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和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
一、问题的背景
人的行动方面,在心理学上是一个至为重要的理论问题。www.Pinwenba.com因为,心理学理解自己的研究对象——心理、意识,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要通过分析它们和人的行动方面的关系。
19世纪的内省心理学把人的意识孤立化、抽象化。它把人的意识和人的行动、生活实践分离开来,从而也就和人的外部现实世界分离开来,把意识看作一种超出于行动、生活实践、外部现实世界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这样,它就完全抹杀了意识在人和客观世界的实践关系中的现实重要作用。于是,本来是属于人的意识,就成了一种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人的东西,一种神秘莫测而难于理解的东西,一种毫无现实作用的东西。正是由于内省心理学错误地理解和处理人的意识和行动的关系问题,才导致了本世纪初发生的心理学危机。
行为论心理学是传统的意识心理学的激烈反对者。这一派心理学或是认为意识无法作为科学认识的对象,于是把它完全排除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外,或是企图把它单独地解释为肌肉活动、行为、运动反应之类的东西,这实际上是等于根本否定人的意识的存在。总之,行为论心理学主张不研究意识,而是相反地研究外部行为。说起来会使人感到奇怪,行为论心理学虽然是坚决地反对传统的意识心理学,但实质上,它却还是从内省的意识概念出发和处理问题的。因为,行为论心理学正是由于无力改正、而是接受了对意识的唯心的、内省的理解,确认意识是不可能被科学地、客观地认识的,所以才把意识排除于心理学研究领域之外、或是根本加以否定的。行为论心理学是否认人的心理、意识,否认人本身的“心理学”。行为论心理学陷于走投无路的困境,于是导致了本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发生的心理学危机。
传统的内省意识心理学和行为论心理学有一个共同之点,这就是把人的心理、意识和人的行动方面分割开来。一个是脱离行为的意识——封闭于自身之中的内部世界;一个是脱离意识的盲目行为——反应的总和。
二、活动和意识统一
十月革命后,苏联心理学提出了改造传统心理学的任务。到20年代,K·H·科尔尼洛夫(1879—1957)针对上述两派心理学的对立情况,指出两者都是片面的,一个忽视主观方面,另一个忽视客观方面。而正确的理论则应当是把两者的观点结合起来。从而,他提出了自己的反应学主张。但他的尝试没能取得成功。他基本上还是在行为论的框子里实现综合,实质上是把意识的内省理解和行为的机械概念都保持了下来〔4,8〕。
到30年代,С·Л·鲁宾斯坦(1889—1960)在《马克思著作中的心理学问题》他这篇有名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意识和活动统一的理论观点,批判了科尔尼洛夫的上述尝试和当时在苏联颇为流行的行为论的机械唯物立场。以后,意识和活动统一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丰富,终于成为对当时阶段的心理学进行改造的出发点,成为据以构建苏联心理学理论结构的基本原则。
根据鲁宾斯坦在其不同时期著作中的概括,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大体上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4,5,6,9〕。
1. 心理、意识不是消极的、直观的、感受的东西,而是一种过程、现实主体的活动。它不是像内省心理学所理解的那种与物质世界分割开来的、封闭的内部世界。同样,人的活动,也不是像行为论所认为的那种盲目反应的总和,而是包含着意识、心理的组成要素。
2. 人的意识和活动都是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他们彼此从内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着。一方面,人的活动制约着人的意识、心理的形成;人的意识、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起来的,也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
3. 另一方面,人的心理、意识实现着对人的活动的调节作用,是人的活动得以正确完成的条件。照鲁宾斯坦看来,这种调节作用表现为两种形式:行动诱因的调节,行动执行的调节。
从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的这些基本观点出发,就可以引申出一些对心理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观点。如:
既然意识、心理是和活动处于统一的关系之中,它在活动当中形成和表现出来,并且调节着活动,那么,它就不是什么神秘莫测、难以理解的东西,而是在原则上可加以客观认识的东西。心理学也就可能通过人的外部表现、行为动作去分析、认识人的心理、意识。
既然人的心理、意识是通过活动而形成、发展的,那么,它就不是什么预定的、不变的东西,而是可以借助外力加以干预、影响的。所以,教育就有其主导作用。
既然心理、意识和活动处于统一的关系之中,它们在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并且调节着活动,那么,心理学就应该是研究具体活动中的心理、意识,心理学就应该成为一门研究在人的活动的具体条件下的心理、意识的科学。这就从原则上明确了心理学必须面向实践、联系实际的问题。
