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下嫁 !
与师衍同一年从军的将士里有个名唤陈凌的,不仅与师衍年纪相仿,两人又都是从最低级的士兵开始当起,几年下来关系自然不一般。后来终于轮到师衍领兵的时候,陈凌也凭着军功自然而然的做了师衍的副将。汜谷关一役,师衍与陈凌率宣军以五千退敌三万,,那一仗打得极其惨烈,生还者无几,就连陈凌最后都因重伤在身没能支撑到凯旋还朝,但是朝廷还是念其忠义,追封其为奉国将军,又封了其妻韩氏一个三品诰命,至于那遗腹子,长大后也可以继承亡父的爵位,一辈子衣食无忧。而师衍,也因此在军中站稳了脚,日后被擢升为镇安上将军的时候,这个军功更是一桩重要的依凭。
这件事单拎出来看确实没什么奇怪的,可是近些日子以安国公为首参奏师衍的折子里就公然提出了此事的疑点,他们怀疑当年那场让师衍功成名就的汜谷关之战,并不是由师衍亲自领兵,而是师衍夺了本应属于陈凌的功劳。那一战打了七天七夜,安国公等人手里的证据则证实了师衍是在第七天的夜晚才奔赴战场。
那时这一战已经几乎分出了胜负,师衍带的人全部都是心腹下属,他们进入那个峡谷之后用了一整晚的时间击退了敌军,带回了重伤濒死的陈凌。至于这期间到底发生了,谁也不知道。
到最后,人人都说是师衍赢了那一战,而战死在沙场上的陈凌却再也不能向世人说出真相了。
安国公等人此次算是铁了心要对师家下手,不仅二老爷那桩事被他们说成“临阵脱逃”,他们更是直指师衍谋害副将篡夺军功。若是这罪名被证实,到时候获罪的不仅仅是二老爷或师衍一个人,而是整个师家。
听说之后,易青绾仔细回想了半天,总算是想起了前一世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上辈子和这辈子确实是不一样的,上一世林江榭还在军中,汜谷关一役也是师衍和林江榭打下来的,倒是没听说有这陈凌什么事。而这一世林江榭并未从军,有许多事情也就从他立志不入军营的时候开始慢慢改变了。
何况上一世把持朝政的是易和楚,行/事风格与易和染大不相同,也没有像是如今这般对付朝中的各个势力,不至于让安国公等人突然将矛头对准师家。
而且更重要的是,易和楚与师家始终是站在同一条船上的人,易和染却不一定会如此。
想到最后,她还是问了一句,“当年的陈凌到底做了什么事?”
她当然知道师衍是怎样一个人,所以在听说这件事之后,第一个反应便是陈凌做了一些需要师衍来帮他隐瞒的事情。哪怕生还者无几,决战那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真的没人知道?不,最起码死去的陈凌和师衍都心知肚明。
这些旧事,师衍本来不想再对任何人提起,即便在朝堂上被安国公等人质问时也是如此。但是易青绾想知道,他也只能开了口,“汜谷关那一战本不该发生。”
当年他正忙于西北的军务,留守边关的陈凌却中了敌人的圈套,为了挣一个军功冒然率兵追击,结果反遇敌军埋伏,几千人马困于汜谷关。师衍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就算拼了命的赶到战场,也只是用了一晚的血战拼死击退了敌军,又带了重伤的将士们走出峡谷。
赢了又如何?已经折损了那么多将士。
这一战的惨烈虽说是因为陈凌轻敌才造成的,可是这个跟了他多年的兄弟也因此葬身沙场。而被陈凌拼死救下的那许多将士非但没有怪/罪陈凌的一时疏忽,反倒对师衍以死相求,求他不要追究此事。
师衍未及下定决心,不知真相的朝廷却只看到了“以五千退敌三万”的丰功伟绩,朝中那些言官们可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称颂本朝的机会,史官们在史书上记下浓重的一笔,朝廷也借此机会对这支军队大肆褒奖。幸存的将士多多少少受了封赏,牺牲了的更是受到追封,荫泽子孙,陈凌的妻儿也因此不用忧心后半辈子的生活。
陈凌死之前还跪倒在师衍面前,用最卑微的姿态求他照顾自己的妻儿。
多少人期望着他能沉默以对……
直到最后,师衍也没能开口。
易青绾突然就想通了一些事情,自那一战功成名就之后,这些年来师衍却一直在军中挂着个虚职,也许并不完全是顾忌着母亲的反对,他只是有好长一段时间认不清自己,认不清对错,觉得自己愧对了些什么……
而直至今日,这些陈年旧事又被重新翻了出来,他却仍是沉默以对。反驳那些罪名的证据有没有,当然有。可是拿出了证据之后,也就意味着要推/翻当年被世人称颂的那些“丰功伟绩”,如果那是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也就没有所谓“忠烈”一说,当年的功臣们都会获罪,死了的也受不到封赏,甚至汜谷关一战幸存的将士都有欺君之嫌。
从始至终,师衍都觉得这件事错在自己。他的副将违了军令,本就有他这个主将督管不严的错,何况之后更是为了私情而隐瞒真相不报。虽说汜谷关一役确实是由他带兵以少胜多,功劳是实实在在的,但是纵观前因后果,他觉得自己担不起这虚名。
这件事其中的是非曲直,易青绾自认没什么权利妄下断言。而且,有些事情她可以当一个知情者听他倾诉,却始终没办法跟他背负着同样的重担。解决这件事不难,难的是他自己也能认可。
对与错这种事,何曾有过定论?他们这些男人的忠与义,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想明白。
这一次,易青绾选择了放任不理。恨不得全家上下都知道师衍出了事,她也仍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该过自己的日子还是过自己的日子。偶尔有胆子大一些的妯娌们过来找她说话,她也如常与她们说着家常话,不刻意避开这个话头,但也不当一回事。
没过几日,朝廷那边终于传来了消息,据说是当年参与汜谷关一战的将士联/名奏请摄政王/还师衍一个清白,虽然仍是没提汜谷关一战的真正始末,不过陈凌的遗孀韩氏已经亲口证实自己的亡夫是被师衍所救,甚至请求朝廷收回自己的诰命夫人身份,将这些年来陈家世袭爵位得来的俸禄都分给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家眷。摄政王对她的请求不置可否,只是在下朝之后才单独召见了她一次,告知她这些年来陈家所领到的所有俸禄,包括田产房屋等等都是由师衍出的钱。当年朝廷只是给了陈家一个虚有其名的爵位罢了,真正养活了她们寡母幼子这些年的其实是师衍。
不仅如此,师衍这些年来在军中所有军功所得的封赏和俸禄也早就用来分给当年阵亡将士的家眷了,自汜谷关一战之后,年年月月如此。
“原来你也只是表面光鲜,离了这师家岂不是身无分文只能沦落街头?”
