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民国风水怪盗 > 第三十九章 等待(读者别订阅)

第三十九章 等待(读者别订阅)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民国风水怪盗 !

    民国风水怪盗书友交流qq群:438195448,欢迎各位书友来交流。

    一、祖父

    多年以前,我家还是个书香世家。祖上最厉害的做过知州,七品以上的官员更是不胜枚举。

    传至我太祖父一辈,家道却日渐衰落。太祖父十八岁考中了秀才,但此后却霉运不断,不是因病因事错过考试时间,就是答题释义对不上主考官胃口,屡考不第。

    太祖父年纪渐长后,便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祖父身上,自己选择在乡间私塾教书终老一生。

    到了祖父却更是不济,祖父本人无“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终日喜欢与香草药物为伍,虽未正式拜谁为师,但凭着其天资聪颖,十来岁倒是出落的一身看病治人的好本事,诸多民间医生看不好的病,被祖父瞧过后,施以医治,药到病除。

    祖父十五岁那年,不堪太祖父要求科考的责辱,愤而离家出走。几年后,祖父留着一把大胡子回到乡间,除了医术更为精湛外,更添得一手驱魔辟邪的本事,从此名震乡里,人称“王大胡子”。

    关于祖父离家出走那几年的故事,无人知晓,只知道他大约是去了赣粤交际的南岭,拜了一孙姓道士为师。

    老家地处偏僻乡村,民间妖魔鬼怪故事流传甚多,现在看来,有些是愚昧所致,但有些却至今也无法解释。

    祖父治病救人和驱魔辟邪的功夫,我所知道的有几例。

    一例是邻村一平日活蹦乱跳的两岁小孩,忽然之间不吃不喝,尽是呕吐些黄水,黄水还泛着死尸味,瞧过许多医生均不见好转。

    小孩父亲属中年得子,眼见小孩成天呕吐,日渐消瘦,心疼得不行。听人说邻村的王大胡子治奇症有些本事,一天晚上,急匆匆摸黑抱到我家来,恳请祖父医治。

    祖父细看后,问小孩父亲最近是否有孕妇摸过这小孩。

    小孩父亲回忆起前不久一远房女乡亲路过讨水喝时,这女子感觉小娃娃乖得很,曾跟小孩一起耍了一会儿,看那样子,这女子腹部隆起,势必怀有身孕。

    祖父说,这必是阴胎换子之故。那妇人怀孕时肯定过一坟场,被一咒怨极深的枉死小鬼缠体,如今借你小娃来还魂来着。

    小孩父亲一听,大骂道,日你先人哦,借我家娃来还魂,太没道德了。当即恳请祖父救这小娃。

    祖父说道莫急,我且叫它有来无回,魂飞魄散。

    于是叫家人在屋前遍撒石灰,屋堂中间摆了一祭台,上面放祭一死公鸡头,下面摆一盆水,水中放一鸡蛋。

    摆完这些祭品,祖父嘴巴嘟囔开始念了起来,不到一盏茶功夫,却见微风轻飘,窗台稍曳,屋前平整的石灰面上缓慢地显现出一对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对小脚印,步履轻缓地朝祭台走来。

    此时,小孩父亲吓得浑身哆嗦,但嘴巴兀自喋喋不休地骂,真来了,真来了,日你先人哦。

    眼看脚印就要上得祭台,祖父桃木剑一指,死公鸡头忽然“呱”一声张开嘴巴,原本闭着的眼睛突然怒目圆睁,嘴巴却朝脚印狠狠地啄了过去,啄完后,在地上奋力地扑棱一会,就不动了。

