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高中生物教学反思实例 !
一叶知秋以小见大 【实例】
今天到校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郑金洲老师写的《教师如何做研究》。www.Pinwenba.com先看一下目录,就被吸引了,这些内容正是平常所思所想。导论走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误区。第一章——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第二章——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第三章——从实际中来:研究问题 的确定。第四章——从计划到反思)研究的基本程序。……
再翻开其内容,里面引用了好多与众多一线教师生活较贴近的案例,似曾相识。其中几个观点的陈述,给了笔者一些新课程的启发。
【反思】
1.教案变学案。
教学再也不是追求教案的设计,按照预设的环节,行云流水地教学。新课程要求教案要改为学案,或教学案一本化,虽一字之差,却体现了理念之别,教案是以师为中心,学案是以生为中心。教案的核心是教师如何地讲,学案的核心是学生如何地学。要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学生掌握多少才是有效课堂衡量的标准。笔者喜欢学案,学案是为学生服务的,学案真正体现了谁是学习的主人。在实施新课程中,谁首先变革了教案,就握有成功的钥匙。静观周边的教师,有哪位教师在上课时按照教案,一成不变一字不漏地讲,那肯定是刚毕业的教师。一个教师心中只有教案,没有学生,职业生涯的顶峰最多是经师。而心中90%装有学生,10%装有教材,则有可能是人师,名师,大师。
2.“秧田式”课桌摆放方式不见了。
现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全员参与,一个也不能少,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将过去“秧田式”的课桌摆放样式改为“马蹄形”或“圆形”等。传统的课桌摆放方式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利于学生全体参加,无法引起情感共鸣。 若稍微改动一下,则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有了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就有机会表达,交流感情和心得,就不愿意让教师多讲,学习也不再是苦闷枯燥的事了。学生将会有一个更加快乐的童年,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无限开发,中国的诺贝尔奖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在短期内很难实施小班化教学。课桌摆放方式 的改变,可能仅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能得以实现,但可以先在多媒体功能教室实施改变,以点带面,随着班级的缩小化、师生比例的提高,渐渐地“燎原”。
3.讲台靠边移。
我们欣喜地发现,有些教室里的讲台移到了教室的边上,不再是一堵高墙似的矗立在学生的面前。讲台移了以后,好像填平了师生之间原有的鸿沟。教室的空间增加了,教师出人学生座位之间更方便自如了。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 活动也多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讲的时间少了,与同学一起讨论、个 别辅导的时间多了,晚自习在学生身边批改作业的机会多了。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变化:(1)有利于师生互动,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2)迫使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一些,把更多的时间和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增多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3)教师的角色也在逐渐进行调整,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认真分析产生积极影响的心理作用有)讲台靠边移后,教师站在学生面前少了一种依靠,没有了高高在上的心理,部分教师为了避免众目睽睽的尴尬, 会尽量缩短站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地讲授的时间,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权留给学生”为了缓和“高处不胜寒”的孤独理,寻找已、心态平衡,教师就会无意识地走到学生中间。由于教师进人学生的“圈子”,没有了居高临下的权威,教师和学生都减轻了心理压力,有利于师生的互动,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使教师能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准确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由一粒沙子看到世界”,“由一滴水了解大海”,教师应具备灵敏的教学“神经”,以小见大,洞察教学改革的变化,与时俱进。
反思中小学的超限效应 【实例】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 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马克吐温之所以会气愤,是因为牧师讲的时间太久了。
【反思】
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惹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
超限就是超过一个人所承载的最大负荷,超限了的事物就会朝反方向发展,所谓物极必反。中国教育中同样存在超限效应。
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这三个问题:今天的教育真的超限了吗?为什么会超限?怎么防止超限?
中小学教育的超限现象已司空见惯。教师由于师生配比低,课时过多,任务过重,不仅要批改作业、命题改卷,还要上课、开会!三级教研。在家里,教师又肩负着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重任。而教学成绩的比拼、绩效工资的分配,是教师压力的另一个来源。疲倦憔悴的教师脸谱便是超限的外在标志”超限的学生也随时随地可见。从幼儿园开始,中国的学生就背起了重重的书包。小学生的书包就有十多千克重,到了高三时复习所用的书籍资料,一本本叠加起来,其高度竟超过了学生自身的身高。学生的作业超限了。每科看起来都不觉得多,可是学生每天晚上用于做作业的时间不下三个小时,一科接一科,疲于应对教师要检查的作业;被迫放弃了复习教材的时间。学生所受的表扬超限了。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学生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片赞美声中,在蜜罐中长大,受不得半点委屈,在过去批评得多!表扬得少,被批判为不是教育的真谛,难道现在只表扬不批评就是真谛?还好我们的教育有识之士已意识到,这是对教育的曲解,该让学生学点“忍”术。没有挫折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只有成功体验而没有失败体验的学生是脆弱的镜中花。考试超限了。“考考考,教师的法宝”,每周每科一考是毕业班学生生活的全部,周考、月考、模拟考 等小考不断,大考不停,似乎只有考,才能解决教学问题。授课时间超限了。 据研究学生每节课的有效听课时间是15、20分钟,而我们的教师几乎喋喋不休了半个小时甚至整堂课,大大超过了学生所能接受的听课时间。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要超限?教师难道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没有家庭观念吗?为什么要透支自己的身体,累倒在讲台上?学生难道不知道身体是学习之本吗?为什么要每日每夜拼搏到下半夜呢?
