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 !
周兴国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中学
与潍坊街道联合,开展社区社会服务,即配合潍坊街道区域内的各方面力量,开展互助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的各种服务,以便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www.Pinwenba.com
如今,洋泾中学的中学生志愿社区服务活动,其影响早已越出该社区以外,引起社会的注意。该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际成效究竟如何?如何考察这种成效?更值得研究的是,这些从小就习惯于接受长辈服务的孩子,为什么能够主动地去为他人服务?为什么能够在相当繁忙的学习活动之余坚持不懈地去做服务工作?他们如何在起初志愿、或不甚自愿参加的情况下,越来越自觉地参加这种活动,并在活动中自己破译“志愿”、“服务”、“责任”的含义?对学生社区服务活动如何指导?关于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我们通过短期调查,初步得到了一些答案。
洋泾中学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的做法大致为:学校和潍坊街道居委会联合成立“中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联合委员会”。其成员包括:学校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政教处主任,校团委书记,高一年级班主任,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民政干部,潍坊二村、六村、七村、 十村党支部书记等。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社区服务试点工作;学校建立“社区社会工作”教材实验基地,选定高一年级4个班学生作为服务者,潍坊街道建立“社区社会服务”实践基地,确定6名孤寡老人作为服务对象;社区服务计划从高一年级做起,逐渐向全校辐射,服务对象也随之扩展。
一、 社区服务态度
尽管在这项活动开始的时候,多数学生是出于自愿参加的,但事实证明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态度实际上是各不相同的。在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过程中,他们的态度才真正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态度也是不同的,他们的态度比学生的态度更能影响社区服务的进行,一部分服务对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社区服务后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一)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
洋泾中学93级高一学生4个班级206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的学生200名,参与率达97%。事后,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在“你是否愿意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一栏中,80.8%的学生选择“愿意”,8.6%的学生选择“开始不愿意,后来愿意”,1.4%选择“学校组织的活动,不得不参加”。
实际情况比问卷调查所显示的还要复杂。通过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小结、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评价,大致可以把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起始动机概括为:社区服务于己于人都有益,愿意积极参与;自己是团员、班干部,应该参与:它是学校开展的活动,不得不参与;多数同学都参加了,自己不参加不好;它影响学习,不想参加。
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行为状态,影响着组织者能否达到组织社区服务的预期目的。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和小结显示出了这方面的信息。由于对社区服务态度的差异,学生在社区服务中的行为表现基本上可分为两类:认为社区服务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于人于己于社会有益,认为自己是团员、班干部应该参与的学生,在社区服务中积极、主动。例如,有个学生在第一次公众服务记录中这样写道:我们一进门便首先向老奶奶讲明了我们的来意。她听后热情地招呼我们。一开始,老奶奶总是说没有什么活要干的,用不着我们费力了。我们三人犹豫了一下,想到这是我们第一次社区服务,总要干些什么,万事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嘛!此时,我们向四周望了望,发现室内并不怎么干净,特别是厨房内的那扇窗,已积了好些灰尘。于是我们便主动地开始进行劳动……
另一个同学在记录中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推开房门,正巧遇上老人在洗脚,寒暄之后,我们见老人吃力地弯下腰去绞毛巾。这时的情形再明了不过了,谁去帮老人一把呢?大家用目光交流了一下,周围的眼神似乎在说:“服务中好像没这个项目!”我想:既是来服务的,也没什么可挑挑拣拣,总不能袖手旁观。于是,我卷起衣袖,蹲了下去……
这两则记录,还透露了这样的信息:虽然学生在态度上积极主动,但仍不免有任务观点。
另一类学生因是被动参与,更把社区服务看作是学校布置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看作“社区社会工作”课必须做的作业。这种情况在老人对社区服务的评价及学生记录中都有反映。例如有位
老人说现在来他这里服务的学生很多(据调查了解,93级高一4名同学曾在老人处服务过,94级高一6名同学分两组现在老人处服务,故而给老人造成有多人的印象——调查者),有些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对社区服务工作的意义也不了解,自己也毫无体会可言。
学生记录的本身也反映出这个问题,如有的同学在记录的“服务内容”项中写道:“老人说无事可做,我们只好离开”,下面是老人的签名。
因此,有同学在记录中感慨地写道:“
作为社区服务者的我们,不应该每次去像完成任务似的,扫扫地、擦擦窗后,便作好记录回家;更重要的是陪老人谈谈心、聊聊家常,了解老人真正所需要的,使他们的晚年更快乐。”但从整个社区服务的过程来看,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及服务的行为状态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既表现在对社区服务的态度,也表现在对“服务”的理解上。在态度上,学生经历了由不愿意到勉强到主动参与的过程;在对“服务”的理解上,学生则从“任务”的观点转变为“责任”的观点。在“上海市中学生品德测评实录卡”中,我们读到了学生在进入高二年级向高一新学生移交服务对象后的小结。这些小结用充满深情的语句记下了他们半年来的态度变化。兹摘录其中的一段作为例证:从开始的不大情愿、多少有点勉强到自觉地、习惯性地每周去看看她,与老人相处了半年,要真分开了确实还有点伤心。
学生对“服务”的理解转化为对高一新生的期待上:真希望高一同学接好这一棒,我们已经打响了第一炮,创出了洋泾中学生的形象;真想对高一同学说:嗨,拜托了。
由于态度是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等三方面构成,因此,根据这三个成分,我们又可以将参与社区服务的学生态度变化分为两种类型。
1.认知成分→行为倾向→情感成分
学生通过与老师的言语沟通(“社区社会工作”课或班级会议或校年级学生会议),认识到社区服务的意义,因此,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服务(行为倾向),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得到老人的赞扬与肯定或者看到老人的欢愉而产生满足感、自我价值的实现感以及同时涌现的社会责任感。
2.行为倾向→情感成分→认知成分
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或虽认识到但由于其他原因如学习上的压力而不愿意)社区服务的意义而表现出不得不参加这项活动时,由于自己的行为所形成的客观效果如减轻了老人的负担,多少解除了老人的寂寞等,或者受同组同学的影响和同组同学共同做好服务工作,从而得到老人的肯定与感谢,由此而产生某种兴奋感与满足感,体会到社区服务的真正意义。前面所述8.6%的这部分同学开始不愿意后来愿意就说明了这种变化的过程。
关于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什么呢?
