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战国征途 > 第四六一章 术治之败(下)

第四六一章 术治之败(下)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战国征途 !

    申不害的术治思想后来经过韩非的改进之后,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尽管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而法家学派也被视暴政、苛政的代表思想而无人再敢提及,但术治思想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国历代帝王统治臣下,维护自己统治的必学之术,也就是所谓的帝王之学。

    一直到1513年,意大利学者马基雅维利写成【君主论】一书,其中许多观点和申不害有相似之处,如【君主论】中最著名的观点:君主必须俱有狮子的勇猛和狐狸的狡猾。几乎和申不害的观点几乎如出一撤。但【君主论】出现的时间要比申不害要晚了一千八百余年。这也说明中国的古老智慧,确实是博大精深的。

    但申不害的术治思想最大的局限就在于,过份的重视了利用权术来加强君主的权力,而忽视了做为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基础是国力的强大,如果是在一个大统一的王朝也许还好一点,但在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如果自身的国力不强,那么就算君主能够将所有的权力都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仍然还是改变不了国家被灭亡的命运。

    如果过份的强调术治,把术治当做是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普遍实施,整个国家就难免陷入到君臣尔虞我诈,官场钩心斗角,上下互相窥视的局面,国家法制名存实亡,各种潜规责横行,人人工于心计,不走正道,专行偏峰,无人有心务实正干,而囯家的力量也在这样不断的内斗中消耗殆尽。

    权谋虽然可以筑固君主的权力,但却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仍然是要以用正当手段,以法治为基础,术治只能够做为法治的一种辅助手段,因此商鞅对申不害的思想非常不屑,认为强国之本在于立法,富民强兵,以术治国,是舍本求末,必无大成。

    韩国和秦国变法之后的不同发展命运,就很能说明问题,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在经过了短暂强盛之后,韩国却急速衰落,结果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之一,只能与燕国之流为伍。而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之后,以赏励耕战为核心,逐步走向富强,成为七雄首强。

    其实韩国也将这样这种国内的权谋运用到列国相争之中,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实际是始于秦国出兵进攻韩国的上党之地,而上党太守冯亭谋划决定利用赵国力量抗秦,于是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果然成功的引发了秦赵之间的一场大决战,结果秦国惨胜,赵国惨败,从而也决定了战国后期的大势。

    后来韩国又将水工郑国送到秦国,说动秦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建郑国渠,也就是所谓疲秦之计,结果秦国果然集倾国之力,花了十余年的时间,才修好郑国渠,也让韩国又苟延残喘了十余年。

    这两次权谋使用得也不可谓不成功,但因为韩国自身的实力不足,又没有安下心来,全力发展自身国力的决心,结果虽然都为韩国嬴得了许多时间,都在韩国自身的内耗中白白lang废掉了,无法充份利用这两次权谋所创造的大好机会,使韩国重新强盛起来。

    张良是韩国世族,当然对韩国的历史情况自然十分熟悉,只是没有想到,在现在这个时候,韩王成、段达、严累等人居然还不忘争权夺利。本来张良对恢复韩国充满了热情,但这时也不禁觉得心灰意冷,因此虽然大殿上吵成了一片,但张良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样的争吵,自然不会有任何的结果,因此韩王成首先不奈烦了,于是一挥袖孑,转回到后宫去饮酒解闷,而众大臣见韩王成走了,也觉得没越,都纷纷散去。

    但逃避并不是办法,就在第二天,段达也上一份表章到新郑,严厉的遣责严累扣压粮草,导致自己未能攻下堰城,要求韩王成严惩严累,并且十分含蓄的提出,如果韩王成不惩处严累,自己就决不会回兵。

    严累自然不能接受段达的攻击,正要在韩王成面前为自己分辩,但就在这时,又有人来报告,新城己经被秦军攻破了。

    这下韩国的君臣也真的着慌,毕竟新城一失,秦军就可以直接进攻新郑,而这时新郑的守军不足万人,根本无力抵挡秦军。因此有不少大臣也都沉不住气了,以李平为首,再向韩王成表示,一定要将严累严惩,才能够让段达尽快出兵,救援新郑。结果主张严惩严累的大臣顿时占了大多数,包括一些本来支持严累的大臣,这时也都反戈一击,要求韩王成严惩严累。

    谁都淸楚,如果不严惩严累,段达是绝不会回兵,而没有段达的军队,新郑也就难以守住,到了这个时期,也只能不管严累了。

    严累又惊又怒,沒有想到局势居然急转直下,自己费尽心机,想要斗倒段达,本来己经胜劵在握,谁知现在居然发生了这样的逆转。他当然不甘这样认输,而且当初自已这样做,不也是韩王成默许的吗?