由于人的心理、意识和他的活动处于统一的关系之中,是通过活动而形成的,所以它就具有社会历史性质,服从于社会历史的运动发展规律。鲁宾斯坦在他最后完成的一本著作中谈到意识和活动的关系时,特别着重地指出:“对客体的任何行动都应当是按照它的本性完成的。人的运用社会生活的现象和过程的行动由于决定于客体,所以就充满着社会的内容。行动在人、他的意识的形成中的意义也正在于这一点——通过行动渗透到主体中的客观的、社会的、人类的内容丰富性,而不在于单纯的主观能动性”〔4,266页〕。
苏联心理学的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是在分析传统心理学所发生的危机的根源的实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也是苏联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改造的出发点。在苏联心理学的发展的一定阶段——三、四十年代,它曾是苏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对于苏联心理学的理论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发生过重大的历史性影响〔8〕。甚至可以说,苏联心理学的理论结构,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个理论原则而构建起来的。
三、把活动看作心理学的发端范畴,恰当分析单位关于活动问题,A·H·列昂捷夫(1903—1977)也进行过多年的具体研究。如,还在30年代,他领导进行过关于活动动机问题的研究。随后在40年代,他提出主导活动的理论观点,认为不能谈心理对一般活动的依从性,而是要谈心理对主导活动的依从性,正是主导活动制约着儿童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主要变化〔8,11〕。
到70年代,列昂捷夫总结了可以说是他毕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他自己的活动理论。他指出,他的“任务不在于肯定某些具体的心理学原理,而是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活动、意识与个性的学说,去寻找获得这些原理的方法”〔7,11页〕。他实际上是要以自己的方式来分析、考察作为苏联心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的意识和活动的关系问题。他要以活动作为中心范畴,来建立自己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列昂捷夫认为,现代的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危机,这实质上是一种基本理论、方法论上的危机。造成危机的原因,就是由于在心理学中忽视了人的对象活动。而实际上,人的对象活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主体和客观世界的联系,就是由它来实现的。从方法论上说,以前的心理学都是两项图式:对主体的作用→由该作用所引起的回答现象。它的根本缺陷就在于把主体的活动从原则上排除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外。这样,心理学凡是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心理学事实,就会感到束手无策。而心理学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照列昂捷夫看来,就是要把两项图式改为三项图式:在客体的作用、主体现状的改变之间,加入一个中间环节。而在心理学中,活动应当成为一个发端性的范畴,应当成为心理学进行分析的基本单位。简单说来,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轮廓如下〔7,11,12〕。
1. 活动不是反应或其总和,而是一个整体单位,一个系统。在活动中包含着心理反映,同时这种心理反映又是和活动方面的因素紧密结合、不相割裂的。所以,活动是进行心理学分析的一个最恰当不过的单位。
2. 活动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社会性,个体活动不能脱离社会关系、社会生活而存在,它最终是由社会、生活关系所产生、所形成的。二是对象性,活动始终是有对象的,不存在无对象的活动。活动的对象有两种:客观事物;对这些事物的心理反映、映象。
3. 活动是使主体和客观世界实现现实联系的过程,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包括着一系列的过渡、转化。它的根本的、特殊的机能是:把主体纳入外界对象的现实之中,并把外界现实转化为主观的形式。所以,整个外部活动都应当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不能只限于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因素。
4. 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具有原则上共同的结构。任何一个活动,都是符合于一定需要,为一定动机所激发,由动作所组成,借助于操作而实现的。
5. 因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有共同的结构,所以两者之间保持着双向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过渡:内化和外化。人的内部的、心理的活动就是由外部活动以内化机制产生的。