1.当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意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时,学生就可能在社区服务中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因此开展社区服务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社区服务的认知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对社区服务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认识到社区服务的意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宣传发动工作。
2.由于学生对社区服务的认知在程度、范围或包含的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换句话,学生对社区服务意义的认识有的深刻,有的可能只止于表面,有的可能未必认识到,此外,由于认识到某种行为的价值并不意味着个体就能表现出这种行为,因此,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意义与价值便受到限制。与提高认知水平相结合的是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哪怕学生表现为勉强的行为倾向;通过参与使学生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他人的肯定与赞扬,在获得满足感与兴奋感时体会社区服务的意义,从而达到社区服务的预期目的。
3.由于态度是由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习得,因此,应事先了解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并将不同态度的学生(大致上两类)编为一组。就调查情况看,“愿意参与”的学生占2/3以上,因此,三个人一组的学生中,持积极态度的学生就能够占到两个人,不会因为持有消极态度的学生占多数而受到负面影响。通过同组的学生来相互影响确实是比较有效地改变学生对社区服务态度的方法。
4.同伴学生的相似之处使得学生的行为和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因此请参与社区服务的高一年级的学生为即将参与社区服务的低一年级学生作报告、谈体会、谈经历与感受,也不失为一条形成学生积极参与态度的途径。
(二)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态度
中学生毕竟年轻,在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影响方面,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其影响一般说来比学生对社区
服务的态度影响更为直接与明显。因为服务对象如果拒绝学生服务的话,那么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可能是徒劳的,但在具体情况下,需要区别地看待学生态度与服务对象态度对社区服务的影响。
调查中发现,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欢迎、无所谓或怀疑、拒绝三种态度。老人的这三种态度在学生到来时表现出四种行为:热情接待、不冷不热、冷淡、“下逐客令”。
1.欢迎。就调查来看,2/3以上的老人对学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一些老人在对社区服务的评价中写道(一般是老人口述,学生记录):“洋泾中学与潍坊街道结对子进行社区服务,我们这些老人都觉得这个活动搞得很好,在我们的晚年生活中能结交这些可爱的孩子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快乐……”
学生在记叙中也较详细地记下了老人对他们的欢迎:
“老人接待我们十分热情,笑着把我们迎进屋,又忙着为我们泡茶,这反而弄得我们不好意思了。”
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持不得不参加社区服务态度的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而不知不觉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是老人的态度对学生态度的影响。
2.怀疑。一些老人或囿于对以往“学雷锋”的偏见,或囿于对现在的独生子女的偏见而对社区服务持怀疑态度。
刚开始,我对他们的服务表示怀疑,认为这只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学生“学雷锋”没场所而想出的新花样,学生们不过是为实践而来的……(摘自老人对社区服务的评价)。
这是囿于常识的怀疑理由。
刚开始看到这些小孩来,心里也有些不安和顾虑,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也许什么都不做,要他们来为我服务,他们能行吗?(同上)
这是人们对现在的独生子女的一般看法。
这些持怀疑态度的老人在学生服务过程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都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态度与看法,并和学生成了“忘年交”,彼此之间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在这里,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起了主要作用,它影响了老人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拒绝。老人拒绝学生服务的情况在全部服务对象中是比较少的,原因也各不一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因学校与街道提出的“为孤老服务”的口号。有位老人对居委会干部说:“我不希望他们来为我服务,我不是孤老,虽然腿不灵便,但儿子、儿媳、孙子还有老伴都在身边,并不困难,无需他们服务。”只是在居委会干部的再三坚持与动员下,他才同意学生来试试。
(2)因多年独居而养成的清静性格。惧怕学生的介入打破生活习惯。因此干脆闭门不见学生。
(3)因学生的穿着而拒绝学生入室。如一位老人在居委会干部问他拒绝学生服务的原因时说:“学生穿得那么好,能做什么!”
(4)因学生的观点与老人不一致而遭拒绝。如一组学生在谈到日本坂神地震中日本人向中国留学生伸出友爱之手时说了句“日本人真不错”,便遭到老人的逐客令,自此以后不见学生,虽居委会干部做工作亦不通融。
老人拒绝服务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根据事物的性质可分两类,囿于成见的拒绝和根本不愿意的拒绝。这些拒绝接受服务的老伯或老太在居委会干部的坚持下,有的终于“让步”同意学生“登堂入室”;而有的则坚持到底,服务小组终没能突破老人的“拒绝”关。一个服务小组的记录很能说明这一点:1月17日与老人稍“聊”几句,即被“请”了回来。
1月24日来到老人家中,答复是:“不用服务,谢谢。”
10月31日与前次情况相同,我们仍无法沟通。
11月14日唉,我们又一次失败了。
11月28日尝尽了失败的苦处。
12月12日同样的结果,同样的怏怏而归。
12月19日连扣数下,高声喊叫“老伯”,未见人开门。请求更换服务对象。
根据我们对老人的态度的调查与了解,我们作如下几点讨论。
1.在开展社区服务之前,像学校掌握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一样,街道也需了解老人对社区服务的态度,并将了解到的情况(欢迎、无所谓、怀疑、拒绝或虽拒绝但经做工作又同意学生来服务)提供给学校,以便针对老人的态度而分派相应的学生,如将持怀疑态度的老人与积极主动的学生结成对子。
2.了解服务对象——老人的真正需要,以便学生在进入老人家里后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尤其对那些持怀疑或拒绝态度的老人,了解的情况越具体越好。除了老人的态度、需要外,还应能提供老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精神状态、家庭情况、生活经历等。
3.由于老人的拒绝可能导致服务小组社区服务活动的失败,因此作为协调工作的委员会办公室应了解老人拒绝的原因,如果囿于成见,则可以通过具体的工作来消除老人的成见。如将“为孤老服务”口号改为“为老年人服务”,让学生穿着朴素点等。如果确实不愿意,那也不要勉强,否则便会在学生记录中出现“请求更换服务对象”的建议。
