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皇商 !
众学子本来对于王昱这等官宦子弟殊无好感,甚至是有一种沉淀到骨子里的抵触、厌恶情绪,但碍于杨睿的面子,倒也不好表现的太过分,当然若有若无的排挤却是免不了的。但王昱又怎么会在乎这点小事?他十分清楚,若想奠定自己的根基,这些士子是必须要拉拢、交好的!
毕竟如今的大明王朝刚刚立国不过几十年,那些影响深远的世家还未曾成型,而且此时的皇权不似明朝中后页那般,被宦官、宰辅,以及那些世家瓜分的一空。此时的皇权十分集中,可以说无论大小事,只要皇帝不开口,下面的人根本无法实施!
而且此时的大明王朝迫切的需要人才,人才从哪里来?自然是从世家勋贵的子弟以及这些学子中选拔了!只要能够考中举人,毫无疑问,这些学子们将从此踏上一条青云路!
此时,这些学子们还保持着一丝读书人的傲气与纯真,还未曾经历过什么大事,因此,难免有些书生意气。只要有真才实学,他们还是真心敬服的!王昱对于四书五经虽然毫无兴趣,但为了准备乡试,倒也下了一番苦功,和这些士子们高谈阔论,倒也进退有据,显得胸有成竹。更何况他还比这些人多了几百年的知识阅历,偶有惊人之语发出,却让这些眼高于顶的学子们大有振聋发聩,高屋建瓴之感!几天下来,对王昱这位官宦子弟倒也是发自内心的敬服!
有了这个基础,在王昱的刻意结交,以及杨睿的从中周旋之下,不过几天的时间,王昱便和这些学子们混的熟了,彼此称兄道弟,倒也随意。
几天接触下来,王昱初步圈定了几位可堪早就的人才。与杨睿并称平阳四大才子的纪彦明、夏子峰、刘嘉元都成了王昱的结交对象。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能够被称为平阳年轻一代士林的代表人物,这四人无论是人品还是才学都是上上之选!
面对如此良才美质,王昱当然不会放过,再有杨睿的从中周旋,很快王昱便与他们成了无所不谈的好友,交情越发的身后。
当然,王昱也清楚,要想让这些才俊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效命,成为自己的班底,可不是清谈几句,豪饮一场就能达成目的的!这需要王昱慢慢经营,要在他们心中建立起权威,让他们在潜意识中把王昱当成自己首领,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折服效命;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此之前,王昱只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他们清谈、议论,慢慢的确立自己的地位。
虽然比四书五经,王昱不是这些才子的对手,但多了后世几百年的阅历的王昱偶尔发出的惊人之语,却让这些自视甚高的才子们大感拜服!通常王昱的一句话,就足够让他们深思数天,却依旧无法窥其全貌!于是,一个几乎是高不可攀的形象,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不过十余天的功夫,等他们到达了太原府,王昱已经完全在四人心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位!
而以杨睿等四人在平阳年轻士子中的地位,王昱便间接的掌握了平阳府大部分士子!这股力量此时还看不出深浅,但王昱相信,只要给这些人足够的时间,将来便是一股庞大的实力!
到了太原府,立即拜了座师,便是山西学政的提学崔大人之后,便静等乡试来临。
这期间的琐事倒也无需细表,无非是各府县生员之间相互认识,要知道,一旦这些人中有高中者,他们便成了“同年”。在官场中,同年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无法成党,但其中志趣相投者却也是互相呼应,实可谓一呼百应,其实力或许不显山露水,但却绝对不容小觑!
而王昱再随同众人拜见的座师后,便先后携着舅舅的拜帖以及礼物,拜见了转运使唐鉴,以及布政使李益二人。在山西官场,赵子昂与唐鉴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由于英国公的存在,使二人关系越发密切,况且,唐鉴年事已高,说不定哪天就要致仕,因此,对于赵子昂这位转运副使,倒也是大力支持。
而李益既为山西布政使,掌管一省大权,自然也不能怠慢。
山西提学大人姓崔,讳清,字明思,自号潇斋。其实对于赵子昂这等武夫,崔大人自然是看不上眼的,不过这位赵大人如今官位虽然不显,但谁都知道这位赵大人背景强大,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而且在得到了王昱的指点之后,赵子昂对这些上官们也是恭敬有加,孝敬不断。一来二去,这关系自然也就密切了起来。因此,崔大人在看过赵子昂的书信后,犹豫了片刻,虽然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说道:“贤侄,只管好好的考!相信以贤侄之才,即便是夺魁,也未可知啊!哈哈……”
对于舅舅信中所言,王昱自然是清楚的,话说,这信还是王昱代笔呢。不外乎是请崔大人照拂王昱一二,要说这个要求还真是有些过分,但也并非不可为。毕竟只是乡试,上面还有会试与殿试,而只有参加会试,中了进士之后,才会成为大明王朝的一名小吏。而举人,想要当官的话,若是不经过会试,很难!况且这也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崔大人还是微笑着说了一句,也算是提醒王昱,让他放心大胆吧。
但王昱想的却是更多。按说要说凭真才实学的话,杨睿、纪彦明等四人高中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但问题却在于,生员中,官宦子弟实在是太多了,正所谓官官相护,虽然不至于明目张胆,却也大大压缩了寒门士子的生存空间,除非他们实在是才高八斗,在民间、士林享有不错的声望,否则,后果不容乐观!
对于这种现状,王昱也是无法改变什么,从上到下,都是如此。例如国子监,这是大明王朝专门培养官员的学校,但国子监中的诸生,几乎全部是勋贵、官宦家的子弟,偶尔有几个平民百姓家的子弟,也只是陪衬罢了。
正所谓上行下效,国家的最高学府尚且如此,又何况地方呢?
这位崔大人被任命为主持山西乡试的主考官,自然是有一定的权力的,这么好的机会,自然要好好利用一番。
不过这位崔大人倒还真是一位妙人,好似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装作不经意的问道:“本官闻听,平阳府素有四大才子之称,不知这四人是否名副其实呢?”
要是连这么明显的提示都听不懂,王昱就枉自二世为人了,当下自然是打蛇随棍上,一老一少倒也达成了一丝默契。
就在这些学子们或期盼,或惶恐,或忐忑,或胸有成竹的心思中,乡试开始了。
乡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凡获得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中第者被称为举人。读书人只有成了举人之后,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
八月十八这天,为期九天的乡试终于结束了!
一脸疲惫的王昱神情有些萎缩的走出贡院大门,早已等候在大门外的四名护卫立即迎了上来,齐齐施礼,一边说道:“属下等先恭祝少爷高中,独占鳌头!”
王昱强打精神,微微一笑,说道:“借几位吉言了!”说着环顾四周,问道,“杨睿他们还未曾出来吗?”
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王昱上了马车,倚在车厢上闭目养神,一边等候杨睿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