    此刻那对小脚印也消失不见了,只见原本毫无动静的盆中鸡蛋却在水中忽上忽下起浮沉来。

    祖父见状,喊声“受死!”,举起剑猛地砍向鸡蛋,“噗”地一声,鸡蛋裂开,奇迹一般,生鸡蛋却慢慢流出许多鲜血,布满了整个脸盆。

    待鲜血流尽,祖父把剑收起,对小孩父亲说,好了,那妇人腹中阴胎已破,即将流产,不日你娃便可痊愈。

    小孩父亲感激地向祖父磕了数个响头,才抱着娃回去。不出几日,果然如祖父所言,那小孩又恢复了原有活波可爱的模样。

    另一件事,现在想起来也颇为有趣。

    老家农村的妇女大多勤劳能干,却又大大咧咧,说话不像城里人那么文明,口中也经常带着脏字,本村一妇人便因此吃了个大亏。

    话说有一日,这妇人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扫晒谷坪。

    正扫期间,却隐约看见河对岸凭空多出两块几十米高的巨型石块,并且在缓慢移动,两石块中间弥漫着团雾,仿若有一个巨人在空中挑担,将这两石块挑走一般。

    妇人惊讶之余,大喊道:亲娘哎,哪个死鬼恁大力气,挑着大石头赶死去呦!话刚刚说完,那两石块却兀自不动,“轰”地一声从空中掉落,停在原地了。

    此刻空中却莫名其妙地吹来了一阵大风,大风扫脸而过,硬生生把这妇人的嘴巴给吹歪了,无论这妇人怎么撇嘴,却再也恢复不了原状。

    妇人无法,只得歪着嘴流着哈喇子来求助祖父,并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同祖父讲了。

    祖父听完,骂道:你这不长眼的东西,这是仙人挑担去堵上游发大水河堤的窟窿眼,你却嘴贱去挑破,没吹歪你这颗糊涂头,算是祖师爷开恩了!

    妇人吓极,忙问祖父该如何破解。

    祖父告诉她,你需耗尽家财,去两块巨石落脚处修座道观,道观修好后,向道观磕九九八十一个响头,每磕一个响头,虔诚地喊一句:爷爷我错了,您收了神通吧。磕完头再来找我。

    妇人果真将家中钱物变卖了个精光,去那两石头落脚的旁边修了个道观,并按祖父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将头磕完了。

    回来后,妇人歪着嘴巴哭着对祖父说:大胡子,您看我头都磕出了血,祖师爷咋还不开恩呢?

    祖父不说话,冷不丁地狠狠扇了这妇人一巴掌,边扇边说:弟子代祖师爷教训你个不长眼的家伙!没想到,巴掌过后,妇人嘴巴竟然合拢了。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王大胡子名声威震乡里,却给全家招来了一场祸事。

    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我们说的慈禧太后,生了重病,众太医束手无策。也合该祖父走霉运,老家邻县有一人在京城做太医,他听闻祖父医术惊奇,无病不除,便推荐祖父进京给太后瞧病。

    消息传到祖父耳朵,祖父吓得全身发软,自知此去凶多吉少,弄不好丢了自己性命还不止,倒是要连累家人。

    父亲安慰祖父,给太后看病到也不失是个机会,瞧好了可光宗耀祖,重塑王家辉煌也未可知。

    祖父大骂父亲,你懂个屁,太后得病能不能治好尚且不论,治好了,岂不是要强行把我留下专给这帝王家瞧病。所谓伴君如伴虎,但凡有个小失误,势必客死京城,难以落叶归根,我走后,你带领全家离开此地,隐姓埋名躲起来。

    没几天,祖父收拾完行当,悄悄拉我到一旁,说:太后已是七十四岁高龄,近年来革命党闹翻天,红毛洋鬼到处窜,估计太后心焦力竭,大限之日不远,爷爷十有*是回不来了。你父亲性格急功近利,自小不为我喜欢。你虽年幼,但天资聪敏,悟性较佳,爷爷很是宽慰,我一生行医,又学术于岭南王氏,对治病救人自有独特理解,全在这羊皮包裹里,你且拿去,有兴趣就学,若无兴趣,附赠有缘之人即可,但不得丢失,切记。