如果说,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是主要由鲁宾斯坦于40年代对苏联心理学所进行的一次理论概括,并对苏联心理学的以后发展起了重要历史作用,那么,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则是对70年代的苏联心理学进行一次新的概括的尝试。列昂捷夫仍是在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前提下考察问题的。他概括、整理了苏联心理学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他所属的那一学派的工作,把心理在活动中形成、发展这一个环节加以具体化、充实和丰富了,有所扩展和前进。在这方面,他的理论是有成就和贡献的。
四、活动的内外关系问题
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本身存在两个经常受到责难但又不易克服的理论困难。
列昂捷夫的理论是从内化说出发的。他主张,作为内部活动的人的心理由外部活动内化产生。而这样,就必然要有一个先决的前提条件:把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划分开来,分割开来。但这个前提条件根据不足。实际上,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是不能绝对地划分的,它们经常是相互联系、彼此交织着。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不包含任何外部的物质组成部分的纯内部的(心理)活动,因为任何内部的心理活动总要有一定的神经、肌肉等的运动相伴随着。同样,也不存在没有任何心理因素参加的纯外部的活动,因为没有心理因素的推动和调节,外部活动也就难于进行,势必陷于瓦解。鲁宾斯坦批评内化说时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人的任何外部的物质活动在自己的内部就已经包含着借以实现调节的心理组成部分……不能把人的行动归结为仅仅是行动的执行部分,而从人的外部实践活动中把它的心理组成部分完全取消,并且把‘内部的’心理过程摆在人的‘外部’活动的界限以外……”〔4,264页〕从人的行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它确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一种由主观向客观的过渡过程,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统一。
其实,外部活动中存在有起调节作用的心理因素,这已是科学证明了的客观事实。反射弧的概念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列昂捷夫自己实际上也不否认,例如,他提出心理学要研究外部活动本身,而不应当只限于研究它所包含的特殊的(心理的)部分和要素〔7,60页〕,他的活动构成观点(活动、动作、操作),归根到底也还是根据它们的动机作用、调节因素,总之是心理因素来划分的。而他的这些观点,都是和作为前提条件的把内外活动绝对分割开来不相协调的。
所以,列昂捷夫的划分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带有很大的人为性,缺乏足够的事实根据。既然这个前提条件发生了问题,那自然也就谈不到内部活动(心理)由外部活动内化产生了。因为,外部活动中本来就已存在有内部的、心理的因素。
和上面这个问题有紧密联系,列昂捷夫理论的另一个问题是对人的行为、人的心理的发生做外因论的理解。例如,他曾公开提出,解决个性问题的途径在于,要把外部条件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这个作为出发点的论题颠倒过来:内部的东西(主体)通过外部的东西而起作用,并由此而改变着自己。因为主体的可能性只有通过外部的东西才能变为现实性〔7,132—133页〕。他之所以会这样地提出问题,片面地强调个性形成中的外因原则,这是由于他把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简单地分割开来所导致的结果。实际上,外界现实如何影响个性的形成,个性如何在外部活动中表现,这些还都是要服从于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个普遍规律的。
列昂捷夫曾以锯木这种外部活动为例,指出外部活动的基本结构,是由对象(木材)、工具(锯子)的特点所决定的,而对主体方面的内部因素则不作应有的考虑〔13〕。难道锯木者的已有知识、熟练、惯用左手或右手这样一些主体因素,在他的锯木活动中就全无作用吗?只要一这样提出问题,列昂捷夫的片面强调外因作用的问题就变得非常显然了。
鲁宾斯坦分析心理现象在行为的决定关系中的作用时指出:“把决定论推广于人的行为,要求并且必然是以考虑到具有多种多样形式和表现的心理活动并把它当做人的行为的内部条件为前提的。”我们如果“不是承认心理的东西的能动作用,而是否定它,这样便导致非决定论,导致在对人的生活、人的行为的理解中决定论的破坏”〔5,300页〕。这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看来,鲁宾斯坦对于“真实的、科学的、理解到外部的原因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的决定论”的分析,对于阐明心理、行为的决定作用的方法论原则,还是更有说服力的。
五、活动和交往的关系
苏联科学院等单位于1962年召开了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哲学问题会议,决议加强研究心理学和社会学邻界上的问题。从此,社会心理学在苏联得到迅速发展。社会心理学这样的学科,必须具有本国、本社会的特点。苏联的社会心理学迫切需要为自己建立理论基础。在这样的客观形势下,交往问题成了近年来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界热烈讨论的对象。
