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穿越而来的曙光 !
这位小赵将军熟练的上车姿势让推着车的几个士兵眼热不已,纷纷也都试着学他的样子上车,但是不是翻过另一头就是车子直接歪倒在路边,几个士兵嘻嘻哈哈地从地上爬起来,身上沾了不少黄泥,笑嘻嘻地互相打趣,但是最后却还是放弃了骑车的*,毕竟走路虽然慢点,但是车座和货架可以给他们减少很多的负重,走路也轻巧了不少,因此大家对于这种推车走的事情丝毫不抵触,而且为了抢着推车的新鲜劲还有几个士兵吵了起来。
当然,刚刚打赢了一场伏击战,让他们一个个心情相当好,缴获的战利品让他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因此即便是现在发生了争吵,也丝毫不会为此打起来。推着车的兴高采烈,没有推到车的直接高高兴兴地举着各自刚刚缴获的武器上下打量,一个个依旧兴致勃勃的。
“小赵将军,你怎么会骑这东西啊?”“小赵将军!这东西好骑吗?还可以更快一点吗?”“这东西能载多重啊?”士兵们看到小赵将军骑着的样子觉得羡慕不已,在一旁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这位小赵将军笑眯眯地骑着车,脸上没有什么太大的表情变化,只是在那里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着。“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只是照着他们之前的样子一下就骑上来了啊。”“这速度好像还可以更快一点……”“刚才不是看到他们两个人坐一辆的样子挺轻松的,应该载个两三石没难度吧。”这位小赵将军正是南岸军时赵喜敏军团的军官赵思文。
赵思文那时还只是南岸军中的一个斥候校尉,手下管着几十个斥候,平时为赵喜敏打仗跑前跑后,颇出了一番力,很受赵喜敏的青睐,但是由于他当时手下的势力盘根错节,一时间没有适合赵思文的位置,因此赵思文在南岸军攻打沙巴克要塞之前依旧只是个斥候校尉。
随后就是赵思文在沙巴克之战中的事情了,他所在的斥候部队被临时编入攻城部队,向沙巴克城墙发起进攻,不过他所在的楼车在接近城墙的时候遭到了外籍军团连续而密集的射击发生了倒塌,将昏迷的他埋在了楼车的废墟里,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已经被外籍军团所俘虏了。
他直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惨相,那座并不算高的城墙前数里宽的空地上遍布尸体和残肢断臂,各种攻城器的碎片比比皆是,随处可见牛马的尸体,鲜血的刺鼻腥味弥漫于整个战场之上,当时甚至还有南岸军士兵们的尸体从地上一直顺着坍塌的木制城墙累到了砖石城墙顶上。他根本不知道南岸军到底死了多少人,但是看到了惨状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南岸军彻底完了。
南岸军后来发生的事情他并不知晓,那时候的他已经成为了元老院的俘虏,在净化营里首先接受了净化和最基本的知识培训,他因为在南岸军中曾经担任军官,因此被情报部门专门抽出来进行了审讯。但是审讯的结果让他们很失望,这个军官虽然在南岸军中的地位很高,但是却是个还算正直的军官,他所管辖的那些斥候们虽然在战斗中大多数已经阵亡,但是活着的那些被俘人员对他却没有什么要“斗争”的,甚至于在专门的“批斗大会”上他一上台下面就鸦雀无声,全然不像阮伟那些高官们那样士兵们拳头如同雨点一般地砸个不停。
士兵们对他的评价让陆军情报局的负责人员很好奇,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组对他和少数的几个没有引来多少批斗的南岸军军官进行了专项调查。让大家觉得意外的是,就连不少在占城港建设中出力的伊藤军团的日裔民兵也给了他不少的好话。专项调查组工作完成之后,赵思文被特别对待,与两个“被俘后态度极好”南岸军军官一起被调入了陆军情报局外勤组,在进行了专门的情报搜集培训之后,他被编入北方军情报搜集小组派往了北方军所在的区域,旨在打入到北方军内部,为陆军情报局搜集情报。赵思文赶到北方军的外围时北方军刚刚在山谷之战中新败,他在慌乱逃跑的北方军士兵们被席卷着一起到达了北方军的主力所在地,在那里,他见到了最意外的人——赵喜敏。
赵喜敏此刻可以说是有如丧家之犬一般,自从投诚了北方,他的军权就已经被彻底剥夺了,手下的那些嫡系部队被全部打散编入各个军团之中,他以前所仰仗的那些参谋人员也被统帅所直接调走,赵喜敏只剩下他自己这个光杆司令。在北方军的军议会上,他根本就是个走过场的,甚至于走过场都非常艰难,如果北方军一路高歌猛进,他们就会出言讽刺他,说他以前的南岸军就是如何如何垃圾,而现在兵败山谷之后,那些与会军官们则口径一致,将他当成南方军的密探,动则怒骂,甚至于还曾经有人拔刀要砍杀他。
这样的待遇不管是谁肯定都不好过,赵喜敏自然也是如此,但是却因为自己是光杆司令而没有一点办法,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在被打散的散兵游勇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赵思文。赵思文还是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被他收入军队,因为体格健壮又胆大心细,在军队中脱颖而出,最后成为了他当时斥候队的一个重要队长,虽然算不得左膀右臂那般,但却也是值得信赖的“自己人”。
他立刻就留下了赵思文,在担心其他军官来要人的惴惴中过了三天这才发现赵思文原来并没有隶属于北方军的任何一支军队,而是从自己曾经攻打过的占城港逃回来的——这当然是赵思文自己说的,这样的忠心耿耿让赵喜敏更加觉得这个曾经的自己人更加可以信赖,于是开始和他讨论起接下来是不是该逃离北方军。
赵思文在第一时间就对这个讨论议题提出了坚决的反对,他可是来打入北方军阵营获得情报的,这逃跑算怎么回事?要知道他在东方港的外勤培训速成班里接受了标准流程的洗脑教育,现在对于旧式军队中军官对于士兵的盘剥与对士兵们生命的践踏充满了厌恶,他原本就是个比较正直的人,以前在没有得到精神指导的情况下并不知道该怎么改变命运,但是现在元老院已经很明显的告诉了他该怎么办,那他当然不可能甩手离开了,他脑袋里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既然这样的旧制度不会自己灭亡,那就由自己来亲手终结这样的卑劣旧制度!