二、 社区服务内容
所谓社区服务内容是指学生在社区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它将学校里特定年级的学生与街道特定群体——老年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较为特殊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的某些需要得到满足,学生也受到一定教益。这是社区服务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服务内容的调查,我们试图描绘洋泾中学社区服务开展过程的一般特征,提出几个有待注意的问题。
(一)社区服务展开的时空环境
洋泾中学的社区服务规定原则上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第一学期定在周一的最后一节课,以后改在周五最后一节课。学生可根据老人的需要作一定的调整(包括调整服务次数)。服务时间一般1小时。在实际服务中,各服务小组的时间并不一样,有的略多于1小时,有的组略少于1小时。
就时间安排来看,社区服务是有计划进行的,每学期各小组服务次数平均在8次以上,克服了以往服务一次性、突击性的缺陷,坚持不间断地进行社区服务,定时提供社区服务。
面向家庭:学生走进老人家庭或敬老院(高一年级为家庭老人服务,高二年级为敬老院老人服务),在家庭的氛围里,为老人提供体力劳动服务,或与老人谈心聊天,消除老人的寂寞感。深入家庭的社区服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服务源。学生可根据老人的需要,力所能及地满足老人的要求(调查中发现,老人大都很明智,没有发现老人提过分的服务要求)。这种环境特点使得学生即使在替老人家务劳动或与老人一道劳动时,也可边做边学边与老人聊天,活跃了气氛,融洽了感情。
(二)社区服务的内容
洋泾中学社区服务与其他活动的根本不同点在哪里呢?我们对所收集到的50个服务小组一个学期(1994.10.18—1995.2.18)的社区服务记录作了统计。5个服务小组共上门41次(除去一次到社区听老人作报告)。平均每组上门8次。服务内容包括:与老人聊天谈心、家务劳动、聊天兼做家务劳动、借书、读书读报、陪老人上街、洗澡、看电影、购物、帮老人修改信件、送老人就医、买药、为老人咨询、唱歌、捶背、安装电器、辅导老人孙女功课、为老人过重阳节、向老人拜年、看望生病老人。没有服务内容的包括:无事可做而离开,老人不在家,老人拒绝服务。
现就统计结果作如下说明:
1.社区服务无论就其服务形式还是服务内容都是多种多样,上述服务内容的统计的项目非常粗略,实际服务内容远不止我们列举的这些,它们还包括安装、维修电器,陪老人下棋,讲故事,和老人讨论家务事中的难题,向街道反映老人遇到的困难,提醒老人天气转凉加衣服,为老人铺被褥,为老人地板打蜡等等。
2.服务内容因人而异。大多数服务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老人的特殊需要而主动提出的。每次服务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兼有几项活动。
3.聊天占了全部服务内容的37.5%,加上兼有聊天的服务,近乎一半以上。这说明老人真正感到痛苦的是精神上寂寞与孤单,他们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安慰。聊天的内容丰富多彩,下面另作分析。
4.在学生总共上门的398次服务中,遭老人谢绝服务或不在家的共92次,几近1/4。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可能的归因,除了老人生病住院、外出走亲戚、参加社区活动、老人正在打麻将或老人正在生病等外,那就是老人不愿让同学上门服务。因此有6组同学在记录中请求更换服务对象,如:老师:我们的服务对象对我们说,他们无需服务,只得早早回家。希望能安排一个需要服务的老人,让我们有事可做,也不枉“社区服务”这个名称。
因此,值得组织者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考虑老人的需要与意愿,而不能强迫老人接受学生的服务。否则,只会使老人不愉快,也浪费学生时间。
5.由于在社区服务中,学生与老人的聊天谈心占了主要内容,因此,最初由学生为老人提供的单向服务已变成了双向交流与影响。除了个别老人为服务小组同学讲《新概念英语》、开设书法讲座等直接“服务”外,一些老人的经历给学生的启发很大。这种双向交流与影响也许是社区服务的最成功之处。
(三)学生究竟应该为老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内容?
这是一个刚开始连学校和街道都难以回答的问题。只大致说,为老人的日常生活提供劳动服务,与老年人交朋友,帮助他们消除精神上的苦闷等,仅此而已。具体怎样做,需要学生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刚开始为老人提供服务有这么几种类型:
1.直接提问:“老伯,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您吗?”一般都会遭到老人的否定回答,学生便不知如何是好。
2.从主动为老人擦窗拖地板开始,慢慢与老人熟悉起来,经过一个阶段(约两到三周)后了解老人的需要。
3.开始有目的地与老人聊天谈心,了解老人的需要,作出小组的社区服务计划。
4.和老人共同讨论,确定社区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这往往受服务者的态度影响,也受学生交往能力的影响。因此,在社区服务中,要对学生进行怎样与老人交往沟通的指导。一个基本原则是:根据老人的需要提供服务。了解与认识老人是学生社区服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对学生与老人聊天内容的进一步分析
聊天意味着学生与老人交流各自的信息,意味着学生与老人精神上的沟通,意味着两个不同的时代的比照。聊天对双方各自的意义是不同的。对学生来说,聊天意味着对过去世界的把握,对彼时空的一种想象性重构,从而感受到此时空与彼时空的强烈反差,意味着对老人们代表的这一代人的价值观理解;对老人来说,孤寂的时空被打破,老人有了谈话的对象,有了实现强烈的倾吐欲望的机会,从而得到暂时的精神上慰藉与欢愉。聊天不同于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只是一种单向的指向活动,而聊天则是互动的影响。
由于聊天是在学生与老人之间进行的,因此,聊天既涉及老人生活的内容,也涉及学生生活的内容。聊天的话题是广泛的,兴之所至、无所不谈的。不过老人的话题更偏重于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方面,这或许是老年人作为老年一代对年轻一代所寄托的社会延续的一种意识吧;学生的话题则倾向于使老人快乐,使老人在聊天中摆脱晚年生活中的寂寞。
能使聊天内容明确、清楚,却也不免使人有机械、划一的感觉。实际上,学生与老人的聊天是一个双方交流、沟通、互助的过程,是学生认识过去和历史、老人了解现在和未来的过程;学生与老人在每次的服务中都可能涉及几个话题,这主要取决于老人的兴致。
由于两代人之间的文化、阅历、对事情看法不同的差异,学生与老人的聊天有一个从尴尬拘束到自然的过程。
学生与老人的交流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与老人交流时要避开老人不感兴趣或反感的话题、引起老人伤心往事的话题。例如,学生记录了这样一件事:记得刚开始到敬老院服务时,有一位老奶奶因中风行动不便而整天闷闷不乐。跟我们谈着谈着,也许又触动了伤心处,竟哭了起来……费了好大劲,老奶奶才不再落泪。以后每次去服务,我们总是很小心地同她说话……
2.学生与老人难以交流,气氛僵硬,学生、老人都感难受,例如:我发现与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谈话很吃力,同组的两个同学在旁一言不发,我只好一个人与他谈,大约半小时就无话可说了。我感到有些压力。
为了使社区服务开展得顺利,需要了解老人的性格,将言语少的老人与那些善谈的学生结成对子。
一些学生亦开始在反思这个问题,例如一个学生在记录中写道:每次在老人家中总想帮老人做些家务,与老人聊聊天,但是家务活毕竟不多,话题更少。我觉得搞社区服务活动光有热心是不够的,社区服务是一门学问,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3.学生与老人交流中还可能涉及其他一些社会问题,如社会腐败问题、物价上涨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等。教师要了解有关谈话内容的详细情况,利用班会或政治课,组织学生讨论,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三、 社区服务的指导