教育的超限是教育理念的缺失所造成的,是穷国办大教育造成的。据统计中国仅有21 %的适龄人有机会升人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升学压力之大不难想象,就业压力之大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比拟的。在无可奈何的大势下, 谁不超限谁挨批,学校不同意,家长不允许,社会不容忍,学生不答应。可这 种超限教育从长远看,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了什么?
怎么防止超限呢?改革高考体制,改一考定终身为多考定终身。改变大学 办学机制,改严进宽出为宽进严出。目前中小学教育的一切是为了考进理想大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大学能宽进,中小学的升学压力就减轻了。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改变家长的期望。家长的期望是随着就业压力的改变而改变的,创设更多的就业机会是改变家长对学校压力的根源。社会对学校的教育寄托了太多的附加功能,要改变社会“高分即好工作”的简单教育信仰。我们还能做的就是优化教育,真正减负。在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课堂的优化,课外作业的优化,真正为学生减负。中外教育考察报告团“两个错误的预言”令人深思。教育策略应防超限,教师布置同类作业,题量多少合适?教师上课模式,创设同种教学情境,多少才不会让学生厌倦?在每年相同的评语中,多少次后学生会麻木?这些微型课题,应当去研究,有了这些科学研究成果作为依据,我们的教育会更加有效。
超限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其一,要给学生留点“空白”。作为教师,应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教师应该切记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 评一次。与学生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意的东西也 会变成最不适意的东西。”其二,在教育中对学生的表扬也不能太廉价。表扬 太多,就会给学生缺乏诚意和有意拔高的感觉,过度了就会麻木,超限了就会 适得其反。其三,学生在课堂上能接受的容量是有限的,超过了主观容量,就 不愿意认真对待任务了,因此课堂的容量绝不是越大越好,授课的时间不是越 长越好,作业不是布置得越多越好。
我们坚信,广大师生是不愿超限的,我们热切盼望减负教育早点到来。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引进生命科学史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实例】
2010年12月15日,有幸作为一名厦门市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来到了东北师范大学研修。
导师王永胜教授,赠送我一本他编著的书《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发展》。这本书分三篇: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内容的选择注意突出重点,不平铺直叙,围绕“核心概念”构建和发展,简单再现历史,突出前人在探索生命科学问题中的科学思想、过程和方法,揭示科学的本质。全书语言平实、通俗、活泼、流畅。附录提供了一些补充资料,如生物学大事年表、诺贝尔奖授奖词等。本书配合新课程、新教材培切I,为新课程的实施服务,为师范类高校学生学习类似课程服务,同时也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服务
在王导师的推荐和联系下,参观了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初中部,体验了生命教育的特色校园文化。在这本书的影响下,阅读了一些有关生命科学史的文献。
【反思】
记得很早以前,有幸聆听朱正威先生的报告,主题是生物与科学素养,由于个人水平的限制,没有领会老教授的高见,没把科学史当做一个很重要的课程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忽视了它应有的作用。
联系新课程理念,越发觉得自己教学思想境界落伍。思索当前课堂教学科 学素养教育的缺失,教师对生物科学素养认识和重视不够,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迫切需要提高。
在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并强调了 “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 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 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可以看出,新 课程十分重视对生命科学史实的学习。生命科学史中蕴涵的教育价值是十分丰 富的,对于实现新课程目标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正像“研史人”所说的“欲 知大道必先知史”。
1.生命科学史是生物学科学的思想史,学习它可发展科学思维。
生命科学史揭示了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 想历程,这些思想打上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烙印。生命科学史 记载着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展示了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记录着科学家的研 究思想及思想转变,从中挖掘出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渗 透到新课程生物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 素养。“物种是演变的”就是对“物种是不变的”颠覆,说明了任何生物学新知识的产生,都要从思想方法上突破,没有科学思维就没有科学发现。
2.生命科学史是科学探究知识的过程史,学习它可树立科学世界观。