    当年我才八岁,只顾流泪扯着爷爷那长长的胡子,叫他别走。至于他老人家说的话,也只是一知半解,他给我的羊皮包裹,后面也不知被我随意丢弃在哪个角落。

    正如爷爷所言,他走后再也没有回来。

    听说爷爷给慈禧太后的病出了一方,但该方子需要茅房陈年旧疴作为药引。太后震怒,认为是大不敬之罪,连同邻县举荐的太医一并处斩,并派官府要将我家全投牢役。

    幸好父亲按照爷爷嘱咐,一早远远的搬家离乡,隐姓埋名起来,才免受了一场灾难。

    当年冬天,慈禧太后去世,本以为至此可过上太平踏实的日子,但是突发的一场大水,将我们新家冲得一干而净,父母亲人至此失散,独我抢回来家里一榉木箱子。

    二、 夜拜真君观

    爷爷给我取名王小牧,具体是啥涵义,也没人跟我解释过。

    可惜我出生时太祖父已然逝世,不然以太祖父自以为傲的肚中墨水,祖父给我取这名字必然被骂个狗血淋头。

    但在农村,能取出登堂入室的大名,已然非常不错。我小时候的玩伴,大多叫些诸如猪古、瘌痢头、告化佬、烂卵鬼之类的名字,现在想来,也甚是可笑。

    后面我遭遇的一些故事,颇为离奇怪诞,为叙说方便,我姑且用“王小牧”这第三人称。

    前面说到,王小牧家里遭遇变故,父母亲人至此失散,众多邻里乡亲死得死,伤得伤,失踪的失踪,独他抢回来一个榉木箱子。王小牧对着残破不堪的家,伴着萧瑟的妖风,在家门口痛哭了一场。

    人在任何时候,总是有求生的*。

    王小牧人虽小,但总归没亲眼看到亲人的尸体,更没有就此死去的念头,只得开始边流浪边寻找失散的亲人。

    王小牧一十来岁小娃,手无缚鸡之力,干不得重活,只好做些给东家割稻子、西家看仓库这类勾当,有活干且主家方便时,住在主事家里,没活干时,就找些破庙观来住。

    榉木箱子被王小牧打开后,里面除了些许旧衣物,竟然还留着他爷爷当年给他的羊皮包裹,打开一看,却是一本线装的书。

    在家庭的熏陶下,王小牧倒是识得许多字,这本书没有书名,但里头却分上、下两篇,全是蝇头小楷写成,上篇是《医术本辑》,下篇是《方术小论》。

    王小牧对医术不大感冒,倒是对下篇的《方术小论》充满了兴趣。

    这下册集子又分为“本术驱妖、御灵降魔、邀仙涤世”三个章节,每个章节环环相扣,逐相进阶,到得第三章“邀仙涤世”部分,对他来说,完全就成了天书了。

    晚上无事,王小牧拿出爷爷留下的书来研读,时间久了,倒也囫囵学到个二三成本事。

    在破庙观居住,王小牧最担心的就夜间野兽出没,说不定哪天在睡梦中就被这些畜生当着美餐给解决了。

    于是,王小牧按照爷爷书中的做法,买来些黄纸,上面滴上些许黑狗血,在草席周边画上道驱邪符,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说也奇怪,在未弄这些物事之前,半夜常听得夜猫、狐狸乱叫,但自从摆上这些东西后,恍若罩上了金钟罩,偶尔有些畜生过来,看到王小牧之后也转身就跑。

    当地最多的道观,叫做“真君观”,有些香火旺盛,有些却残破不堪。

    “真君观”供奉的人为传说中的许真君,当地关于许真君的故事颇多。

    据说,许真君母亲怀孕时,曾梦见金凤入肚,尔后生下许真君。许真君年少,有一次去野外打猎,射中了一只母鹿,母鹿身怀小鹿,被许真君射中后,小鹿却出生堕地。母鹿却顾不得自己的箭伤,也不逃跑,反而折回头来流泪伤心地舔着小鹿,并跪乳小鹿,直到小鹿睁开眼睛能够站立,母鹿才失血过多而死去。