    就在严累正要为自己分辩,这时只听韩王成厉声道:“来人,将严累拿下。”

    左右的士兵立刻一拥而上,还没等严累反应过来,就将严累的双手后背,抓了起来。严累呆了一呆,这才明白过来,原来韩王成己经决定牺牲自己,以求让段达出兵救援新郑。但这时也己经晚了,因为严累早己被卫兵架着,离开了大殿。

    这时韩王成又命令李平再次下诏到汾陉塞,让段达尽快率军赶到新郑来。同时又命令张良出使楚国,请楚国出兵来援助韩国。因为上一次张良带来了项燕的书信,也被韩国上下视为在楚国有门路,因此出使楚国救援的任务,自然就只能交给张良。

    虽然张良对韩王成和韩国的世族的行为表现十分失望,但他毕竟也是韩国人,总不忍心看着韩国刚刚复国,就马上又被秦囯所灭,因此还是接受了韩王成的命令,出使楚国。在出发之前,又再三的告戒韩王成,一定要严守新郑,等待援军。

    ――――――――分割线―――――――――分割线――――――――王贲策马进入新城,也不由得感叹,韩腾的手下果然有几个出色的人材,否则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一战而下新城。

    虽然新城的城市规模并不大,城墙也不高,但秦军为了尽快赶到颖川平乱,也没有携帯大型的攻城器俱,像塔车、床弩、投石机之类的器俱一件都没带,就是攻城梯也带得不多,只有六十多架。

    尽管在一开始的时侯,王贲率领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天之内连夺三城,但那都是在韩军毫无准备,连城门都来不及关,就被王贲率军杀入到城内。

    但此后各城的韩军都加强了戒备,城门紧闭,王贲的骑军自然也就失出了威力,后来的攻城掠地,实际都是由韩腾的军队来完成。其实韩腾攻城的方法十分简单,虽然南阳军己全军覆没了,但仍由一名武将带头攻城,依靠个人的超强武力,进行强攻,击败守军,夺取城邑。这种攻城的战术,对于大梁这样的坚城作用不大,但对一般的小城来说,却是极为有效的。

    比如攻占新城的战斗,就是甴火烈阳亲自登上城墙,以自己绝强的武技,为其他的士兵打开缺口,结果登上城头的秦兵越来越多,不到半个时辰,战斗就结束了。而目睹了这一战的王贲也不由得对火烈阳绝高的武技佩服不已,而且像这样的武将,韩腾手下还不止一名,看来韩腾手下不仅仅只是依靠南阳军超强的战斗力。

    王贲的年龄不大,但是一个典型的军人性格,直来直往,没有老爹王剪那么圆滑,也十分敬佩英雄豪杰。自从韩腾降秦之后,灭韩败赵攻魏,立下了不少的战功,而手下又有不少武技高强的勇将,因此王贲对他也十分佩服。

    这时只见韩腾乘坐着马车驶进了新城,王贲立刻下马,向韩腾施礼,道:“大将军。”

    韩腾赶忙下车,道:“王将军,不必多礼。”

    王贲道:“攻下了新城,新郑也指日可下,看来这一次平乱,会很快就结束了。”

    韩腾道:“能够这样顺利,王将军在第一天就日夺三城,也是功不可没。”

    王贲摇了摇头,道:“大将军太过奖了,在下就是在第一天有些成就,后来就无所做为了,因此能够有这样的战果,全是大将军手下的几员猛将之功,在下可不敢居功啊。”

    韩腾笑了一笑,道:“我刚刚收到消息,现在叛军在新郑城中的兵力不足万人,大军正驻扎在汾泾塞,正在赶往新郑,如果让他们赶到新郑,必会给我们攻城带来麻烦,因此我想让王将军立刻带领骑军立刻赶去拦截,我会派曹无伤、石无为两人助王将军一臂之力。”

    王贲听了,赶忙道:“是,末将立刻就出兵赶去,绝不会让叛军赶到新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