生命科学中每一个新知产生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过程中包 含了科学思想与研究方法。生命科学史给予新课程的启示,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探究,还原知识本源,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深人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生命科学史蕴涵了知识与过程的统一,是自然科学的两个维度,不可分割。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 要组成部分,给予过程与方法重要的地位,但如果理解成为重过程轻结论,那就矫枉过正了。学习生命科学史,就能把结论和过程有效统一起来,将核心概念和结论性语句与知识形成过程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3.生命科学史是科学家合作的历史,学习它可培养科学态度。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有相同研究领域方向的科学家之间的合作, 而且有不同研究领域方向的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有着不同的知识和技术,有着不同的思维特点,他们的合作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不同的思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成功解决科学难题。如果没有合作,在生命科学史上,就不可能有这么多科学成果。没有沃森与克里克的真诚合作,没有玻尔、德尔布吕克和薛定谔的思想影响,就没有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所以说,态度决定一切,科学态度影响科学成果。
新课程下的教师,由于年龄、层次不同,知识体系和教学经验存在差异。 而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差别。同一学科的教师之间要 合作,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要合作。新课程下的学生,知识结构和家庭背景不 同,组成3”4人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4 .生命科学史是科学家之间的争论史,学习它可掌握科学论证的技能。
科学家在探知真理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发现和主张,就必然产生碰撞与争 论,知识在争论中得到澄清,没有争论就没有新认知的产生。如对“自然选择 作用于哪一种变异”,科学家存在争议。达尔文认为主要作用于连续的变异类 型,而贝特森用大量事实证明了环境呈现连续的变化,而生物的变异却是不连 续的,这种不连续性受遗传的控制,而不是受环境控制;对“什么物质引起发 酵”的问题,李比希和巴斯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才有了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 胞中的物质的定论。
在新课程教学中,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发生争论是正常的交 流。在争论中各自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也是正常 的,最怕的就是大一统,没有个性的想法和做法。因此,不要怕争论,知识在 争论中理解,能力在争论中提升。
5.生命科学史是实验材料的选择史,学习它可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生命科学研究史中,不难发现,不少科学家取得的成功是与实验材料的 恰当选择分不开的。选择好的实验材料,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如:比德尔 和塔特姆选择了红色面包霉作为生化遗传研究的材料;德尔布吕克、卢利亚和 赫尔希组成著名的“噬菌体小组”,最终选择了病毒作为研究对象;瓦尔堡选 择了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海胆卵进行呼吸速率的研究;悉尼?布雷内、罗 伯特?霍维茨和约翰?苏尔斯顿在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工作中,选择线虫
为实验模型等。
新课程中的探究式教学,同样涉及选择探究对象的问题。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研究对象,是保证探究课题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之一。生物教材中有些实验,实验材料是教材规定好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要照着做就行了。这种按方抓药,按单点菜的标准化实验程序,学生不感兴趣,也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学习生命科学史,要借鉴科学家们筛选研究对象的思想和方法,要研究选择材料的原因,如摩尔根选择果蝇的原因在于果蜗个体/J,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少,相对性状易区分,雌雄易辨认等。
作为生物教师,应当多学一些生命科学史,多搜集一些生命科学史的资料,结合相关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生命科学史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让阅读成为习惯 【实例】
具有30多年教育经验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有100条给老师的建议,内容充实,全面地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书中谈的每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可指导解决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文字深人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是本教育经典书。
【反思】
专业成长需要书籍,阅读滋养着发展的心田。在美国耶鲁大学,一门课一周的阅读量至少是一本书,有时是两百多页,有时多达四五百页。有的教授本书还不算完,要夕卜加一篇二三十页的论文。这样,一个学期研究生的阅读量至少是三四千页,本科生阅读量少一些,大约是研究生量的80%。
一个人在中小学年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什么痕迹,决 定着人的情感的培养,决定着他将来的生活态度和人格品质。一个人很可能以 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是智力生活,没有体验过阅读和思 考这种只有人类才具有的巨大喜悦。一个人在工作之后读过哪些书,书籍在脑 里有多少刻痕,决定着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着成功的机会。