    许真君见了,心中非常难过,怅然感悟,遂折断弓弩,锐意为学,终成一代道家高人。

    彼时人间孽龙作怪,鄱阳湖畔良田万顷的繁华城镇,一夜之间被孽龙所吞。孽龙当道后,常施法祸害百姓,心情稍有不好,便做下水淹城镇、下播瘟疫等许多恶事。

    孽龙造成如此多冤魂,老百姓既恨又怕。只好求助于许真君,真君觉得救民于苦难责无旁贷,于是背上一把剑就去找孽龙算账。

    他开山点穴,涉水摸泉,历经诸多困苦,总算找到孽龙安生所在。原来孽龙经过多年进化,吸日月之精华,已成为一座大山盘亘在地,龙嘴处为巨型山洞,洞口挂一大瀑布,只要一发怒,瀑布便水流狂泻不止,四处涨水,顷刻间便淹没许多村庄,稍微一烦躁,山体便土崩而下,掩埋众多生灵。

    许真君运用八根伏魔银针分插孽龙山体的八大要穴,孽龙感到难受,翻身起来于许真君斗法,斗了九九八十一天,许真君与孽龙法力均将耗尽,他只好只身进入龙嘴,将全身真元爆裂,与孽龙同归于尽了。

    未想许真君真元虽失,但道魂却被上苍感知,允他上天成仙,于是许真君化着一道青烟,飘然成仙了。

    当地人为感谢许真君的功德,修建了许多真君观,欲图保佑子子孙孙。

    王小牧就常住在各处真君观里,起初看到许真君塑像怒目圆睁的脸孔,多少有点害怕,但住多了,反而觉得愈发亲切。

    那一日,王小牧给主事家割了一天的稻子,浑身乏困,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午夜时分,却被一阵悉悉索索奇怪的声音吵醒。

    王小牧醒来,听到一女子正在讲话,那女子说:我吃一村吐一村,虽祸害了一方,但也肥了一方,现在就差九口阳气了,宋村人受我庇佑,几代人也过上了难得好日子,至今也到了回报之时了。

    王小牧暗自觉得奇怪,这真君庙早已荒废多年,不受香火,何况现已是三更半夜,哪里的女人竟然如此大胆,冒着夜前来来祷告。

    于是他借着月光轻轻摸到前殿,抬眼一看,前殿月影卓卓,却看见一翩翩女子跪在真君像前虔诚地磕头朝拜。

    那女子边拜边说:真君爷爷,您大人大量,若果真得此福气,能成全我个囫囵身,我自当日夜供奉您。

    王小牧看爷爷书看得久了,已与一般的毛头小孩不同,对肮脏与干净得东西倒有几丝嗅觉。只见那女子身影轻飘,虽就在眼前,但五官面目却迷蒙不清,难以辨识,且身上似乎还发出阵阵寒意。