当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关怀与宠爱之中,缺乏家务劳动的锻炼;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接触社会少,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服务的对象是老人,两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性格、文化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了沟通的困难;
陌生人相聚时本能地封闭自我等等因素,使得学生在社区服务中需要不断得到指导与帮助,洋泾中学的社区服务非常重视对参与社区服务学生的指导。不过这里也有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在进行社区服务试点的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的指导主要由班主任教师在学生提出具体问题时提供。学校团委与街道只负责协调工作,如服务对象的重新安排与调换。学生在服务中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并不写在记录中,而是直接向老师汇报,教师当面提出解决办法,由学生在下次服务中落实。
由于老人对家务劳动服务要求不多而造成的服务内容的变化,学生越来越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在社区服务中的指导功能越来越明显,指导问题便愈益突出。洋泾中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社区服务的指导。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洋泾中学对学生进行社区服务指导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
1.开设社区社会工作课
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吴铎教授的支持和指导下,学校开设了“社区社会工作”课程,选用吴铎教授主编的高级中学实验课本《社区社会工作》。该书包括前言共十一章。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社区的基本概念、社区的特点、国内外社区服务概况、社区服务的意义以及如何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少年儿童服务等。社区社会工作课主要由学校的正副校长和团委、政教处老师来上。
社区社会工作课的开设对于指导学生形成社区的基本概念、了解学生居住社区的特点,认识社区服务的意义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调查中学生反映,社区社会工作课对他们在实际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指导意义有限。学生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是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哪些服务,而是怎样处理特定情境中的问题,如服务遭到老人的拒绝怎么办?与老年人难以交流沟通怎么办?遇到老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要同学读 《圣经》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
鉴于社区社会工作课的指导意义有限,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1)改进《社区社会工作》教材内容。将在社区服务中学生遇到的带着普遍性的问题吸收进教材,可作学生讨论材料;教材内容尽量贴近社区服务实践;注意收集学生社区服务记录中的感性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编写实用、生动的教材。
(2)社区社会工作课应由熟悉学生社区服务的老师如评阅学生社区服务记录的老师来讲授。这样,讲授时,能够联系学生社区服务的实际,既能提高学生社区服务的认知水平,又能与同学一道讨论社区服务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社区服务。
2.教师通过在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上写评语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社区服务记录原来只是为了对学生起督促作用。一旦教师要求学生详细记录服务过程并写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时,教师通过社区服务记录对学生进行指导便成为可能的了。通过评语对学生进行指导是贴近服务实际、经济有效及时的指导。实际上在这里,社区服务记录成了学生向教师汇报情况、交流信息的一个渠道。
教师的评语指导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评语作出是以阅读学生社区服务记录为基础的,因此,需要指导学生作社区服务记录。对学生的记录进行指导包括记录形式的指导、记录内容方面的指导。
3.一些问题凭借社区服务记录不能提供指导,需要学校、街道联手了解情况,寻找原因才能解决
例如,一组学生的前几次服务都受到老人的欢迎,但以后老人便拒绝学生服务,甚至拒绝学生进屋。学生向老师汇报后,老师一方面和街道联系,做老人工作,调查拒绝服务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回忆是否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以试图在学生这一面找出原因。原因找到了:一次学生谈到日本的坂神地震,谈到日本人在地震时对中国留学生伸出友爱之手,学生脱口说出“日本人真不错”的话,老人默默念了几句“日本人”。老师和敬老院院长联手,通过敬老院院长做老人思想工作。
四、 社区服务记录
社区服务记录是服务小组的全体成员根据当次服务的实际情况即时记录的。在社区服务中,社区服务记录是社区服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教师通过阅读社区服务记录,了解各个服务小组在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的详细情况,从而督促学生认真进行社区服务并认真作记录。例如,教师在记录中发现有一次只有一个同学参加社区服务,便在当次记录批道:为什么只有一个同学?其他同学缺席的原因是什么?希望能向我说明原因!
2.通过社区记录发现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记录中发现的问题有有关社区服务本身的,如教师连续发现在记录中学生写上“老人不在家”后批道:活动不正常,请团支部关心一下,及时与居委会联系,了解情况。有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老人向学生打听推拿的地方,学生无从回答,教师批道:乳山路靠庄家桥有盲人推拿诊所。提供给她参考。
3.通过社区记录,及时发现典型事例,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如教师根据记录内容常批上“干得不错,继续下去”之类的评语。
社区服务记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服务对象姓名、参与服务成员(签名)、服务时间(×月×日×时×分——×时×分)、活动内容、服务后的小结、下次活动打算、服务对象意见(或签名)。记录作好后交班主任老师评阅,再发给学生进行下一次社区服务记录,这些内容便于教师了解情况。
鉴于社区服务记录在社区服务中的特殊作用,因此,社区服务记录的形式引起我们的注意。根据我们对自开展社区服务以来的79本记录的分析,社区服务记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表格式(见记录形式一、二)
表格式的记录特点是,几乎包括所有社区服务记录要求记下的内容,但“服务内容”一项非常简略。记录形式是社区服务开始的第一个学期记录,仅有服务对象、时间、参加人员、内容几项。教师通过表格式记录,难以了解社区服务的具体情况。其最大弊端在于:很容易使社区服务流于形式。
