敢多嘴!”

    和珅的表现乾隆并不奇怪,正如和珅自己说的,“乳臭未干”,不及弱冠,建储这样的问题,不但棘手,而且敏感,确实有些难为和珅,就算亲如弘昼,信如傅恒,相知如庆妃棠儿,在这样的问题上势必同样不敢多嘴,“乾纲独断”,才是底下人们最希望乾隆做的。

    只是,乾隆虽然贵为天子,仍旧也是血肉之躯,刨除身份,仍旧与凡夫俗子无异,面对建储这样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同样希望有人能够给他一个建议——“怎么会问这么个孩子呢?莫非,在朕的心目中,已经如此信任他了么?”

    乾隆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不想浪费脑筋,展颜一笑,露出细白的牙齿,紧挨着庆妃坐下,一边接过庆妃递上来的新鲜**啜了一口,一边扫一眼仍旧闷头跪在地上的和珅一眼说道:“起来吧,汉人称呼姑爷有‘半子’之说,朕知道建储的事情有些敏感,这不没有外人么……你这奴才年龄尽自不大,心思却很活络,有甚么说甚么,无论甚么,朕先恕你无罪,这总成了?”

    “民主选举”四个字在和珅脑海里翻了个跟头,到底被他强压了下去。乾隆话里的意思说的是言而无罪,不过,和珅敢保证,若是他将“民主”那套理论说出来,准保乾隆翻脸,庆妃也救不了他。

    不过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若是仍旧闭嘴,怕是有蹬鼻子上脸的嫌疑。只是,说什么呢?和珅不禁沉吟起来,脑子飞快转动,筹措着说辞。

    乾隆也不着急,一边端着**轻啜,一边舒服的享受着庆妃的素手在他肩上背上轻巧的揉捏,甚至不忘说道:“实在想不出来,朕允许你抽烟!晓岚就是,一遇难事烟瘾就上来……”

    和珅还真的有点焦躁,闻言大喜,谢过乾隆之后,摸出一支卷好的烟卷叼在嘴里用火煤子点上,深深的吸了一大口烟,让其在自己肺里转了一圈之后,心思果然活络过来,活动了一下跪的发麻的膝盖,挺直腰杆说道:

    “主子信任奴才,问到了,奴才若是不说便是不忠,只是这样的问题实在是有些棘手,怕是历朝历代君主都为此发过愁……圣祖爷英明吧,还不是……整体来看,先帝爷‘秘密建储’的法子算得是个绝佳的制度,无分嫡庶,只以才干相论。不过,依着奴才浅见,制度虽好,仍旧有个弊端……”

    “哦?”乾隆想不到和珅还真的敢说,而且说的有板有眼,不禁来了兴致,“什么弊端,朕怎么没感觉到呢?”

    乾隆如此虚心,倒让和珅不安起来,咬了咬牙,本着豁出去的态度说道:“奴才所说弊端,非指‘秘密建储’制度,而是说现在的皇子教育制度,弓马骑射四书五经琴棋书画,这些都没错,却有一样君主最应有的教育没有形成制度……”

    “什么教育?”乾隆好奇问道。庆妃蹙了蹙眉头,冲和珅使个眼色,见其视而不见,不禁暗叹。

    和珅沉吟一下问道:“主子博览群书,定然知道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典故,”一顿续道:“《晋书·惠帝纪》记载,‘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此鸣着为官乎,私乎?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在这之前,亚圣曾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奴才不敢苟同,不过,却也点明一个道理:若想国泰民安,身为君主者,必要了解黎庶疾苦……太祖迭逢大难,历尽疾苦,方可凭靠十三副铠甲开创我大清万世不灭之基业。太宗乃是马背上的皇帝,鹰扬天下,开疆拓土,所向披靡,论到国事,似乎略不及其后的圣祖爷。到了世祖爷,虽未亲历民间疾苦,不过奴才记得世祖也曾说过:‘五岁时先太宗晏驾……无人教训,坐此失学。年至十四,九王(多尔衮)薨,方始亲政,阅读诸臣奏章茫然不解,由是发奋读书。每晨牌至午理军国大事,即读书至晚,然玩心尚在,多不能记。逮五更起读,天宇空明始能背诵。计前后读书读了九年,曾经呕血……’”

    乾隆知道和珅所背诵的乃是《世祖本纪》中的记载,一些自称为‘朕’的内容都被和珅略过,其余内容居然一字不差,不禁暗暗点头。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敢当着乾隆的面全面评价历代先皇,对他来说,是此十分新鲜的经历,是以并不打断。

    “……正因如此,世祖爷才能做到整顿吏治,注重农业,提倡节约,减免苛捐杂税,广开言路,网罗人才,开创了我大清走向强盛的新局面……至于圣祖也无需奴才多说,雄才大略,可谓千古一帝,不过奴才想请主上注意,圣祖爷七下江南,亲历民间疾苦,有位传教士曾经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大清康熙皇帝陛下因为经常外出巡行,并能亲临下层,使得这位皇帝陛下学会了识别十八个行省当中的十三个省的方言,甚至会召见那些地位低下的劳工和农夫,并以一种友善可亲的态度同他们交谈,这使他深得人心。’再说先帝爷,先帝爷素有‘办差阿哥’的称呼,继位之前,曾经亲临黄泛区救灾,饱尝民间疾苦,登基之后,朝乾夕惕,勤政爱民,一扫圣祖爷晚年九王夺嫡积病,说其为中兴之主也不为过……”

    乾隆生平最佩服的人乃是圣祖康熙,对于雍正这个父亲,却并不如何赞同。和珅如此评价雍正,其实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所以说到这里,马上接着说道:“至于主子的功绩,奴才就不说了,实在是罄竹难书,只是,记得主子少年之时就经常鱼龙白服私访民间了,主子如此爱民,莫非和那些经历没有丝毫关系么?”

    乾隆的执政中心便是“宽严相济”四字,其中宽字大多针对的是百姓,说他“爱民如子”并不夸张,这也是他十分得意的地方,闻言愣怔片刻,哈哈一笑说道:“朕听出来了,啰啰嗦嗦一大堆,无非就是个亲历民间疾苦而已,你所指的皇子教育所缺之处,便是指此吧?”

    “主子圣明!”和珅做心悦诚服状,心中暗道:老子啰嗦一大堆,你若再听不出,老子可真要吐血了。想着怕神情流露,急忙闷下脑袋。

    望着和珅撅着屁股趴在地上,乾隆的神情有些复杂,愣怔了片刻,下了大炕,在铺有地毯的地面上来回的踱着步子,大殿中顿时一静,只有他的缎黄鞋子与地毯摩擦发出的轻微莎莎声。

    刚才和珅所说的话,全部都是惊世骇俗之语,随便一句,都够掉脑袋的。如今乾隆沉默不语,庆妃只觉浑身发热,一颗心如同擂鼓一般,正好见和珅向自己望过来,忍不住瞪他一眼,真想埋怨两句,苦于乾隆在场,根本就不敢多言。

    不知是否跪的太久,和珅有种浑身长刺的感觉,时间如同凝滞一般,让他的心时而热烘烘,时而凉浸浸,别提多么煎熬了。

    终于,乾隆停住了步子,恰好站在和珅面前,肃然说道:“富察和珅听封……”

    “封?封什么?”和珅浑身一僵,耳朵刷的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