    王小牧断定这女子必不是凡人,应是哪里修炼成型的精怪,化着女儿身来拜许真君了。看来这真君老头也是能耐,竟能受凡、妖两界供奉。

    王小牧心里害怕,当下悄悄地捡起个破土钵,将尿撒了个满满,只待这妖孽要作怪,把这童子尿一头泼将下去。

    未料王小牧与生以来也是第一次遇上这玩意,心中难免打鼓,一不小心,撞到了破道观塌下来横亘的木梁,人一个趔趄,土钵里的尿也只剩三分之一。

    这下可好,那女子着实吓了一跳,只见她瞬间起身,双脚点地,扭身一个飘荡,带着阵阵寒风,就冲王小牧扑将过来。

    王小牧无法,颤抖着双手,把土钵中剩下的尿液朝她泼去,那女子挨个正着,一声惨叫,这时,却传来一股毛发烧焦的气味。但那女子却瞬间不见了踪影。

    王小牧正没道理处,却见一个硕大的猫从角落窜了出来,漆黑锐利的猫爪向他抓到,王小牧一个矮身躲过这一爪,顺势躲到了自己睡的草席旁。

    那猫仿佛对王小牧能躲过这一它这一爪赶到惊奇,在原地顿了一顿,随后咧开大嘴,露出白森森的牙齿,一个窜跳向王小牧扑到。

    王小牧见无处可躲,只得拿起那道驱邪符,向那猫甩去。未料到那猫非但不避开,反而在空中一掌拍开那道符,猫爪嘶地一下,扯下他一只袖子。

    王小牧叫了声“乖乖”,只得撒腿往前殿跑去。

    猫紧追而来,也幸得王小牧人小,一下钻进了许真君塑像后面。许真君偌大的塑像此刻正好挡在王小牧和猫之间。

    那猫却似怕冲撞了许真君,站立在地,用发光的绿眼恶狠狠地瞪着王小牧。

    王小牧双腿打抖,探头去看那猫,正好露出一点缝隙,那猫腾地一下向他头抓来,他只得托着许真君塑像往前一挡。

    那猫却不敢去抓真君像,硬生生从半空中改了方向,一下跳到边上去了。

    见始终无法袭击到他,那猫晃着头怪叫了几声,转身跳出了真君观。那猫走后,王小牧惊出一身冷汗,然后向许真君塑像扣了几个头,说:真君老爷,拿你来作挡箭牌,我也是迫不得已,多有得罪了。

    三、吃梁屙宋

    天色虽尚未明亮,王小牧随身带上驱邪符,也不敢再待在真君观里。于是起身赶路,争取在天亮前赶到主事家里,无论如何,在这揽子活干完前,要央求在主事家住下了。

    赶到主事家时,正好碰到女主人清晨起来倒尿桶。

    乡间建房,普遍不在家中设置茅房,而是在房屋边上另设一茅房,一来是为了避免屋内臭晦,二来茅房里的粪便,多用来作肥料,若是设在房内,挑来挑去多有不便。

    但人又不能夜间不如厕,大多数习惯在房间内置一木桶,用来装夜间粪便。农村妇女都有清晨起来倒尿桶的习惯,这是污秽之物,若让人一清早遇上,会被认为带来晦气。

    所以大多数妇女都会早早起床,把尿桶先给倒了,以免天亮后给人撞见。

    此事恰巧被王小牧碰上,王小牧大感晦气,心中暗道:什么日子,尽遇些霉事!但在主家面前也不好表露什么。

    女主人倒是满脸尴尬,忙着陪不是,问小牧怎么今天这么早就来了。

    王小牧并不敢把昨夜的事告诉她,只说夜里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睡不大着,提前来干点活,反正迟早都要干完。