成长离不开书籍的陪伴。看了《给教师的建议》,有4篇阐述有关阅读的内容,可见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是多么的重视。《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公布的中国人均藏书量只有0.3册,是国际图联标准2册的1/6,也是近邻韩国和日本人均藏书量的1/20。在中国被称为文化人的教师的阅读也不容乐观。曾在一所省 级重点高中做过调查,向30多位教龄在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分发了问卷,询问他们读过哪些教育教学类书籍。结果发现,他们读过的东西,质和量都十分可怜,只有两位教师看过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这就是全国有超千万的教师却出不了世界级大教育家的缘由。人的成长离不开阅读,以教书育人为本的教师成长,更离不开阅读。教师要读书,这是众所周知的“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原 理,但塑造“书香教师”的道路仍很漫长。200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期间,流行着一句新的口号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近几年,阅读意识在我校悄然形成。谁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 妙语连珠,谈笑风生,谁就能用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这就是阅读的力量。“读书真好”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同心声,要培养学习型!学者型教师 就得有一大批喜欢读书的教师,学校是良好读书风气的推动机,学校可采取定 期召开教师读书沙龙、向教师推荐好书、举办阅读讲座等手段促进教师交流 学习。
静心阅读去年我校汇编的读书随笔,从教师真诚、朴实的文章中,能看到字里行间闪烁着的睿智光芒,能看到教师对世界的理解,对生命的敬畏,对学生的博爱,隐含着对阅读的渴望。教师们能在繁忙的教学中,摆脱各种各样浮躁、功利和肤浅的思潮冲击,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用阅读和写作的方式,追求自身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完善,不能不让人感动。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在物欲横流的厦门经济特区,能有此阅读文化的重建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阅读会带来幸福,这是一种精神的收获。教师通过广泛阅读,不仅能够重塑自我,还可将阅读的激情外化为一种影响力,播撒给渴求知识的学生,这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也正是教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阅读是教师学习的最基本途径,那么教师要阅读什么呢?余文森教授提出的观点,值得借鉴。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着重读好以下三类书:
第一类)教育类。
(1)新课程图书。包括每个学科的新课标、对新课标的解读等书籍。了解 新课程与旧课程变化,理解新课程教材的编有_顺序和意图,掌握学科新体系的结构”
(2)教育文章。一份调查表明,教师最喜欢阅读的教育文章顺序依次为:一是“叙事性教育文章”(占54%),二是“教育案例分析”(占32%),三是 “教育杂感或随笔”(占12%),四是“理论性文章”(占2%)。从中不难看出, 教师所看的文章以休闲感想类为主,阅读起来轻松,能引起共鸣,从而促进再阅读,而理论性的文章相对比较枯燥,理论性太强,阅读起来费劲,故阅读者较少,但这部分的文章恰恰是我们广大教师所欠缺的条件性知识,是我们教师三种教育类知识中的短板,是严重影响我们专业发展的瓶颈。建议多阅读此类 文章,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如阅读《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福建教育》。
(3)教育名著。教育名著包括国内名著和国外名著,国内名著让我们了解国情,国外名著让我们开阔视野。每个教师都应该阅读大量的教育名著,而且要有几本名著伴随终生,百读不厌。与经典为伴,与名著为友,以名师为镜, 以名家为师,我们要善于向成功的教育实践家请教、与专家大师对话,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沟通。
第二类)专业类。
专业类的书籍能确保自己的专业身份,提高自己的专业地位,在一定范围内树立自己的专业权威。有了较强的专业知识,能保证课堂讲授的科学性,能较好地征服学生,与学生良好沟通。因此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案头要必备几本专业书籍,随时查阅。
第三类:文化类。
据研究,如果把教师的知识分为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条件性知识和 文化性知识,那么当其中文化性知识占72%时,成为名师的可能性最大。大凡名师,其文化素养都极高,文化功底都极深。
怎么阅读?
首先,要保证阅读时间。如刘良华教授每年看电视的时间,加起来不到20个小时,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一有空就读,利用边边角角零碎的时间来阅读思考,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其次,有灵活的阅读方式。再好的书都不可能每页都有用,一本书可以只读其中对自己有用部分。如刘良华教授就是这样,买回一本书,觉得哪页对自己有用就撕下来读,其他的部分就扔在书架上,束之高阁。而余文森教授则是要用到的时候就去读,不用的时候就不读,据说这样有目的的阅读效率很高, 他一周的生活安排大概是这样:两天上班,两天阅读,两天写作,一天娱乐。可见,阅读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生活习惯。
其三,要进行阅读后的反思。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根源,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这是一个漫长的和持续的修炼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其形式可以是写读书笔记、教育随笔、读后感等。“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反思使阅读深化,阅读推动了反思。
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我们不必害怕学生花整块时间在读书上面,我们不必吝啬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遨游。让书籍去充实心灵,满足人类对文化知识的原始欲望。
读书方知读书少,读书才悟读书妙。愿大家能一生与书为友,有好书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