他运用在培训班中学到的知识和洗脑方法给赵喜敏也洗了脑,虽然说效果也许不怎么好,但是却成功地激起了赵喜敏奋起反抗的决心。说起来也要感谢北方军的这些军官们对他的歧视和欺压,让赵喜敏在第一时间就认同了赵思文所灌输的理念,并且活跃了起来,开始想办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若是赵喜敏一个人也许还真没办法搅出多大的浪花来,但是赵思文和不久后就被赵思文找来的同样来自于东方港的外勤特工的共同讨论下,他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直接夺帅!
如果是刚刚渡过界河攻陷界镇的时候,夺帅是不可能的,当时整个北方军的士气大振,整个军队充斥着一种踏平南安南的狂热,就算是夺取了帅权赵喜敏也没有办法能够控制这支庞大的北方军。不过山谷之战成功地扭转了这样的局面,新组建被投入战场的南方军用更加威力巨大而先进的战斗方法成功地教会了北方军什么叫做技术代差,用少数兵力运用地形歼灭了数量超过自己一倍的北军。
遇到这样的失败,北方军的军营中充斥着一股戾气,下级军官和士兵们心惊胆寒,统帅层面的军官们则是将责任相互推诿,全然没有人知道应该怎么应对下一步的战斗。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军在混乱中又与南方军进行了几场战斗,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这时候统帅层明显分成了好几派,一派认为应该要赶紧撤回界镇,守死界河的通道,等待从北方南下的援军再择机与南方军进行一场最终决战;另一派则认为这样的战斗不可能赢得胜利,应该直接撤回北方,争取从武朝获取更好的武器装备然后再南下,北方军只要守住界河不让南方军渡河北上即可;第三派则是彻头彻尾的主战派,他们认为之前的失败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士兵的战斗决心与训练不足,他们要求先向北撤退,找到一处地形较为合适的战场与追击的南方军进行一场决战,争取夺得战场主动权。这样的争执每天都在进行,唯一只有欺负赵喜敏的时候大家才能达成短暂的共识,而这时候谁也没有发现,赵喜敏已经在暗地里做了许多事。
赵喜敏首先通过被吸纳进来的几个情报局外勤特工(他本人并不知道情况,这些人全都是他以前南岸军的自己人,他全然没有起任何疑心。)联络到了之前被打散分散在其他各个军团的嫡系,将他们召集到了自己这边进行了讨论——在此刻混乱的北方军中,这丝毫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那些嫡系官兵们无不对投入北方军后的待遇充满了怨恨,一个个心里充满了想要向那些曾经在自己头上拉屎拉尿的北军军官们复仇,此刻他们长期被压迫的经历让他们心中有了共鸣。而此刻赵思文则立刻投入到洗脑工作中去,将这些军官们的立场拉过来,团结了这些可以团结的力量后,他们就有了一支不容小觑的小而精的队伍,在经过周密的讨论之后,他们终于在几天前发起了那场夺帅行动。
这场突然袭击打得那些军官们措手不及,统帅和大多数高级军官被纷纷斩杀,剩下的军官们被看管起来,这些前南岸军的军官们成功上位,快速地接管了军队。登上了新宝座的军官们快刀斩乱麻地直接血洗了这些北方军部队的中层,接着从下面选拔了受士兵拥戴的老兵作为新的军官,快速地夺取了指挥权。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打败追兵了,赵喜敏知道,想要打败敌人,无非是要力量大过于对手,但是光是人多没有用的。人多固然有人多的好,但是在后勤保障和信息传递上绝对是会要起到反效果的,因此现有的北方军不仅人数太多,而且非常臃肿,他将手头的北方军进行了整编,首先将老弱病残直接派回界镇,允许他们在等战争结束后就能够回到家园,而留下来的轻装人数还是多了,因此他在赵思文的建议下再进行了一次精简,例如父子同在营中的子归,兄弟同在营中的弟归,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的直接让他走人。被如此精简一番的北方军一下子丢掉了大部分的臃肿与累赘,只留下了三千人左右的精锐。那些老兵们对于这样的政策非常感动,纷纷表示会要誓死作战,为新元帅尽忠。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让大家摸不着头脑了,精简过的北方军并没有开始找寻战场与南方军决战,而是继续向北撤离,并且明显非常急促,每天除了吃饭就是跑步后撤,让士兵们一个个怨声载道,埋怨为什么有如此士气高昂的战意却依旧不让大家进行战斗。
赵思文当然知道这些事情,他不做出任何解释,只是跟着大队伍撤退。今天早晨的时候,他接到了来自赵喜敏的命令,让他设置一个埋伏,截杀尾随在北方军后面的南军斥候,顺便看看他们到底是用什么来保持如此快速的追击的。
“居然是自行车……”赵思文低声自言自语道,“用这个东西还真不错,要不我们也弄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