    女主人忙招呼他坐下,说去弄早餐吃。

    王小牧说不忙,请求能否这活计期间,在主家住下,省得天天赶远路。女主人正不知道怎么陪礼,连忙答应了。

    王小牧卖力地在地里干了一天活,由于赶着工期,干到天快摸黑时,主家叫他歇歇,于是他坐在田埂上喝茶。

    此时,只见路头走来一人,身材瘦小,佝偻着背,留着两撇长胡子,眼睛虽然浑浊,但却提溜地乱转。看见他们两个,说了句:哪位爷借个火,点筒烟抽抽。

    由于天色已暗,主事家正好点起了马灯。主事家二话没说,把马灯替过去让这人点烟。

    没想到那两撇胡子说:这火根本不旺嘛,点不着我的烟。手一摆,一把将主家的马灯推了开来。然后他拿着烟筒转身冲着王小牧说:你这娃,火很旺,借你的真火来点下。

    王小牧见这人一脸猥琐相,不愿搭理他,说:我哪有火在身上,一边去,一边去。

    那两撇胡子说:你自是看不见,其实你火旺着咧,快借来点点。不由分说,将烟筒朝王小牧头上盖去。

    就在这瞬间功夫,王小牧突然想起爷爷以前跟他讲过田鼠借真火的故事。

    说是田鼠其实跟人一样,吃得是五谷杂粮,沐浴阳光雨露,万物精华融于一声,最容易成精。

    当年在老家有个壮汉子,因家中无粮,只好夜间拿个马灯来照田鼠。田鼠虽精怪,但视力一般都不大好,只要拿强光对着它眼睛一照,它便不识东南西北,只好趴着不动。

    壮汉就是利用田鼠这一弱点,寻着田鼠呱呱的叫声,拿马灯去照,第二天弄到集市上卖,就这样卖了几天。

    有一天晚上,壮汉喝了点小酒,提个马灯溜着小步依旧去照田鼠,走到一小桥边,不知被什么拌了一下,差点摔倒,站稳一看,一只硕大的田鼠瞪着眼睛看着他。

    他起初吓了一跳,随后大喜起来,这么大只田鼠,最起码能卖一吊钱啊,当即拿着马灯往田鼠眼睛上照。

    没想到田鼠竟然开口说话了,它对壮汉说,你天天捉我们,饶你生活过得可怜,也就不计较,今天开始就此罢手吧,不然对你不客气了。

    那壮汉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酒劲被激了起来,暗想一只田鼠敢学说人话来威胁我,顺手拿起根棍子朝田鼠砸去,田鼠腿上挨了一棍,“呱”一声叫唤,拐着腿跳着跑了。

    当晚壮汉又捕了一袋子田鼠,第二天到集市上卖了。卖完田鼠,又喝了两口小酒,乘着夜色,一晃一晃往家走去。

    走到半路,遇到个瘸子,向他借火,壮汉说:老子没火,快点滚蛋。

    瘸子二话不说,拿起烟筒就往壮汉脑门上凑,边凑边吸,竟然真的点着了火。壮汉正感到奇怪,没想到这瘸子把这杆烟抽完,壮汉却感觉浑身乏力,一摸自身,只剩下一副皮囊,血肉骨全都不见了,当时就死了过去。

    后来,人们看到壮汉的皮囊被做成了田鼠的形状,用钉子钉在了他家门口。

    王小牧一看到这人拿烟筒往自己脑门上凑,觉得很不对劲,于是快速拿起马灯,直接送到两撇胡子脸前,强光照射下,两撇胡子顿时一怔,瞬间不明左右,待立不动了。

    乘这两撇胡子发怔之机,王小牧转到他身后,拿出随身携带的驱邪符,快速地塞在他后脖子里,然后在他耳朵边学着老鹰的样一声怪叫。那两撇胡子腿一软倒在地下。

    王小牧对他说:;老鹰来了,你还不快逃?

    那两撇胡子听闻鹰来了,瞬间一惊,飞快地从地上爬起,半跑半爬地跑走了,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却是像极了一只硕大的田鼠。

    看官需知,世间万物,都是相生相克。那田鼠生平最怕的就是蛇与鹰。

    王小牧虽然用这招吓走了这只田鼠,但心中甚是不安,隐隐觉得,这两日竟碰到一些阴晦事,这时运也太不济了点。

    主事家看得傻了,问小牧怎么回事,小牧安慰他说:没什么事,这人肯定是个癫子,被我怪叫一声吓跑啦。

    主事家喃喃道:狗.日的,这癫子是练过轻功哟,咋跑这么快呢!

