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新崇祯纪实 > 114李正泉

114李正泉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新崇祯纪实 !

    夏税无过八月,秋粮至迟来年二月,这是大明的规矩。

    毋庸置疑,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夏税。

    两任县官做完,何廷枢对此轻车熟路。

    发出易知由单给各县,作为县里赋税的总额凭证,提供四联票给县里,安置银柜并派遣监视吏典,皇帝派遣的监视太监也已到位。

    再命各州县按照鱼鳞册签发四联票到户,如田地有变动则随时命人测量更改。

    弊端很明显,会大幅拖延完成赋税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如果缴纳拖延超过半个月,欠税人、里长、税官各杖一百。

    拖延超过一年,欠税人、里长杖一百后流放,税官处以绞刑。

    不过这对他来说不是问题,给皇帝一个奏章就解决了。

    而且,对这一条规定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对拖延、拒缴赋税,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没收田地,只是,这却是最不符合士绅利益的办法。

    他却准备试一试。

    收取赋税时,要想制止官吏从中上下其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村民清楚的知晓自己的应纳赋税额。

    因此,刻着详细税则与附加损耗的石碑也已经在里一级竖起。

    魏忠贤的东厂也会陆续向各县派出人员。

    当然,东厂出面名不正言不顺,作为权宜之计先借用了都察院的名义。

    看起来,各项事务安排井井有条,可能的困难也作出了安排。

    可是,尽管他已经预料到阻力会很强大,却也没料到,在县衙这里就会卡壳。

    6月15日,仅仅在发下税票的第三天,大兴与宛平二县衙门就已经瘫痪了。

    ——

    六月里,烈日当空,何廷枢愈加烦躁,只觉得平时尚算凉爽的花厅内热得坐不住人,索性令皂吏搬了两把竹躺椅放到二门内大堂前的树下。

    半躺在椅子上,旁边小案几上摆着一壶清茶,端起来啜了一口,仍然觉得燥热的很。

    作为顺天府的府尹,他的责与权都很大,无论行政、财政、司法、教育、水利、治安、交通乃至军事,本府的各种事物他都必须进行处置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后世有一种误解,以为直隶也是一级行政机构,实际上直隶只是与江南类似的一种称呼,直隶各府都是直接向朝廷各部负责的。

    他深知肩上的担子之重,尤其是皇帝现在又赋予了他更大的责任和权力。

    “这鬼天气,冬天冻死人,夏天热死人。”他喃喃的道,有些怀念广西的天气,虽然潮热,却没有这么大的变化。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可他的心却没法静下来。

    大兴与宛平之事出乎他的预料。

    在他想来,目下的朝局很明显,皇帝在竭尽全力的做着一些尝试,试图找出办法重振这个已是暮年的偌大帝国。

    在这时,但凡有些眼色的官员都不会与皇帝的意图对着干。

    即使是敷衍,州县官们也得先敷衍着再观察风向。

    门子老赵悄悄地进来:“府尊,李通判来了。”

    “哦,快请他进来坐。”

    “府尊客气了。”随着声音,李通判已从二门外进来。

    这个年轻人值得培养。

    这么热的天,李正泉虽然是汗流浃背,却仍旧竭力保持着仪态。

    头上发髻梳理的没有一根乱发,外戴乌纱帽,身上是绣着鹭鸶的青色团领衫,鞓青色的束带垂尾于下,足下青色的官靴。

    虽说其貌不扬,可也是中人之姿,远远地看去,倒也算是仪表堂堂。

    他也知道殿试的内情,不过他却觉得无所谓。

    什么是佞幸?

    能顺应时势者方能有所作为。

    何廷枢满意的看着这个年轻人过来恭恭敬敬的给他作揖见礼,随口道:“无须多礼,坐。”

    “谢府尊。”李正泉道谢过后方才端坐于椅子上——只是,躺椅委实不是适合端坐的东西。

    何廷枢一笑:“这里没外人,你随意些。”

    “那下官就放肆了。”李正泉这才歪了歪身子,换了个稍微舒服一些的姿势。

    “查清楚了吗?”

    “下官在宛平几日,大体查清楚了,根由在于官吏的贪婪,出事之后又各推脱责任。

    具体的说,就是冯县令不作为,衙役畏于势豪之家不敢作为,吏典希望浑水摸鱼乱作为。”

    “仔细说。”何廷枢其实对于此中弊端很清楚,只是想听听这个年轻人的见解。

    “贪婪之事,在冯县令来说,通常是通过向富户士绅之家收取贿赂,然后将这些人的赋税转嫁到普通人家身上,每家只需一点就足以摊平。

    在胥吏来说,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比如将势豪之家的上田改为下田,将普通人家的下田改为上田。甚至还有一些胥吏干脆更改或者不给农户税票。

    衙役则在其中协助胥吏,恐吓勒索农户。

    而对于勋戚与官宦之家,衙役是管也不敢管的。”

    一口气说完,李正泉觉得有些口渴,告一声罪后端起茶杯饮了一口。

    “然后呢?”何廷枢微笑着继续追问。

    “票发到农户,自然有识字懂文之人为民讲解,再对比石碑所刻,百姓登时群情汹汹,蜂拥至县衙寻求公道。

    而冯县令见势不妙借口农忙时止诉躲了起来,吏典们也各自缩头不出。”

    李正泉又放下杯子正色道:“下官不得不说,府尊所制石碑功德大焉。”

    何廷枢笑着摆手:“本官不敢贪天之功,此乃陛下的主意。”

    李正泉也笑了:“陛下圣明,不过也需选得贤能方能做到。”

    何廷枢没有接话,略一思索。

    农户讨个公道?

    呵呵,大明的百姓见了官如同耗子见了猫,躲都来不及,怎么敢去找县官讨个公道?

    两任县官的履历使得他对此非常清楚。

    这个年轻人,做事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不过,很合他的口味。

    顺天府州县官里也有几个他看好的人,他府里也有几个投靠来的年轻士子,可惜没有一人如李正泉般有眼光有手腕。

    他收起笑容继续问道:“依你之见该如何解决?”

    “下官以为,若是想将新政推行下去,县令必须另选贤能,衙役也必须仿照吏典做一些整治。”

    李正泉犹豫片刻又道:“虽然税票已经发下,可下官以为,在厘清田产之前,花户自投需要暂停,待到厘清之后再说。

    否则,极易引起更多的纠纷。”

    何廷枢叹了口气,这事他也想过,可是这关系着官府的颜面,始终没能下定决心。

    其余事务与他设想的差不多,简单的说就是一锅端了另起炉灶。

    衙役的事,一直也没来得及整治,正好借此机会也一并解决了。

    “投银之事,本官再考虑考虑。

    宛平县令,本官暂时也没有什么人选,你可敢担起这个重任?”

    大兴县,有他的心腹通判去主持。

    宛平县,却是有意留给李正泉的,他眯起眼睛,仔细的盯着李正泉的脸。

    “府尊有命,下官必当尽心尽力,必不负府尊看重。”李正泉毫不犹豫的道。

    “好,本官也不让你长久的去做什么县官,你暂且以通判的身份兼任宛平县知县。

    在此期间,如果你发现有合适的县令人选,尽管报与本官。”

    “下官谨遵府尊之命。”李正泉站起来郑重的长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