事情了结之后,师衍躺在自家的房顶上望着夜空,易青绾只会些花拳绣腿的工夫,还是自己搬了个梯子走上去,趁他不备从他背后揽住了他的腰,然后调侃了这么一句。
这是句玩笑话,也是事实。师衍还曾认真想过自己要是哪天真的被赶出师家了可怎么办。到时候身上连半点积蓄都没有,说不定真的会流落街头连饭都吃不上。
“可是现在我不担心了。”他轻轻抚了一下她搭在他肩上的手,然后猝不及防的拉着她的手腕将其拽到了自己怀里,“不论如何,我都已经娶妻了,绾绾总会养活我的。”
“在我这里混饭吃可不容易。”她也不反抗,就这么赖在他的怀里,笑语盈盈的望着他,“总要讨我欢心才行。”
话音未落,两人的唇已经轻轻碰在了一起,她主动伸出手揽住了他的脖子,将他拉向自己,越来越近。但这一吻却并没有染上多少炽/热的情绪,浅尝辄止,如同嬉闹一般。
没一会儿,易青绾伸出手轻轻在他脸上捏了一把,“从今往后,你就卖/身为生吧。”
她说话时总是习惯板着脸,这么一句调侃倒是说出了几分正经的意味,师衍差点脱口而出问她肯出多少来买自己。
玩笑过后,不知是谁先轻叹了一口气。
易青绾直起身子坐在他身侧,静静的等着他开口。
而不知过了多久,师衍才终于说道,“其实当年那件事,是先皇默许的。”
汜谷关一战的始末,先皇从始至终都心知肚明,可是他没有理会师衍徇私一事,也没有追究陈凌等人的罪过,反倒大肆封赏。一来,是全了师衍的私心,不让陈凌在死后还背负着骂名,也让那些战死的将士们可以得到“忠烈”之名。二来,朝廷确实需要这样一桩以少胜多的“丰功伟绩”振奋民心,保家卫国誓死一战总比副将疏忽落入圈套这样的说法好听一些。
能将本来的错事扭转成这样“皆大欢喜”的局面,其实师衍已经没什么可自责的了。可是这些年来他却从未对这件事真正的释怀过,不仅仅觉得对不起那些无辜战死的将士们,更是觉得愧对自己的出身。师家“满门忠烈”这四个字的背后,是用祖辈的性命写出的忠义。师衍一直觉得,自己多年来的所作所为已经无颜再去见一直疼爱他的祖父。
但是在前几日与父亲长谈之时,他的父亲却对他说,“当年弃武从文不是我的本意,而是你祖父的意思。”
还是师家二少的时候,二老爷在军中的风头一时无两,可是就在人人都以为他会接过师老将军的位置成为师家军统帅的时候,二老爷却突然离开了军队走上仕途。二十几年来,关于他离开军队的理由众说纷纭,甚至还有安国公这样的人直指他临阵脱逃。但是二老爷始终对真正的原因三缄其口,就连前些日子在朝堂上被当众说成“临阵脱逃”也没有放在心上,直至今日儿子与其谈起了汜谷关一战,他才终于说出了隐瞒了多年的真相。
弃武从文,其实是师老将军逼/迫他离开的。当年的二老爷无法理解父亲的用意,也不肯屈从,可是无论他如何反对,接下来那十几年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争也没有他插手的余地,他再也没有上过战场。
看着面前的儿子,二老爷几不可闻的叹了一声气,“看看今日这情形,你应该能想通你祖父的用意。”
那个决定,其实只是师老将军的私心,他不想让自己最欣赏最疼惜的儿子在战场上涉险,他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都为了尽忠而豁出命去。而正是因为这个私心,二老爷安安稳稳的度过了这二十余年,有妻有妾,儿女双全。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理由,二老爷一面想要让自己的儿子留在军中,不是像自己一样逃避:一面又理解自己妻子的心情,知道身为父母是多么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涉险。
“人人都有私心。”易青绾靠在师衍的肩头,有些唏嘘,“这是人之常情。我的私心……”她顿了一顿,“就是你。无论你做了什么,我都觉得没错。”
忠义对错她一概不管,她只知道自己离不开眼前这个人,只要他好好的活着,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可是有时候她也会认真想一想,自己到底能够为他做到何种地步,结果只能得到一个结论——她真是这天底下最自私的女人。
怎么到了这一世还不肯放过他呢?
只是当她这样想着的时候,再一扭头看到师衍那副面容和他的目光,就忍不住沉溺其中了,瞬间将那点负罪之感远远抛在脑后。
管他呢,这一世好好过下去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