2.提要式(见记录形式三)
包括要求记录的各部分内容,惟无下次活动打算。教师的批评指出了这种记录的不足。
3.分档式(见记录形式四)
学生将记录分成四个部分:记录一般内容部分,包括时间、服务人、服务对象;记录服务内容部分,概括地记录下当次谈话的主要内容;记录感想和计划部分;服务对象的评价部分。这个组的记录为整个社区服务记录所仅见。只不过张可如老人是退休教师,一般老人文化程度低,难以亲自写出评语。可由老人说出,学生记录再由老人签名认可。也不一定非要每次都有评语不可。
4.叙事式(见记录形式五、六、七)
记录形式五是单纯叙事。这种记录内容生动,大致可以看出当时活动的过程及效果。
记录形式六记录了一个过程,使人们能够对这一组的活动情况产生一个总括的印象。
记录形式七对当次服务内容择要点作详细记录,使人立即感受到社区服务的真正意义所在。
5.感想式(见记录形式八、九)
感想式记录可以看作是一个阶段后小组服务小结或老人对小组服务的评价。学校或社区亦可以参考这些感受或记录对社区服务作出综合性评价。
记录形式八是老人的感受,由老人口述、学生记录完成。通过老人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社区服务的实际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记录形式九是学生在“洋泾中学社区服务工作表彰大会”后的小结,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社区服务的态度。
我们结合记录的内容与形式,把记录归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优劣长短,读者们可依据记录的三种作用,分析我们所给出的九种记录形式,作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洋泾中学学生“社区服务记录”经历了一个由略到详,由单一的表格形式到多种记录形式的变化过程。记录形式的演变反映了学校教师对学生记录作用的看法的变化。如果只是为了督促学生的社区服务,那么表格形式就足够了;如果要较详细地了解社区服务的过程情况,加强对学生社区服务的指导与激励,那么表格式记录就显得过于简单了。
第七次社区服务
时间:3月17日下午第一节课后服务人:查婷、黄维、姚凌洁服务对象地址:浦电路300号
内容:今天我们一开始给张奶奶谈了我们的寒假生活以及我们在寒假中在思想上的所得所失。黄维谈到了她父亲带她回他插队时的地方的所见所闻,在其间,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要饭的人太多了。由此,我们谈到了贫困山区,谈到了那里的失学儿童。我们给张奶奶介绍了我们学校开展的一个班级支援一名失学孩子的事和我们在学校里看到采访贫困山区的录像,讲了我们对此的感想和体会,拿我们现在的生活同贫困山区的孩子相比较,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好多了。
我们的谈话内容非常广泛,海阔天空。最后我们还谈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素质,我们将会加倍努力,为使我国达到小康水平而献出自己的力量。
感想:我们得珍惜自己的生活,除了好好学习外,还尽可能地帮助别人,为祖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计划:我们将给张奶奶讲我们听包起帆报告后的感想。
老师评语:好!
今天我们从家庭生活谈起一直扩大到全国的情况,我感到我们的孩子很有理想,很体会我们的幸福,也很关怀边远山区人民的痛苦。从这一点出发,我觉得我们的国家的前途将会是光辉灿烂的。
谢谢!张可如1995年3月17日
记录形式五
服务对象:徐润祥、徐荣发
日期:2月23日
参加服务者:王吉亮、周志强、杨成钢、周卿、翁皓
服务内容:
在与老人接触多次后,我们得知徐润祥伯伯会下象棋,今天,我们几个决定好好与老人下盘棋。
摆好棋子,我们五个人你一步、我一步,向徐伯伯发出挑战,徐伯伯微笑着,丝毫没有被我们气势汹汹的阵势唬住,提马出车,从容应对。
姜还是老的辣,我们一个疏忽,车落入了炮口,我们争着要悔棋,老人拗不过我们,点头答应了,一时间,笑声、闹声汇成一团,另两位不会下象棋的老伯也凑上来看热闹。
经过几番厮杀,棋局成了和局,皆大欢喜。三位老人乐成一团。
时间不早了,我们起身告辞,老人送到门口,问:“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啊?”
评价:
被服务单位(盖章)
记录形式六
服务地点:潍坊十村625号时间:3月17日下午服务内容:聊天学生名单:刘静、孙黎、江斐、张盛樱
七天的暂别,使我们对老人倍感思念,老人亦是如此。因此当我们再次叩响老人的门时,老人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出迎接久别贵客般的热情。我们一进门,老人就对我们问寒问暖的。问我们学习紧张吗?身体好吗?……这样一来,反而弄得我们有些不好意思了,好像是老人在为我们服务。于是,我们连忙扶着老人进屋,向他表示慰问,并且把我们的一些情况如实地告诉他,使他老人家安下心来。当我们告诉他我们一切都好时,他欣慰地笑了。这个甜甜的笑,是我们有生以来看到的最使我们高兴的笑容,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安慰。
记得第一次到他家服务的那天,老人稍稍打量了我们一下,给我们的第一句话是“我没什么事好让你们干的,你们走吧”,当时,我们真的是不知所措了,但当我们想到老人有可能对我们不熟悉,才会对我们这么说时,我们连忙向老人家说明我们来的目的,老人听后,开始对我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那天,我们就为老人打扫、整理了一下房间,老人虽然没说什么,但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渐渐有点喜欢上我们了。在今后的几次活动中,我们想尽办法让老人开心。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老人变得话多了,对我们已经毫无外人的感觉了,有时,他还向我们说及他的过去,使我们对他倍感敬重。
现在的老人就是过去的社会建设者,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作为将来的建设者的我们,应该更加多地与他们接触,不仅要学习老一辈的革命精神,还要帮助他们料理生活,使他们的晚年更充实。
老师评语:下次向老人了解一些日本侵华的罪行。
3月20日
记录形式七
活动次数:本学期第二次活动时间:12月24日,下午3:00—3:45参加人员:周雯、于音波、魏莉、朱静、卢青
活动内容:
由于第一次在看望严招林老人的时候,得知他又发病了,而且病情也比较严重,因此,这次去之前我们先去商店买了一听“乐口福”给老人补补营养,老人一开始坚持不肯收,我只好说是学校买给老人的,他才勉强同意收下。老人要我们代为感谢学校对他的关心。
今天,我们以前的三人组又多了两名新组员,于是我们把朱静、卢青介绍给老人,老人非常高兴,并说这样一来人多了,这儿就更热闹了。
我们向老人询问其病情,老人说我们来之前潍坊十村地段医院的医生已为他看过病了,并说情况已有好转了。在临走前,于音波还抢着帮老人冲水。
下次活动打算:
以后我们准备多来几次,并为老人讲一些有关浦东开放的新闻。若有可能,带老人出去看看东方路、杨高路等等。以后我们除了和老人聊天,还要多了解老人的困难及需要的帮助,多为老人做点事。
老人意见:
老人最需要关怀和了解,希望我们有空常去看看他们,多陪他们谈谈话。
因此,我们一定会尽量多去看望他们,让他们不感寂寞。
老师评语:聊天要有准备,列出提纲。
4月17日
记录形式八
老人的心声
你们的社区服务,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很惊奇,也很高兴。你们第一次来的时候问我的年龄,我今年90岁了,身体一直好得很,就是年纪大了,做事情不方便,平时一个人在家里也冷清。我有一个女儿在浦西,她自己也有家,平常难得到此地来,你们来我真是欢迎的。
我一个人在家,生活简单得很,也没什么事情要做,每次你们来都要帮我做事,我也很感谢,也不好意思。没有什么太多的事让你们做。我也晓得你们学习蛮紧张。我年纪大了,身体虽然比较好,但有点慢性的病,肾不太好,腿脚也不大好,在吃药。做不了重活,你们上回帮我买米,帮我解决不少困难,要我一个人拎,真是不晓得怎么拎回来。
平常我在家没事,只有看看电视、听听广播、做做香功。现在香功也不做了,我不识字,看不懂报纸,更没事做了。你们来了,可以陪我说话,讲讲学校的情况,讲讲你们社区服务的情况,我也同你们讲讲过去的事情。你们都是学生,懂得都不少,你们自愿到我们新村里来为我们服务,是非常好的。非常感谢你们能够这么关心,我们也很欣慰。
你们让我给你们的服务提意见,我实在没啥意见好提。希望你们常来,最好每一次结束都把下次来的时间联系好,我一定在家等着。
没什么别的意见,愿你们的服务越做越好!