从本文的角度看来,所讨论的问题中值得注意的是交往和活动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观点以Б·Ф·洛莫夫为代表,他认为:1研究作为对现实的反映的人的心理,就要分析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社会存在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活动占着重要地位,但它并不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全部。交往也是人的社会存在的重要方面。2两个理论模式。从基本内容来说,活动和交往两者是不同的。活动的理论模式是:“主体——客体”。它所包括的是人和对象的关系,活动的结果是对象的改造。交往的理论模式是:“主体——主体(们)”。它所包括的是人和人的关系。交往的结果是人和人关系的改变。3所以,不能把活动看作“超级的”范畴,把交往作为它的局部情况,包括在活动之中。否则,只会把人的现实生活简单化。交往和活动都是人的现实生活的独立方面。4所以,心理学理论不应该在一个范畴的基础上,而是要在范畴的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把某一个概念绝对化只会局限心理学理论的发展〔14,15〕。
另一种对立的意见维护传统的活动观点,特别是C·Л·维果茨基、A·H·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他们认为:1活动概念是一个根本性的范畴,它远远超出于心理学的界限,它联系着心理学的概念系统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概念系统,揭示着个人、意识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可以从理论分析的水平过渡到具体的心理学研究的水平。2交往也具备活动的基本特点。比如,两者都是一种有目的方向的过程,都是由一定动机所推动的。两者都具有社会性。人的社会关系就是在他的活动中实现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如此,就因为他是活动的人。同样,交往也是人的社会关系现实化的方式、条件。3活动的基本内容是“主体——客体”关系、“主体——活动——对象”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局限于个体活动,他的主体也可以是群体、“集合的主体”。再,在“主体——客体”的关系中,其实也可以包括进“主体——主体”的关系。4所以,交往是活动的一种特殊情况。交往可以是活动,也可以是活动的构成部分,动作。交往和活动两者,决非并列关系〔16,17〕。
关于活动和交往的关系问题,直到目前还在激烈地讨论。总的看来,尽管这一争论是在基本理论的水平上展开和进行的,但对于心理学理论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并不见得有多么根本性的意义。因为对于人的行动方面,从心理学理论来说,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如何深入正确地理解它的本质特点,从而正确、深入地认识人的心理、意识的本质。
不过在这一讨论中,洛莫夫对原有的活动观点,特别是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也提出了值得进一步考虑的问题。这就是:人的存在是否可以归结为或者等同于个体的活动,人的行动方面实际上极为复杂,活动概念能否概括?洛莫夫曾举例说,把可以产生深刻影响的谈心、讲演这样一些过程,叫做活动是未必恰当的。
六、两点意见
我们评价心理学中某种关于人的行动方面的理论观点,最基本的就是要看它是否能够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地理解人的行动方面,从而正确、全面、深入地揭示人的心理、意识的实质到何种程度。
应当承认,苏联心理学把马克思著作中的活动概念引入心理学中,作为基本范畴,并在它和意识的统一关系中进行考察,在这方面,是取得了相当成就的。我们前面谈到过,苏联心理学所试图加以改造的传统心理学,有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就是把人的意识和人的行动、生活实践、从而也就和人的外部现实世界分离开来。而本来,人的意识对外部实在事物是具有极密切的依赖关系的。没有外部实在事物,也就不会有人的意识。人的意识因外部实在事物而产生、发展。也因外部实在事物而实现它的能动作用。而所有这些,都是在生活实践中、通过生活实践而实现的。把人的意识和人的行动分离开来,当然,也就不可能对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达到正确的科学认识。于是,意识成了孤立的、抽象的、毫无现实作用的东西,活动则成了盲目的行为。在分析传统心理学这种根本性缺陷的实质的基础上,苏联心理学引入活动概念,提出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理,并以这一原理为中心,构建自己的心理学理论结构体系。这样,它就从原则上把人的心理、意识和人的行动、生活实践,从而也就和人的客观世界联系了起来,使人的心理、意识成为客观现实普遍联系链索中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和传统心理学比较起来,不能不承认,苏联心理学在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唯物地理解上,这确实是前进了一大步。
与此同时,苏联心理学对于人的行动方面的处理,也仍还存在有待进一步考虑之处。这首先和最主要地表现在对人的行动方面的实践性质的理解上。我们知道,苏联心理学是用活动概念标示人的行动这个方面的。诚然,在一些较为深刻的著作(比如,鲁宾斯坦)当中,有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它的实践性质问题。而且,一般在基本理论水平上谈到活动时,也总要提到它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但是无论如何,在苏联心理学理论中,作为标示人的行动方面的范畴,并为心理学界所公认、通用的,毕竟还是活动。这也反映了苏联心理学对人的行动方面的基本理解。