    见天色已晚,主事家跟王小牧收拾起家伙,打着马灯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主事家跟王小牧正准备出门干活,却听见一路嘈杂,迎面走来了一群人。

    为头的是村里的宋保长,这村人全姓宋,王小牧的主事家,也是宋村人。

    宋村隔壁有个村庄,叫梁村,两个村之间横亘着一座山。

    宋村和梁村有个奇怪的现象。从五六十年前起,领村梁村的人无论怎么勤恳努力,种啥不长啥,即使长了出来,也被蚂蝗等虫害给祸祸了,全村都较为贫困,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

    而宋村人相对比较懒惰,但那片土地却种啥有啥,随便撒点种子,长出来又旺又密,无需花费多大力气,都有好的收成,全村都比较富裕。

    梁村为头的老人曾叫先生来看地脉,先生看完地脉,啥话也不说,只是说梁村人若是想富裕,必须全村搬走,具体啥原因也不直说。

    以前倒是有个外地来的先生,说梁村的财富全被宋村搬走了,而搬走这财富的,是山上一只猫。说完这话,不出几日,这先生被人发现死在柳树下,浑身发出不知名的怪味。

    村人只好把他给埋了,没想到刚埋完没几日,不知被什么动物扒开了坟,把这先生的尸体又拖到了柳树下。

    人们都说这先生说破了天机,遭惩罚了,只得任其暴尸荒野直到化为一堆尘土。

    梁村人世代居住于此,若要全村搬走,即使年轻人肯,老人也不肯。于是,几个胆大的年轻人,爬到另一座山头往村庄看去,想寻个究竟。

    没想到从别的山头远处看来,横亘在梁村、宋村之间的山巅上,兀然横卧着几块大石,像极了一只窝在山顶上的巨猫,猫头正对着梁村的方向,猫尾对着宋村的方向。

    于是口口相传,大家都说,这只猫在“吃梁屙宋”,嘴巴把梁村的人好东西都给吃了,然后拉出来东西肥了宋村人,大家开始称呼这座山为“猫子岭”。

    梁村一些年轻人甚是不服,曾组织人拿好火工工具,准备上山把这只石猫给炸了,却不想,上得山去,只见到处奇形怪状都是石灰石,密密麻麻的,哪里能寻到半点猫的影子?

    气得他们狠狠地砸了几块石头,便下山了。

    回到家之后,不出几年,当年那几个上山的小伙子,死得死,颠得颠,没落下一个好的。

    “猫子岭”也就成了梁村人的禁区,再也没人敢去了。

    宋保长带着一群人过来说,不好了,宋木匠昨天给人做木工,到傍晚还没有回来,两个儿子心中一急,便点了马灯去找他,没想到,这一去,宋木匠的两个儿子也不见了,直到现在还没找着。

    王小牧的主事家问,他这是到哪做工去了。

    宋保长说:去梁村做工了。

    大家嘟囔着说:去梁村可要经过猫子岭啊,不会在猫子岭走丢了吧。

    宋保长说,这猫子岭可一直是咱宋村人的福地啊,怎么会走丢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甭管在哪儿丢的,咱都要集合人去找啊。

    那个年代,农村人都比较淳朴,谁家有红白喜事,全村人都会过来帮忙,更何况是走丢几个大男人这么大的事。

    主事家跟王小牧说,今天你也别干活了,咱们跟着一起找去吧。

    于是,一群人又挨家挨户叫了些壮劳力,又取了些锣鼓、镲之类的壮声势的家伙什,浩浩荡荡地往宋木匠家走去。

    四、猫子岭

    宋木匠是附近有名的木匠,靠着一手在附近十里八村都出色的手艺以及勤俭持家,近些年家道还算殷实。

    宋木匠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刚刚取了个媳妇,小儿子十五六岁,尚未婚娶。

    说起宋木匠家,还有个离奇的故事,不妨讲给大家听听。

    有一年,山村里连续下了十几天的大雪,四处白茫茫一片。乡间房子低矮,在积雪的覆盖下,从远处眺望,仿佛整个山村都被掩埋在白雪之下,找不到一丝鲜活气息。

    宋木匠已经有个把月没有活计了,虽然在秋季时候储藏了一些食物,但两个儿子正是长个的时候,尽管夫妇俩勒紧裤腰带,尽量剩下些给小孩吃,但眼看过不久也要吃光。

    那个年代,农村手艺人出去干活,活计没结束时,吃住一般都在主家,干完活也不会开口要价,有钱的会给些工钱,没钱的主家会拿出自家熏的腊肉、笋干、米、油之类的东西来换劳力。