许龙庆口述
社区服务十四组代笔
记录形式九
时间:3月3日人员:朱伟俊王静华曹蓉
今天下午召开了“洋泾中学社区服务工作表彰大会”,与会者有我们及我们所服务的六七十岁的老大爷、老妈妈,也有校级、区级的领导。这次大会既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小结,同时也是下一阶段工作的起点,通过这一次的大会,使我们对所从事的这项工作有了一次更为深入透彻的了解,同时对我们下一阶段的服务工作也有了新的打算和看法。
首先,由于我们小组服务的对象是一位盲人,所以在工作上有诸多的不便。例如,帮他整理家务时,常常会造成他自己找不到他原来所放的东西。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适当调整工作内容。比如可以与老人谈谈心,给他讲一些新闻,在服务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其次,总结前面的教训,在服务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合理分配,各有所为,各尽其职,更好地把工作做好。最后,在这次大会上也表扬了一些在前一阶段工作做得较好的先进小组及先进个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把他们好的做法、好的方面融入到我们自己的工作中去,更好地完成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为社区服务这一萌芽阶段的工作的完善,尽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老师评语:下阶段打算?3月7日阅
五、 社区服务效果
社区服务的实际效果如何,本部分将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从学生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变化来看社区服务的效果,一是从当事者的感受与体验来看。
(一)关于学生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调查学生与服务对象关系的一个假设是:如果在社区服务中,学生与老人的关系确实发生了由陌生到熟识、到亲近的变化,那么学生的社区服务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一个方面说明社区服务的真正价值。
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和老人对社区服务的评价支持了我们假设的前提条件,即在社区服务中,除拒绝接受服务的情况外,学生与老人的关系确实发生了变化。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与老人关系的变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相识阶段、熟悉阶段、亲近阶段。
1. 相识阶段。彼此相互介绍认识,彼此相互了解,各组持续时间不一,大致要一到三个的服务时间。有的第一次就可以由相识阶段进入熟悉阶段。例如:第一次到吴伯伯家,与吴伯伯相互认识,与他聊天、闲谈,已经产生了很好的第一次印象,彼此可以亲切地交谈。(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有的经过了几个服务时间,老人还不认识来的学生。如:老人正在家中择菜。我们走进去,热情地叫道“王奶奶”,可老人还是不认识我们……(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相识阶段的长短有时与老年人的记忆力有关。有的则与老人对社区服务的态度、老人的性格有关。老人热情而又健谈,则气氛很快活跃起来。例如:被服务者是一对热情的老夫妇,一进门就让我们坐下喘口气,还给我们饮料解渴,还主动询问我们对他们有什么要求……开始我们有些拘束,但老人非常诚恳且很随和,我们也很快适应,愉快地与老人交谈起来。(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有的可能既与老人的态度有关,也与学生对“服务”的理解有关。例如:我们先问他有什么事要做,但他总重复着:没有什么要你们做的。令我们感到不知如何是好。(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这种情况,虽然与老人相识了,却彼此存在着隔阂。
相识阶段既是社区服务成功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较为艰难的阶段。它不仅仅是一个相互认识的阶段,更是一个相互了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作出更多的努力,包括事先了解老人的性格、爱好等,还有,就是要更全面地理解“服务”意义,避免提出“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做”之类问题,以免在老人回答“没有”时束手无策。
2.熟悉阶段。由相识阶段进入熟悉阶段,学生与老人在相互认识、了解的基础上相互信任。学生开始主动寻找可做的家务事或者老人主动提出让学生做家务事;学生与老人的交谈开始不受拘束,自然、亲切,谈话内容开始广泛起来:过去、现在、未来,家庭、学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开始不限于家务,能根据老人的需要而增加,如为老人捶背,为老人铺上新被褥,替老人上医院取药,陪老人进浴室洗澡,为老人过重阳节等等。学生在社区服务记录的一段话很能说明这一阶段的特征——不再陌生:不再陌生,不再腼腆。老人说得好——“我们就是一家人”。
不再是他问我们答,不再是我们说他听。我们与老人之间消除了隔阂与代沟,由陌路人而交心,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熟悉阶段是更深层次的了解认识阶段,是逐步培养建立感情的阶段。
3.亲近阶段。这一阶段与熟悉阶段没有明显的界线。在亲近阶段,学生与老人由彼此信任而建立起很深的感情。学生在社区服务记录中对这一阶段亦有比较生动的描述:七天的暂别,使我们对老人倍感思念,老人亦是如此。因此当我们再次叩响老人的门时,老人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出一副迎接久别贵客般的热情。我们一进门,老人就对我们问寒问暖的。问我们学习紧张吗?身体好吗?……这样一来,反而弄得我们有些不好意思了。
关于学生与老人在社区服务中建立起的感情,我们不作笨拙的叙述,只各引用几段以说明之。
老人对学生的盼望之情:刚到那儿,老人已在大门口等着了。见了我们就急忙说:“昨天等你们不来,可真把人想死了。”(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老人对学生的难舍之情:开始和学生接触时,我还不大爱说话,总坐在旁边看着他们,听他们说话。现在我也爱跟他们说说笑笑了。每次和这些学生相处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他们现在要走了,我真是舍不得离开他们。(摘自老人对社区服务的评价)
老人对学生的亲爱之情:我现在真的非常喜欢她们,把她们看作我的孙女。每到星期五,总会期待着她们的到来。她们为我带来了快乐与欢笑;我真的好感激她们,感激社区服务。(摘自老人对社区服务的评价)
学生对老人的感情:与老人相处了半年,真要分开确实还有点伤心。习惯了每周去看看她,和她说说话,与她聊聊天。(摘自“上海市中学生品德测评实录卡”)
又如:本月中,我们已与新高一的学生办了社区服务移交手续。在这之前,我们还去探望过老人一次……这次办了移交,说实话,心里还真一下空了些。这感觉并不太好受。(摘自“上海市中学生品德测评实录卡”)
社区服务中学生与服务对象关系的演变表明,社区服务不同于学校开展的其他服务活动,它具有实质性内涵,充分体现了这种活动“奉献一片爱心”的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三个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它只是描述了一个大致的趋势。实际的情形比这里要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学期的社区服务结束,同学与服务对象建立了比较浓厚的感情。
(二)社区服务的参与者对社区服务的感情与评价
如果说学生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变化从客观上说明了社区服务的效果意义,那么,参与者对社区服务的感受与评价则从主观上表明了社区服务的价值意义。
社区服务的参与者包括学校的管理者(校长、政教处主任)、团委老师、班主任老师、社区服务的主体学生、街道被选定作为服务对象的老人、街道居委会的干部、敬老院的管理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还包括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的干部、学生家长、老人的家属等等。但是在社区服务中,直接的参与者是学生与老人,因此他们的感受与评价更具说服力。
参与者对社区服务的感受与评价指的是,参与者从各自的立场与角度,对社区服务价值意义的主体体验与理解。角度不同,对社区服务价值意义的理解就会不同。但不同的理解相互补充,则能构成对社区服务价值意义的整体把握。
社区服务是洋泾中学和潍坊街道在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的协调下共同开展的一项工作。洋泾中学试图通过社区服务,探索一条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学生也愿意通过社区服务了解社会。潍坊街道立足于老年人的福利事业,期望通过学生的社区服务,减轻老人一点体力上的、精神上的负担,同时利用老人的丰富经历及人生知识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因此,调查的本部分将分别从学生与老人的角度,分析学生的记录、小结、感受和老人的评价,揭示社区服务的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最终揭示社区服务的价值意义。
1.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学生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虽然大多数同学是志愿报名参加社区服务的,但对自己在社区服务中角色的看法上,则往往把自己看作是“社区社会工作”布置的作业的完成者。在与学生的访谈中,许多同学都表示了这样的感觉:开始的感觉就是完成作业,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随着与老人的认识与熟悉,学生对自己的角色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学生已经不是把自己看作“作业”的完成者,而是看作志愿的服务者了。如有的同学在每月小结中写道:不再把社区服务看作是作业、负担。几次与老人交往,使我们感到,老人曾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建设者,对他们现在的关照理应是我们年轻人的义务。我们感到自己正在成为真正的志愿服务者了。(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一个学期的社区服务结束后,一些同学对自己所充当的角色的认识再次发生变化。例如:我觉得我们成熟多了。至少我们都不把老人看作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希望他们不要把我们当作是来帮助他们的青年学生,而是相互作为朋友。(摘自调查者让学生写的“我对社区服务的看法”的征文)
