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民国立志传 >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民国立志传 !

    第三十五章

    英、法的精力被大大地牵制在了远东,可这并没有给苏俄在西线的失败带来什么转机。苏军损失正进一步扩大,向西突进红军遭到了惨重的打击,波兰军队在毕苏斯基指挥下屡屡重创苏军。

    当波兰决定见好就收,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时,英、法有点不乐意了,他们认为波兰军队应当进行反击,配合乌兰克方面军对苏俄红军展开打击。

    华沙的战败导致了莫斯科在西面兵力空虚。

    毕苏斯基虽然很想恢复波兰王国旧日的河山,而且他很有信心在英、法的支援再次夺取基辅,但是夺取基辅又能怎么样。其不断地催促英、法提供更多的援助。

    毕苏斯基对反击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对补给品的兴趣,因为德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人拒绝把援助波兰的军需品装上火车,导致波军的后勤十分紧张。

    他在基辅的失败源于近千公里的补给线,俄国糟糕的交通让毕苏斯基不愿再冒第二次险。

    波兰军队与苏维红军相比,优势就在于波军士气高昂,当然这种高昂的士气仅限于本土作战。

    控制着战场主动权的毕苏斯基清晰地认识到了波兰军队的不足之处,为此,他开始正努力寻求通过谈判为波兰获得最大的利益。

    莫斯科正在考虑着华沙的和平建议,但华沙方面的胃口太大了,他们开口就要去了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大片领土。党内人士反对签订协议。他们的身边还有无数的革命群众,武器足以武装几个师,只要南边的战事一结束,他们就可以对波军展开反击,而且冬季就要到来,天气将为莫斯科创造出数月的战争间歇,他们只是暂时的失利。

    苏维埃最高领袖列宁不得不考虑西边的损失,华沙战役的二个月时间内,俄国军队被俘、阵亡约20万人,损失大炮400余门,机枪2000余挺,以及大量的弹药。

    南线弗兰格尔军队趁红军西线新败,在南线频频发动攻势。

    红军在华沙打了败仗,但是波军在一定的时间内很难组织起新的攻势,他们已经被弄的民穷财尽,可是现在的苏维埃也好不到那里去。

    列宁准备与波兰签订停战协议,用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土地换取西线边境的安宁,将西边的部队撤回来,将南线、北线白匪消灭掉。

    割让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土地与归还中国西北、远东领土不同。

    单从人口而言,乌克兰拥有着4000万人口,白俄罗斯拥有着2000万人口,协议中波兰要去了一半的土地和人口,而归还中国政府的土地人口加起来也就一百来万。土地上的各种设施的约定也不同,中国人通过赎买逐步收回,而波兰直接就抢去了。再者,波兰作为英、法帝国主义的走狗,实在靠不住。

    当初将144万国土归还中国就已经争吵不休,这次反对签协议的更甚。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用鲜血解放的,我们决不放弃。”

    列宁的压力很大,而在前线立足未稳的苏军节节败退,红军对波兰的反击,被波兰军队顽抗地阻挡了。有些将领向列宁建议诱敌深入,拉长敌人的补给线,把莫斯科方面的“预备队”投入进去。

    那些“预备队”都是刚刚入伍的工人、农民、学生,他们拥有无比和革命热情,却没有应有军事素养。“预备队”投入能否抵挡住还是个问题,至于那个所谓诱敌深入的方略,部队在后撤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溃退或叛变,乌克兰、白俄罗斯深陷在战争中的百姓必将受二遍苦,二遍罪,而这将严重打击苏维埃在工工农群众的威望。

    列宁利于个人在党内的威望和权利,以辞职相威胁要求通过该协议。

    波兰的一系列反击终于结束了,即便现在的苏军不堪一击,毕苏斯基也必须考虑他那脆弱的补给线。

    以法国名将魏刚的军事代表团向毕苏斯基提供了数个反击的方案,毕苏斯基对此完全没有兴趣,如果法国承诺的援助和补给能够到位的话,或许他还会指挥部队向前推进十几公里,但是光凭魏刚的一口漂亮的法语是说服不了毕苏斯基的。

    波兰与苏俄在10月份终于就协议达成了初步共识,英、法对此无能为力,虽然他们想把毕苏斯基给搞掉,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此人不管是在军中还是在波兰民族中,其声望都是无人能及。

    直至1921年3月18日,波兰与苏俄正式签订《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和平条约》(即《里加条约》)。其主要内容约定:缔约双方承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独立,划定了波兰东部边界(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西部地区划归波兰)。毕苏茨基要求获得寇松线(凡尔赛会议确认其为俄国—波兰边界)东部的领土。

    毕苏茨基想在波、苏建立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缓冲国。波兰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停战,彻底抛弃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政府,使得他们必须单独面对强大的苏俄红军。

    乌克兰军队在彼得留拉指挥下虽然继续与苏俄红军作战,但势弱力孤终被红军击败,其残余部队撤过兹布鲁奇河,被波兰军队缴械。

    白俄罗斯军队下场同乌克兰军队。

    在中国杨洪森将粮仓里压箱底的货都给卖了出去,心情好爽!

    今年俄国粮食再次歉收,而美国的粮食再次大丰收。

    “真不知道今天俄国又要饿死多少人?”

    “战争这东西真的太”

    杨洪森看着这些人渣,当初让他们入股时一毛不拔,现在个个都列宁的支持者。

    得知波苏停战的消息后,杨洪森将注意力移到了新疆。远东地区原有苏俄居民约60万人,按照国府移民建镇的方针,关内近百万百姓来到了海参崴、伯力这些远东城市,再加入军队的进驻,顺利完成了接受工作。新疆方面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土地还没有实际接受。这一地区仍盘踞着白匪,而杨增新的行动极为谨慎。驻守南疆的部队兵力过少,而民兵武器又不怎么可靠。杨洪森拟定向新疆移民,同时增派边防军,对于杨增新的处理,杨洪森想将其调回,准备换一个更有魄力的年轻干部。

    杨增新在新疆实行的是“无为而治”,整顿吏治,提高财政方面颇有成效,但在社会经济文化上的建设方面则毫无建树,整个新疆境内缺乏新的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

    新疆不但有石油,还有丰富的煤,其畜牧业发达,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新疆还是我国重要棉花产区。这里有着数不尽的“粮仓”、“肉库”、“油盆”、“煤海”。

    发展新疆的经济,改变当地的交通环境,这也是国防建设的需要。如果发生大规模战争,杨增新的那一点人是不管用的,而杨洪森最担心的就是苏联入侵。

    杨增新在新疆深受人民爱戴,而且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很有一套,但是此人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与当地的国民党干部处的不好。

    杨增新拒绝土地改革,拒绝实行义务教育,拒绝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杨增新做事向来独断专行,一家之言。南京政府所设立的行政公署完全就是一个摆设。

    以樊耀南为首这些受到西式教育的人对杨增新作法颇为不满,但是明面还能过的去,随着杨增新与中央迪化行政公署主任王多章搞毛了。

    后者准备将杨增新统治北疆的真实情况写成材料送到南京,提交国会弹骇杨增新。但是杨增新先下手为强,把王多章等人抓了起来。

    樊耀南等人认为这样将会导致新疆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对立,因为担心事态扩大,樊耀南便私下与南疆喀什方面取得联络,通过喀什向国内进行了汇报。

    杨洪森这才有了将杨增新调回来的想法。杨增新发现国内的割据势力被杨洪森一个个消灭,放眼天下他已经成为了下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