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新崇祯纪实 !
这个年过的,胖了一圈。
朱由检嗜食肉食海鲜,却又不喜欢精肉,只喜欢吃些内脏蛤翅熊掌蹄筋之类。
幸好,明代饮食与后世所差不多,什么泠片羊尾、爆炒羊肚、猪灌肠、大小套肠、带油腰子、羊双肠、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应有尽有。
最喜欢吃的还是海鲜杂烩,海参、鳆鱼、鲨鱼筋、猪蹄筋燕窝等共烩一处,味道特别鲜美。
废话,能不鲜美嘛,每日吃36两呢。
想起这个,他就恨得牙痒痒,逮着机会一定要再收拾光禄寺。
初五,看了几份题本奏章,也没什么大事,只有福建巡抚报郑芝龙劫掠地方还值得注意,可惜也只能干生气。
问问魏忠贤没有什么大事,扔下一句‘你看着办’就算完活。
新的一年到了,过去的旧账也要算一算了,又召郭允厚觐见。
“郭尚书,已是新的一年,过去的欠饷数额应该有了吧?”
“臣已经计算完毕列出数目。”
从袖中掏出一份奏章,朱由检摆手,这玩意竖列不说,还没有标点符号,看着太吃力:“你讲。”
“臣遵命。”
郭允厚也不奇怪,本来这位虽说不上什么文采,字却写得很不错。不过自从登基之后,就只注重军事,对文字不感兴趣。
也可以理解,每日里皆是糟心事,哪还有兴趣玩高雅。
“天启六年之前的逋赋,陛下登基时已经减免。
天启六年,各地共拖欠旧饷448129两,新饷198751两。
天启七年,各地共拖欠旧饷1016508两,新饷394844两。
至今新旧饷统共是2058232两。
漕粮也屡屡拖欠,愈来愈多,从开始的几万石到天启六年的二十万石,至今已累计拖欠80万石有奇。
金花银亦如此,至今已拖欠百万以上。”
魏公公不给力!
真尼玛坑。
算上漕粮金花银,拖欠总额达到400万之多。
“都是哪里拖欠,原因是什么。”
“各地都有,以山东河南南直隶最多。
河南19余万两。
山东18余万两
苏松常镇四府30余万两。
其中苏州一府就拖欠20余万两。
原因只有很少部分天灾,其余分两种,地方官挪用,地方势豪大家拖欠。”
怪不得明朝人,甚至苏松人自己都说苏松刁民最多呢,拖欠新旧饷总额里四府占了15%,苏州一府占了10%。
这时期也没有记载说江南有大范围的天灾,为什么欠就不用讲了。
至于谁欠?
底层农民你拖欠试试?
不说推屋扒房,也不说牵头牛甚至拿女儿顶债,你田地总不能长腿吧?胥吏有的是办法招呼你。
你是佃户?
你是佃户你拖欠个屁!
通常,赋税由佃户与主家对半承担,你敢欠,主家就敢赶人。
“你预计今年收支情况怎么样?”
“臣只能根据现在的数目估计。
去年京营开支减少了75万两,宫里开支减少了十万,蓟辽削减了50多万,但是陛下的禁军又增加20万,总计减少军饷110万。
如果没有意外支出,今年的度支缺口依然有50万以上,如果再有拖欠就会更多。
历年拖欠的九边军饷600多万,也需要尽快解决。
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
朱由检叹气,不当家不知道油盐柴米贵,当了家才知道到处是窟窿。
又有些想笑,这么一算账大明皇帝居然成了老赖。
盘算下,如果王在晋那边再减点,其余七边多少给点面子,收支差不多能平衡了,能勉强度日。
“苏松四府是怎么回事?尤其是苏州。”
“民风刁顽之外,赋税比较重,逋赋由来已久。”
“仔细说说。”
“自太祖驱逐蒙元,朝廷就接收了蒙元在江南的官田。
太祖迁江南富户入应天,留下的田也收为官田。
之后太祖杀戮甚重,陆续有大量脏罚之田也收作官田。
这些官田都是按照接收的账薄收取田租,少者每亩2石,多者有至4石以上者。
之后历代地方官多有摊平之举,时至今日就成了苏松重赋。”
也是,官田好像没有按照民田收的道理,按照接手的账簿收租,没毛病。
“怎么就成了普遍重赋了呢?官田呢?”