但是,活动这个概念含义广泛而不够确定。它虽被广泛使用,但在不同人那里,在不同场合,所被赋予的含义却很不一致。如,它可以在近似过程的意义上使用。苏联心理学中经常谈到生理活动、高级神经活动等等,就是在生理过程的意义上使用活动概念的。本来,活动的概念首先是指外部的、感性的活动,但同时,它也是可以用来指内部的、心理的过程。自然,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的划分不可能是绝对的,它们经常相互联系渗透着。但它们毕竟又有所区别。而且,明确这种区别对心理学来说还非常重要。否则,就很容易使人产生迷惑、混乱。
在心理学中,直到现在,活动传统地是指个体的活动。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活动总是要和别人的活动以某种方式联系着。而且,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个人的活动,也要涉及人们的共同活动。在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这样的学科中,这个问题格外明显。这也就给心理学提出了新的现实问题。
而重要的是,活动这个概念不能明确表达出人的行动方面的本质特点。活动当然可以指人的活动,但也可以用来指动物的行为,如猿的构建活动、探究活动等。固然人的行动和动物的行为有生物学上的联系,但对于心理学来说,更要明确两者间存在实质的区别。人的活动具有意识性。“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活动……无论就其内容或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2,96、121页〕。由于意识性和社会性这两个特点,人的活动也就具有变革客观世界的性质,人的活动是实践活动。
所以,在心理学中,用活动作为表示人的行动方面的基本范畴是否完全恰当,也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比较起来,如果用列宁提出的“生活实践”的概念〔3,142页〕或是马克思所提出的“实践活动”的概念〔1,4页〕来作为表示人的行动方面的基本范畴,可能更为适当一些,这可以更确切地突出人的行动的本质特点。而如果模糊、甚至抹杀了这种特点,也就不可能正确、全面地理解人的心理、意识。
可能会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概念问题。不错,这是一个涉及基本概念的问题。但又并不只是一个概念问题,它同时也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在活动还是生活实践、实践活动这些概念后面,实质上则是如何正确理解人的行动方面,进而如何理解人的心理、意识的问题。而这对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建设来说,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也可能有人会认为,突出人的行动方面的实践性质,会妨害对它的多水平性质的理解。其实并非如此。这两者并不相互矛盾,而是统一的。实践性质是人的行动方面的本质特点,这是客观实际情况,忽视它是绝对错误的。人的行动方面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这也是客观实际情况,不考虑它也就不能如实地认识人的行动方面。它们两者统一的基础就在于人的行动方面的客观实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4〕C·Л·鲁宾斯坦:《在苏联心理学史中意识和活动的问题》,载《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版,中译本,三联书店,1965年版。
〔5〕C·Л·鲁宾斯坦:《存在和意识》,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57年版,中译本,三联书店,1980年版。
〔6〕C·Л·鲁宾斯坦:《苏联心理学体系中活动和意识的问题》,载《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7〕A·H·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苏)政治书籍出版社,1977年版,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8〕A·A·斯米尔诺夫:《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与现状》,(苏)教育出版社,1975年版,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9〕C·Л·鲁宾斯坦:《普通心理学原理》,(苏)教育书籍出版社,1946年版。
〔10〕C·Л·鲁宾斯坦:《普通心理学问题》,(苏)教育出版社,1973年版。
〔11〕A·H·列昂捷夫:《心理发展问题》,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
〔12〕A·H·列昂捷夫:《心理学中的活动问题》,苏联《哲学问题》,1972年第9期。
〔13〕A·H·列昂捷夫:《现代心理学中的活动范畴》,载苏联《心理学问题》,1972年第3期。
〔14〕Б·ф·洛莫夫:《苏联心理科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载苏联《心理学杂志》,1971年第5期。
〔15〕Б·ф·洛莫夫:《心理学中的交往和活动范畴》,载《苏联哲学问题》,1979年第8期。
〔16〕A·A·列昂捷夫:《活动与交往》,《苏联哲学问题》,1979年第1期。
〔17〕A·A·列昂捷夫:《交往心理学》,(苏)思想出版社,1974年版。
(原载于《心理学报》,198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