    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也没有哪个手艺人会因为主家给的东西不好而嫌弃。因为每个家庭过生活,总不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精通,理个发,打个石磨之类,也都还是要叫别的手艺人,难保到自家时碰到拮据的时候。

    宋木匠正眉头不展,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屋外却走进来一个人,那人家住在山腰,说是急着请宋木匠去编箩筐。

    宋木匠虽然觉得这主家路远,眼前又下着大雪,心中虽有点纠结,但有活计总比没有好,于是收拾好东西,跟着那人去了。

    到了主事的家里,却见这家到处堆满了冬笋,主家说编箩筐就是为了好储藏起这些冬笋,放在地窖里。

    冬笋在乡村虽不是稀罕物件,老百姓冬季无甚农活,除了砍柴外,也常上山去挖点冬笋,但充其量挖到了百十来斤已经很了不起,但这主家的冬笋看样子却有几千斤之多。

    宋木匠感到甚是奇怪,但也不好多问,只得埋头给主家编起箩筐来。宋木匠手艺甚好,编了三天,就编好了几十只箩筐,活也就算干完了。

    主家给了十斤冬笋,十斤米,十斤油作为工钱,也算是丰厚。宋木匠感谢了之后就下山了。

    宋木匠下山后没几天,村里有人传来消息,说是山腰那家人的房子倒了,全家人被压死在大雪下。

    宋木匠大儿子人虽小,但胆子够大,听说了这事,又从父亲那里得知这家藏了上千斤山笋,觉得不拿白不拿,心意一定,冒着大雪上山去了。

    上山去摸到那主事家的门,果然是被大雪压塌了,那家人已经不知道被大雪埋裹在了哪里。

    宋木匠大儿子用铁锹撬了半天,总算把主事家被雪覆盖储存冬笋的地方给挖了出来。

    这家人的冬笋被宋木匠编织的箩筐装了起来,足足有几十来箩筐之多。宋木匠儿子喜出望外,忙下山叫上自己弟弟,两人乘着天黑搬了一夜,把所有冬笋都给弄了回家。

    第二天一早,宋木匠家正美滋滋地准备煮冬笋粥吃,跑进粮仓去拿冬笋,但奇怪的是,进粮仓一看,辛辛苦苦搬回家的冬笋不知啥时全部变成了猫毛。

    宋木匠大儿子气急,白白忙活了几日,竟然弄回来这些东西,认为必是有妖孽东西在作怪。

    宋木匠大儿子又偷偷摸到山上,打算去查看个究竟。

    来到主事家家里,没想到主事家原来藏冬笋的地方却立着一道坟,而且那坟一看就是旧坟,坟碑都是五六十年前的老碑,上面的字迹已模糊不堪。

    宋木匠大儿子觉得肯定是这坟内的老鬼在作怪,气得眉毛胡子竖立,冲着那坟碑拉了泡尿,然后点了一把火,把这坟给烧了,直到里面的尸骨也被烧成了灰烬,方才解气下山。

    宋木匠大儿子有时喝了酒,常把这事挂在嘴边,引以为傲。

    就在前不久,宋木匠家里来了个水灵灵的姑娘。

    这姑娘自称是老家遭了瘟疫,父母亲人都死光了,无处可去,四处流浪至此。宋木匠的大儿子见着姑娘长得水灵,看上了眼,起了小心思,同意这姑娘在自家住下。

    这姑娘在宋木匠家住下后,为人和善、干活勤快,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又弄得一手好针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