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五十四章:洪武皇帝的遗产(下)

第五十四章:洪武皇帝的遗产(下)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朱棣之子 !

    朱高煦当年刚结识玄通僧人时,并非没有派人暗中调查过其身世。

    即便玄通首次拜见他时,拿着道衍和尚署名的推荐信,但信只是让他没有过于深究玄通的俗家过往,却不代表他对玄通没有防备。

    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朱高煦可不想阴沟里翻船,对于身边的人他都带着三分防备,更何况是那些身世不清白者。

    毕竟,对朱高煦来说,玄通虽然只能算是他的幕僚、顾问,既不是心腹,也不是贴身侍卫,可以不用刨根问底的调查,但万一玄通是个多面间谍或者是杀手呢?

    听了赵俊臣的介绍,让他见到了玄通过去隐忍狠辣的一面,也令他对大明锦衣卫的密探职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据说大明开国初期,某天有大臣在家中作了一首诗,感叹他工作太累想睡觉睡到自然醒,次日早朝上朱元璋为了敲打此人,便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而朱元璋之所以能得知那首诗的内容,便是锦衣卫一众密探的功劳。

    这便是明初锦衣卫令人闻风丧胆的另一个职能——窃听、监视、刺探情报!

    锦衣卫密探连多年前的隐秘之事都能查出来,若认真去查一个人,岂不是能将其祖上三代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朱高煦想到这里,隐隐有些激动。

    他看的出来,朱元璋是打算把赵俊臣及其掌握的密探,作为遗产交给他这个隔代继承人使用。

    果然,片刻后,朱元璋不紧不慢的又补了一句。

    “赵俊臣,从即日起,你不再担任锦衣卫指挥同知,改任高煦的亲卫队将,可有异议?”

    赵俊臣连忙跪下,叩头道:“臣谨遵陛下圣谕。”

    “密谍司一众密探,也一并改归高煦门下使唤,你回去整理一份名单,尽快报于高煦知晓。”

    朱元璋颔首道:“退下罢。”

    赵俊臣恭声称是,弓着腰退了下去。

    他临走之前,竟不忘向朱高煦行了一个跪礼,算是正式拜见了新的效忠对象。

    待赵俊臣离开后,朱高煦服侍朱元璋喝了一杯凉的白开水。

    此时正值五月,天气已逐渐炎热起来。

    朱高煦见朱元璋面露疲倦之色,额头有汗流出,便亲自取来一把扇子,坐在榻侧为朱元璋轻轻扇风。

    “爷爷你歇息一会吧。”

    朱元璋欣慰的“嗯”了一声,开始闭目养神。

    大约一刻钟之后,宫门外响起了一道声音。

    “臣驸马都尉梅殷奉旨来见。”

    听到声响,朱元璋睁开眼,对朱高煦吩咐道:“别给咱扇了,去迎你姑父来咱的榻前。”

    “伯殷,金陵书院筹备的如何了?”

    待朱高煦领着梅殷来到榻前,朱元璋扭头望着对方,轻声问道。

    梅殷恭声道:“回禀陛下,眼下学舍已修建完备,各种教学器具亦采购办置够,只差聘用讲席即可招募学子进学。”

    望着眼前温文尔雅的驸马都尉梅殷,朱高煦脑海中想起了有关此人的相关信息。

    梅殷,字伯殷,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在诸多驸马之中最受朱元璋喜爱。

    当年他任山东学政,颇有建树,后来朱元璋赐诏赞美其精通经史,堪为儒宗。

    换言之,在儒家士林之中,梅殷很受尊重。

    “高煦,你之前与咱说过设立常科书院的构思,咱以为可行,便让你姑父暗中筹备,打算建造一所金陵书院。如今万事俱备,你意下如何?”

    朱元璋嘴角含笑,望向朱高煦说道。

    “皇爷爷高瞻远瞩,孙儿心悦诚服,愿凭差遣。”朱高煦躬身道。

    朱元璋当着梅殷的面,直言不讳的对朱高煦说道:“咱现在任命你为金陵书院的首任院长,具体事务可由你梅姑父协助办理。”

    朱高煦立即跪下磕头道:“孙儿叩谢皇爷爷恩典。”

    他可不傻,朱元璋让他做金陵书院的院长,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金陵乃是京城,天下脚下,能作为此书院的一院之长,将来必定桃李满天下。

    而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因为最关键的在于,以后朱棣若要迁都北方,必然会遭受多数南方官员的阻挠。

    假如朱高煦任金陵书院的院长,他便可以利用其影响力,尽可能多的拉拢南方藉学子支持迁都,从而立下大功。

    顿了顿,朱元璋嘱咐梅殷道:“你老成忠信,是可托付之人。”

    言至此处,他从背后枕头下拿出一道诏书,递给梅殷,说道:“若将来高煦遇到麻烦,你可凭此诏书,策应高煦。”

    朱高煦一时间猜不透朱元璋口中的“麻烦”是什么,但他又不敢去索要诏书一睹其内容,只好按住好奇心,恭敬的侍立在一侧。

    “你退下罢。”

    见梅殷接过诏书,朱元璋轻轻挥手道。

    待梅殷离开后,朱元璋沉默片刻,接着转头望向朱高煦,虚弱的道:“咱把能移交给你的,都交给了你,你要好生善待他们,不要让咱失望。”

    朱高煦聪慧,自然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梅殷在读书人之中,威望颇高,算是在士林之中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话语权。

    而朱元璋又给了他一道诏书,看样子应该是允许其在关键时刻,招兵买马,响应朱高煦。

    至于原锦衣卫指挥同知赵俊臣,虽然被朱元璋改任为朱高煦的亲卫队将,但其仍负责情报、刺探、监视,甚至暗杀等隐秘职能。

    言而总之,梅殷、赵俊臣两人,便是朱元璋为了帮助朱高煦应对未来不可控事件,留下的重要遗产。

    “这里还有三道诏书,皆是咱亲笔所写。一个留给武定侯郭英,一个留给长兴侯耿炳文,还有一个留给魏国公徐辉祖。日后你若遇到过不去的坎,可以打开诏书,寻求帮助。”

    就在朱高煦思索之际,朱元璋从身后取出了三道卷起来的诏书,慢慢的递了出去,同时以半开玩笑的口气又说了一句话。

    “当然,若你遇到了仙人入梦指点,咱觉得你还是听仙人的。”

    朱高煦急忙伸手接过,心脏蹦蹦的加速跳动,却不敢当即打开。

    朱元璋见状,先是饱含深意的轻轻一笑,随即咳嗽了一声,最后吸一口气,攒了些力气,缓声道:“在咱看来,你爹倒不会对你不利,他心里有你。咱如此做,只是为了防小人,你可明白?”

    “爷爷!”

    朱高煦有千言万语想说,一时间却又难以表达,只好把澎湃如潮的心情化为行动,将诏书丢到一边,紧紧握住朱元璋的双手,无比感激的唤了一声。

    PS:本书已经冲到了历史类签约作者新书榜第四,再次鞠躬感谢追读的老铁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