“朋友”角色的出现,表明对老年人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更进一步说,它表明了学生对我们社会、对人的本质的一种理解和认识,一种社会意识的觉醒:人总是要老的,老年人的快乐不是年轻人的施舍,而是在作为朋友似的交流中自然获得。
学生在老人的言行中所获得的感受与认识,老年人的言行、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对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一些深刻的道理、抽象的品德在老人生动而形象的描述中,能够立刻为学生把握并理解。诚如一个同学所说:说句心里话,社区服务活动的确是一个好活动,这是自己一年来感受最深刻的。说它好不仅是因为老人们受益,能得到一份我们学生的特殊关怀,同时我们也是受益人。因为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所获得的与感受到的是课堂上所学不到的。(摘自“我对社区服务的看法”征文)
根据学生的记录、小结、征文,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大致分以下几个方面。
(1)怎样做人。包括人品教育,例如:在和老人的接触中,老人的经历使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如要学会得理让人,不要虚伪。(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传统美德教育,例如:老人讲起了他的家庭,说起儿女们怎么孝敬他等。我们听了很有感触,想到我们以后也要为爸爸妈妈多做点事,多多孝敬他们,不使父母的养育之恩付诸东流。(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例如:老人的话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觉得,作为社区群体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履行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应尽的义务。这是基本的做人准则。(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尊重他人,例如:参加社区服务使我懂得只有学会去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的道理。(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2)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包括对社会的责任感,如:通过此项活动,每个同学都对自己肩负的重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国家的繁荣昌盛是一代又一代人无私奉献所创造的。到21世纪,我们将是中国建设的主力,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摘自“我对社区服务的看法”征文)
对他人、对事的责任感,例如: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三个人只有一把伞。昨天我们已经在电话中和老人约定好见面时间。这下可怎么办?雨一时停不下来了。最后我们决定冒雨前去。我们不能失约,于是我们三个中的另两个打着伞走去,我就顶着雨骑车去。(摘自“我对社区服务的看法”征文)
(3)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老人向学生讲述日军侵华罪行,讲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故事,讲述解放前劳动人民所过的苦难生活,都使学生深受教育。例如:听了张奶奶的叙述,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要珍惜这幸福生活。它是千百万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我感受到老人在过去年代的艰苦……我一下子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这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日军在中国的暴行深深刺激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使我们祖国强盛起来。(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4)社交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例如:社区服务活动能培养我们的社交能力。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因为有很多学习任务,又因为条件的限制,所以我们很少有锻炼社交的机会。现在社区服务由我们自己组织进行,不仅有了与老人交谈的机会,还有与里弄干部及其他人交往的机会。我们的社交能力大大增强了。(摘自“我对社区服务的看法”征文)
(5)人生观教育。例如:老人的一席话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人活着不能只是吃喝玩乐,只有心中有了奋斗目标,人才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摘自“学生社区服务记录”)
2.老人对社区服务的体验与感受
老人对社区服务的感受,大多集中在对学生、对社区、对学校的感激上,有的更把社区服务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联系在一起。
(1)社区服务改变老人对生命的态度。例如:我是个孤独的老人,生命已过去了大半,各种酸甜苦辣都尝过。如今对生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是他们,一群欢快的孩子,闯进我的生活,使我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渴望与热爱。(摘自“老人对社区服务的看法”)
(2)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老人的寂寞。很多老人在评价社区服务时说道:学生的到来消除了老人精神上的空虚感和寂寞感。
学生与老人对社区服务的感受与评价表明,社区服务通过学生们的努力,的确达到了组织者预期的目的。
六、 社区服务的经验借鉴
我国正处在新的体制转型期,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面临诸多难题。洋泾中学学生志愿社区服务活动,为新时代的德育提供了新鲜的经验。这种经验可概括为: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学习;从“任务”观点的社会学习到“负责任”的社会学习:学习关心,学会负责。
(一)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习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所游泳学校,那里教青少年游泳不到水里去教,而是反复练习游泳的各种动作。当有人问一个受过这种训练的年轻人,当他掉进水里他怎么办时,他干脆地回答:“沉下去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我们学校现在的道德教育非常贴切。我们现在学校里的道德教育恰恰是只练习各种动作而不到水里游泳的做法。在我们的中小学里对学生进行的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多少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呢?例如,在某名牌大学中,有几位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被送出国深造,当有人在他们即将启程时问他们将来学成后是否回来报效祖国时,竟全部回答“不回来”,听了真让人感到寒心和痛心,直让人怀疑我们的中小学校里是否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事例提醒我们,即使我们不能说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全部是失败的,但至少可以说我们学校的德育效果是令人沮丧的。这不在于我们的学校是否进行了道德教育——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强调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而是学校实际上在怎样进行道德教育。就目前的学校德育情况来看,它根本不能称为道德教育,充其量仅是道德说教和道德训练;它涉及的仅仅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仅仅是向学生提供、使学生接受这种道德教育内容,而不是注重于使学生如何形成和掌握道德信念并将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上述事例更是向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进行道德教育才更有成效?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说:准备社会生活的惟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在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的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虽然杜威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基本含义是要把学校变成小型社会,使得学生过学校的生活就是社会生活,学校的道德教育也就是社会的道德教育,但他的通过使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原则的一致性,保证了学生在学校里获得的道德行为习惯贯彻到社会生活中。
把社区社会服务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新途径,正是以具体行动体现两位哲人的通过参与社会生活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洋泾中学把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因素是经历了一个摸索、探索的过程,是在不断地对道德教育工作的反思中形成的。
