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正经明商 > 第三十四章:初到吏部

第三十四章:初到吏部

作者:瑶光满山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正经明商 !

    今天是前往吏部报道的日子,天蒙蒙亮的时候,徐陟就让人叫门。

    吵得徐枭也只能起床。

    这没办法,大明官员上班的时间很早。

    约莫七点左右,各级官员就需要到衙门坐堂了。

    大明交通工具不发达,基本靠腿。

    算上洗漱、吃早饭、赶路的时间,官员们基本在五点就得起床。

    唯一庆幸的是,南京六部官员,不需要上朝。

    如果徐枭是被选拔去北京吏部,那会更加痛苦。

    按大明规制,凡是所有在京官员,不管级别大小,都得上朝。

    南京六部就不用了,皇帝都不在这,上朝给谁看呐。

    但是,如今的北京六部官员们,也不需要上朝了。

    天生嘉靖帝,自壬寅宫变后,彻底放飞自我,几乎就不举行早朝了。

    也算给官员发了福利。

    徐枭很不适应,他以前都是睡到日上三杆的。

    迷迷糊糊的起床,迷迷糊糊的洗漱,再迷迷糊糊的吃过早饭。

    徐枭和徐陟一起,乘坐府里的马车前去点卯。

    望着街上稀疏的行人,徐枭明白。

    从这一刻起,他成了大明社会人,再也不是学生了。

    一起离开的,还有他短暂的青春。

    可怜,他还未满十六,就得挣钱养家了。

    一念至此,徐枭幽怨的看着父亲。

    从太平门到朝阳门,再到正阳门,这中间一大片地方。

    就是南京紫禁城。

    明初,洪武大帝定都南京,在元皇宫的基础上,修建了这座南京紫禁城。

    整个南京紫禁城分内宫城与外皇城两部分。

    其中,内宫城是皇帝生活和办公的地方。

    外皇城,就是六部九司各级官员办公的地方。

    后来,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仿照南京紫禁城建了北京紫禁城。

    这处南京紫禁城逐渐弃用了。

    只有南京六部,依旧在外皇城办公。

    从承天门进去,过了午门,在皇城西南角,有一片连绵不绝的阁楼。

    南京六部所有官员就集中在此处办公。

    过了午门,徐枭便和父亲分开了。

    他去吏部,父亲去刑部,不是一路人。

    原本,徐枭是想让徐陟带着他去报道。

    这样,就等于告诉未来同事们,他是有背景的人,对他放尊重点。

    可惜,徐陟斜了他一眼,果断拒绝。

    没办法,徐枭只能自己去闯荡。

    徐枭来的比较早,吏部阁楼里,空荡荡的。

    官场规矩多,他也不敢瞎晃荡,在阁楼后面的花园内,寻了个凉亭坐下。

    这一座,就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

    而直到此时,几处阁楼里,仍旧门庭紧闭。

    “见鬼了这是,吏部关门歇业了吗?”

    徐枭揉着肚子,看着空荡荡的吏部,有点懵逼。

    正在这时,一只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徐枭整个人一哆嗦,转身发现是林正文。

    连忙拱手见礼:“林大人。”

    林正文笑了笑,说道:“北修,你在这晃悠啥呢?”

    “不是说好了今日来报道吗?”徐枭问道。

    林正文一拍脑袋,歉疚的说:“是的是的,我差点忘了这事。”

    徐枭无语的看着他,这都能忘。

    “林大人,这阁楼怎么一个人都没有,是我找错位置了吗?”

    徐枭指着空荡荡的阁楼,疑惑的问道。

    林正文说道:“非也,此处就是吏部衙门,你没找错。”

    “那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徐枭继续问道。

    望着空荡荡的阁楼,林正文有些尴尬,将个中原由一一对徐枭讲来。

    其实,原因很简单。

    自成祖迁都之后,南京被称为留都,六部已经没有多少实权了,更没什么事情。

    比如徐枭所在的吏部,一年到头只有选官和考核这两件事情。

    管辖范围也局限在南直隶一省十四府。

    就这么大地方,能有多少官员需要吏部管理呢。

    再者,来到南京各部任职的官员。

    要么是年纪大了,来南京各部等待退休。

    要么是朝堂斗争失败,被贬官至这里。

    就这么个人员构成,工作积极性可以想象。

    此处远离京城,南京城内又没有谁可以管的到六部衙门。

    久而久之,六部官员彻底放飞自我,如今更是连早上的点卯都不来了。

    听了这么个解释,徐枭愈发无语了。

    旋即,他又想起,父亲好像每天都坚持点卯,从未迟到早退,这又是为何呢?

    徐枭决定回去问问父亲。

    “北修,既然你人也到了,那就带你见个人。”林正文笑着说道。

    “见谁啊。”徐枭问道。

    “左侍郎,郑晓大人。”

    吏部左侍郎郑晓,因备倭有功,进吏部左侍郎之职,时年五十七岁。

    徐枭虽自后世而来,但对郑晓此人知道的不多。

    只知此人一生不得志,最后官至刑部尚书。

    在任期间,因为上疏反对各衙门私自受理词松,要求将诉讼事权收归刑部,遭严嵩构陷。

    最终被罢黜,数年后郁郁而终。

    徐阶曾评价他,正而不迂,严而不刻,刚而不激,高而不亢。

    很高的评价了。

    史书也记载,这位郑侍郎是个有想法有能力的忠臣。

    行不过数十步,二人来到郑晓所在阁楼外。

    林正文让徐枭稍后,自己先行进去通报。

    不过片刻,林正文招呼徐枭进来。

    徐枭整理了下衣冠,确认没什么不妥后,迈步进了阁楼。

    “后进徐北修,见过郑侍郎。”徐枭是晚辈,进门就行礼。

    许是多年仕途不顺,郑晓头发白的差不多了。

    抬头看着面前不过十五六的少年,郑晓微微颔首。

    适才,徐枭在花园内静静等待了一上午,郑晓在阁楼内看的一清二楚。

    但并未出言打扰。

    “无需多礼,坐吧。”郑晓平静的说道,声音中带着上位者特有的威严。

    徐枭乖乖起身,但并未坐下。

    下级官员第一次面见顶头上司,上司肯定得问话。

    大明等级深严,哪有坐着回话的下属。

    没看一旁的林正文站的笔直吗。

    郑晓扫了徐枭一眼,心下评价:倒是有些机灵劲。

    如果说,徐枭在花园等候了一上午,让郑晓看到了他身上的韧劲。

    那此刻面见上官,所表现出的得体与知礼。

    则体现出徐枭的聪慧。

    毕竟是十五六的少年,已经很不错了。

    以小见大,以点见面,徐枭表现出的第一印象,郑晓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