郭允厚苦笑,这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吧?
“时日太久,谁也说不清楚官田哪去了。”
嗯,明白了,土豪劣绅侵占官田,然后再把赋税与平民来个平均,玩的漂亮!
只不过,便宜都让你们士绅占了,皇帝却背了黑锅,这就不能忍了。
琢磨一会,不能忍也得忍,还不到时候。
还是继续说正事。
催缴的事郭允厚也做不来,也没权力做这个,还是得让魏忠贤来。
“朕有意在户部试行票据制度,郭尚书以为如何?”
虽说会让魏忠贤去执行,可郭允厚作为户部尚书,他的意见还是要听一听的。
“这个……”
郭允厚为难了,这个四联票他也知道,并亲自去光禄寺看过。看起来很好,可是牵扯到执行就走样了。
而且,其中还牵扯到吏员待遇问题。
不行,事情得说明白,免得以后背黑锅。
想了想,委婉的道:“陛下,四联票是极好的,可臣有个问题想请教陛下。”
“你说。”
“陛下,您如何确保执行?
各部都有大量吏员,少者也有百余,多着数百,可薪俸极低,每日低者二三分银,多着也不过四五分银。
您实行四联票,吏员或者不执行,或者无法度日。”
朱由检心道,我现在就压根没想过执行,总不能每个衙门再安排上几十个监督的吧?
即使你安排了,如果监督的再与经手人合伙呢?
我总不能每日盯着账薄吧。
吏员待遇低?
我特么的都快穷死了,哪来银子给他们涨工资?
再者说了,这些吏员衙役,哪一个指望工资过日子了?
即使执行四联票,票据上多开一点就够他们吃的,我还能一张张的检查不成?
所以票据现在只在宫中严格执行,宫里的待遇也能自行调整。
至于朝廷,先实行着,秋后算账。
“这个以后再完善,现在是先实行。”
郭允厚见朱由检不采纳意见,也不坚持:“臣没什么意见了。
说起薪俸,臣觉得有一事陛下也该考虑了。”
“说。”
“大臣们的薪俸,比起历朝历代本来就不高。
本朝又有折色之规,官员只有六成领钱粮,其余都以布帛香料宝钞等物折发。
折价比例又太不合理,结果就是五六品以上官员还可度日,七八九品官员则连度日也颇为艰辛。
陛下,您不能既要臣工们做事,又让臣工们为生计发愁。”
朱由检很无奈,这个他更解决不了。
为什么折发?
还是没钱!
考虑到石这个计量单位的大小变化,大明的法定工资算起来不高也不低,可架不住大明的财政收入低啊!
大明每年收入折银大概2200万两,即使加征辽饷也不过2700万两左右。
这些银子要养50多万边军,8万军官,3万以上的文官,数以十万计的胥吏,还没算卫军。
另外还有战事开支,比如四川奢安之乱前后花了500多万,辽东前后算起来,更是超过6000万。
文官呢,又一个个的满身正气,一说矿税就害民,一说商税就扰民,一说开海就祖宗旧制。
没有新的收入,拿什么给你们全额发银子?
何况,你们哪个指望工资过日子了?
嗯,也不能说没开海,福建有个指定海贸港口,大明唯一的开放港口——月港。
可尼玛的,每年关税只有区区几万两!
不收拾这些文官胥吏,即使开矿禁.收商税.开海,估计每年也收不到几个钱。
不收拾这些武官,即使收上银子发下去,估计也都被他们贪墨了,弄不好还资敌。
敢收拾吗?
不敢!
“郭尚书先退下吧。”朱由检有气无力的道。
朕就不爱搭理你,最不想与你这种张口闭口都是钱的人聊天。
太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