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快穿之每个世界我都要艳压女主 > 第164章 《甄嬛传》之保护费

第164章 《甄嬛传》之保护费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快穿之每个世界我都要艳压女主 !

    当宜修将康熙带到她京郊的那处庄子时,已经是烈日炎炎了。

    康熙的几位年长一些的皇子见康熙下了马车一刻都不停歇的继续往里走。

    都纷纷规劝他,先休息,休息好了再去也不迟。

    但是,康熙面对这种可能流传千古的功绩怎么可能压抑的住内心的冲动。

    所以大手一挥,让大家克服一下炎热和疲累。

    国事为重!

    之前,宜修在他面前多次说起时,她将她说的全当成了孩子的玩笑话。

    几千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可能从一个孩子手里改变。

    但是,耐不住她的缠磨。

    他只好派了人去查看。

    这一看还得得了,虽然那时候地里的庄稼小麦还没成熟。

    但是,据他手下的人说。

    整整齐齐的六块地,对比下来一目了然,

    一块比一块麦穗大。

    只有一块是例外。

    最后一块地较之第一块地,麦穗大了一倍不止。

    康熙为此粗算了一下账,在北方,麦黍稷的产量一般为亩产两石。

    那宜修改良后的麦种当真如此神奇的话那就是亩产四石。

    也就是七百斤。

    最主要的是她有这方面的天赋,他完全可以给她批块地方,让她改良黍稷栗的种子。

    如果这些种子都能有较之以前两倍有余的的产量。

    他只要一想起这样的结果,浑身就激动的颤栗。

    粮食啊,一个国家一个王朝一个家庭的基础啊。

    这还不算,毕竟小麦的种植只能占比所有种植土地的三成。

    宜修另一个庄子里的水稻才是重中之重。

    想到水稻,康熙不免想起宜修说的,对于水稻的改良宜修是在他改良后的御稻米的基础上改良的。

    据江苏那边的官员上报说,御稻米产量最高时达到了亩产914斤。

    按宜修这个改良程度改良后亩产那最起码在一千五百斤以上。

    小麦和水稻的产量有这样大幅度的提升。

    那大清治下的所有人民,他完全可以做到让他们不因饥饿而死。

    甚至大胆预测一下,不但可以杜绝饥饿而死的人,而且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勉强还可以混个温饱。

    这样的政绩,纵观历代王朝,哪一任皇帝做到过。

    可是他康熙做到了。

    这是这么了不起的政绩。

    他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当到了地方一看,康熙被这样沉甸甸的景象震撼了。

    他胸腔里的豪迈之气几乎要喷涌而出,他不是一个五谷不分的皇帝。

    相反,为了能让百姓吃饱饭,他做了不少的工作。

    下旨在黄河下游一带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他还多次亲临现场指导与监督。

    为对付蝗灾,他带头研究了一套可行有用的灭蝗技巧。

    历朝历代,哪一位皇帝没想过控制天气。

    可是他知道这不可能。

    既然天气无法控制,他就建立了“晴雨录”,做到了预防天气。

    他还改良了稻种, 御稻米是几千年来,产量最大的水稻稻种。

    如今,宜修出现了,打破了他的记录,可是他很高兴被打破。

    他大清的子民终于可以吃饱饭了。

    几位皇子还不知道眼前的麦地意味着什么,可是康熙带来的几位农官几乎疯了的一样赶到地前。

    手小心翼翼的抚上麦穗,虔诚的像是抚摸着什么稀世珍宝。

    不,这比稀世珍宝还珍贵。

    和氏璧珍贵吧,皇权的象征。

    可是,拥有这些粮食种子,还要什么和氏璧。

    只要让百姓吃饱饭,谁敢赶皇帝下台,这成千上万的百姓们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你淹死。

    还有官员看着麦田中的景象,甚至跪下来,激动的说“皇上,四福晋就是上天派下来助你助大清朝一统天下基业传承千秋万载的呀。”

    听到这话,豪气冲天,一副天下尽在我手的康熙心思突然动了一下。

    他抬首望去,躲在四阿哥身后的她听到了这话吓得连连摆手。

    好像是感受到了他的目光,她讨巧的向他笑笑,说“皇上,我就是喜欢种地,喜欢研究这些而已。

    最初也是受了您的启发,才四处搜罗种子,一遍遍的育种,达到今天的规模。

    说到底我还是沿着您走过的路重新往前走了走。

    所以还是皇上您心系百姓英明神武。

    所以上天才会眷顾。”

    “好一个上天眷顾。”康熙哈哈大笑者,高视阔步的走到地前。

    拿出宜修厚厚的记录,一片一片地看过去。

    发现从第一块也就是第一年试种开始,只有一年,她走了弯路。

    产量没有上涨反而下降。

    其他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到六年后的今天,种子趋于完美。

    他招招手,让宜修过来,给他讲讲她一路走来的研究过程。

    宜修起步上前,接过她的记录,给康熙也给大臣们讲解着那一块的种子她是在哪一座山偶然发现的,它有什么样的优缺点。

    她又用那一种种子弥补了它的缺点放大了它的优点。

    这是袁隆平在水稻上的杂交理论。

    宜修讲的很清楚明白。

    她一直觉得一个时代的进步,肯定不能只靠一个人。

    她希望她今日的讲述能点燃一些星星之火,待将来某一天燎原成势。

    她在讲述时,众大臣和皇子们还有康熙,他们被她有理有据的讲述内容所迷所震撼,也为那个侃侃而谈自信大方的女子所折服。

    他们或许不知道,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认真工作认真做事的时候,她们都在发光。

    更有太子和几位年长一些的阿哥们酸溜溜的对四阿哥说“四哥(四弟)你可真有福气,娶到这样貌美又有才华的女人。”

    他们非常清楚,有了这个功绩,只要四福晋不犯谋反这样的大罪。

    朝中实干朝臣和百姓都会支持宜修。

    那么,宜修一个女人受不了多大的好处,可是她的丈夫她的孩子将跟着她享受到优渥的待遇得到不少的好处。

    太子甚至感觉到,他的太子之位开始变得岌岌可危。

    他甚至开始打心底里怨愤,父皇为什么不把那个女人指给他当太子妃。

    如果那个女人是他的太子妃,今时今日,他还会惶恐于弟弟们渐渐长大独当一面吗。

    宜修花了很长的时间将她这六年所做的努力全部讲完,其中着重强调了最开始有这个想法是因为皇上培育的御米稻。

    也感动与皇上为天下民众做的努力。

    朝臣们果然上道,她说完,全对着康熙拍马屁去了。

    都说麦种和稻种的出现,是上天对康熙爱民如子心系百姓的嘉奖。

    康熙深以为然。

    只是锐利的眼睛稍稍眯起,早知今天,他应该将宜修纳进他的后宫才是。

    这样也更名正言顺些。

    他对宜修有防备有忌惮。

    也有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单纯的欣赏和掠夺欲。

    还有她日日陪伴着用膳培养出来的亲近。

    到今日多了欣赏,也多了些遗憾。

    这个女人,应当是他的才对。

    他查过她这几年的经历,不被父母所喜,被同母的姐姐不容。

    自己一个人关紧院子过日子。

    后来干脆一年有大半年在庄子里研究农作物。

    身旁还跟着一群教规矩教书的老师。

    这些东西切切实实是她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他现在再看宜修,终于觉得她眼神清正笃定。

    不像是会惑乱朝纲引诱皇子阿哥堕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