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社会舆论和教育等影响,将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到主动,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课堂里的品德课教学,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却难以使学生表现他们的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则正是社会、是教育者们要求达到的目的。鉴于此,洋泾中学的社区服务活动能够使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但由于这些活动本身的局限性,如活动的不连续性,活动的简单性,更重要的是活动表面与社会接触或者说学生走出校门却不与社会接触等,所以收效甚微,教育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正是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参与社区服务是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它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每周一课时或两课时)、一定的群体生活环境(现实的社会环境,老人家庭);接触特定的社会群体(社区里的老年人),学生有自己的社会实践(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
同时利用了社区的教育资源(老年人的经历与生活感受)。学生在这样的参与过程中,不仅能够形成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而且培养了道德意志力和道德行为习惯。
洋泾中学给我们的启发之一是:道德教育不仅要进行道德说教以形成道德信念,更要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学习。
(二)从“任务”观点的社会学习到“负责任”的社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负责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学习,让中学生学到什么呢?这是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具体内涵和基本出发点的问题。它既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教育实际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实践问题。
现代社会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社会自身的迅速、广泛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道德与社会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带来的是道德的变化。这对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内涵的变化,而且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形式的变化。
我国社会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确立。这种体制的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变化是深刻的、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化,旧的传统体制下的道德价值观念正在为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价值观念所取代。在市场经济自身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新的商品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人们的价值观也由相对一致转向多元,由多元的价值观支配的、根源于个体利益的行为冲突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既向作为整体的社会发展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提出了新的道德问题,也向学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学校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社会机构,一个脱离社会的世外桃源。它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生活及道德方面的变化必须要求学校道德教育的内涵作相应的变化与调整。当计划经济下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发展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变化时,学校的道德教育便面对两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国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基本目标(公民意识、道德观念及相应的行为)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学校道德教育体现这种具体内涵的基本出发点即在多元的价值下面,支撑着多元价值观、维持多元价值观社会秩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
洋泾中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目标既是基于对前面描述的社会变革所引发的学校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而提出的,也是基于人的属性的双重性特征而提的。
人既是作为有生命的个体而存在,也是作为社会群体的成员而存在。作为有生命的个体,人至少对自己的部分命运负责,要能够为了自己的目的在一生中把握部分外力,要具有自主意识,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对自己生命进行独立设计,进行自我选择;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分子,人除了要对自己负责外,更要对社会负责,为社会尽义务,需要能够自制、容忍他人、尊重他人,需要具有公共意识、平等意识。人只有在群体之中才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自主意识,也只有在社会群体中体现展示自己的自主意识。
商品经济社会是个价值观多元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价值之间不仅存在着差异,而且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在价值观多元的社会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们在各自利益的支配下,各自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行动。其结果则可能是社会离心力的出现、人心涣散,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社会的凝聚力和一致性就是依靠人的道德的最基本的方面: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意识。个体具有了对社会的责任感,那么,社会每个人在精神上和行动上就有了最基本的一致性,人和人之间就能对话、协调;在保持个体自主意识的同时,具备维护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合力。
正是依据对时代精神特点及人的两重属性的认识,洋泾中学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明白地确定为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并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这里,关心他人是社会意识的具体体现,社会意识就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不是离开群体可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的责任感就是在学生形成社会意识时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并将他们的认识融入到自己的行动方式即习惯中。
在学生的社区服务记录和小结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从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到既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又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认识变化过程,看到了学生把这种认识贯彻到自己行动之中的变化过程,看到了学生从“我”到“我们”到“人们”的变化过程,看到了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过程。这种具体体现就是学生在社区服务中从“任务”观到“责任”感的变化。在社区服务开展的初期,无论是积极主动参与的学生还是被动消极参与的学生都有意无意地把参与社区服务看作是一项任务,是不得不完成的“课堂作业”。学生任务观的背后意义乃在于学生的以“我”为中心。例如学生不愿参与社区服务的一个理由是“影响学习”,或者更进一步道明就是影响自我发展。学生认识到的只是人作为有生命个体的一面。当学生不断地参与社区服务,不断地接触社会时,他们的观念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即学生已开始认识到人之作为社会群体之成员的一面,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脱离社会人便难以生存,更谈何充分发展?…… 因此,人必须要尽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责任感在两个方面得到表现,一是学生对社区服务本身的自觉责任,一是学生对社会的责任。社区服务、社会生活的参与使学生初步完成从“我”到“人们”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