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中医学 > 第四节 产后病

第四节 产后病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中医学 !

    一、恶露不绝

    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者,称“产后恶露不绝”。www.Pinwenba.com主要的病因病机包括气虚、血热、血瘀。素体虚弱,或产时耗气伤血,正气更虚,或产后劳倦过度,气虚不能摄血,冲任不固,则恶露不止。平素阴虚,加之产后阴血耗损,阴虚生内热,或产后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以致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故恶露不绝。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而入,与血相搏,瘀血内结,冲任受阻,血不归经,以致恶露淋漓日久不止。西医学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晚期产后出血与本病可互参。

    (一)气虚

    临床表现: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多,色淡红,质稀,无臭味,精神倦怠,四肢无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疗原则:益气摄血。

    方药: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二)血热

    临床表现: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深红,质稠黏,气臭秽,口燥咽干,面色潮红,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治疗原则: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保阴煎(生地、熟地、白芍、山药、续断、黄芩、黄柏、甘草)。

    (三)血瘀

    临床表现:产后恶露过期不止,淋漓量少,色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理血归经。

    方药:生化汤(当归、桃仁、川芎、炮姜、炙甘草)。

    二、产后发热

    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常见的病因病机为感染邪毒、外感、血瘀、血虚。由于分娩时的产伤和出血,元气受损,或产后护理不慎,邪毒侵入胞宫,正邪相争,而致发热。产后耗气伤血,百脉空虚,卫阳不固,以致风、寒、暑、热病邪的侵袭,营卫不和而发热。产后情志不畅,或寒邪侵袭,瘀阻冲任,营卫失调,因而发热。由于分娩时失血过多,阴血不足,阳气无所依附,以致阳浮于外而发热。现代医学的产褥期感染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一)感染邪毒

    临床表现:产后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初时量多,继则量少,色紫黯,或如败脓,其气臭秽,心烦不宁,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解毒活血汤(连翘、葛根、柴胡、枳壳、当归、赤芍、生地、红花、桃仁、甘草)。

    (二)外感

    临床表现:产后发热恶寒,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原则:养血祛风,散寒解表。

    方药:荆防四物汤(当归、白芍、川芎、地黄、荆芥、防风)。

    (三)血虚

    临床表现:产后失血过多,身有微热,头晕眼花,心悸少寐,恶露或多或少,色淡质稀,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舌淡红,脉细弱。

    治疗原则:养血益气,和营退热。

    方药:八珍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四)血瘀

    临床表现:产后乍寒乍热,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有力。

    治疗原则:活血祛瘀,和营除热。

    方药: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药、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三、产后身痛

    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或称“产后关节痛”、“遍身痛”。本病机制与营血亏虚或风寒湿邪稽留有关,包括血虚、风寒、血瘀。素体血虚,或产时失血过多,阴血亏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以致肢体关节疼痛或麻木。产后气血亏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袭,痹阻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身痛。产后恶露不下,瘀血稽留于经络、筋骨之间,气血运行受阻以致身痛。本病类似于西医学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

    治疗原则: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甘草、桂心)。

    四、缺乳

    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者,称为“缺乳”,又称“产后乳汁不行”。一般在产后12小时开始分泌乳汁,2~3天后明显增多。产后缺乳有虚实之分。虚者为气血虚弱,冲任不足表现为乳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瘪小柔软;实者乳汁浓稠,乳房胀痛,硬满为气痰郁滞。

    (一)气血虚弱

    临床表现: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满感,神倦食少,面色无华。舌质淡,苔少,脉细弱。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方药:通乳丹(人参、生黄芪、当归、麦冬、木通、桔梗、七孔猪蹄)。

    (二)肝气郁滞型

    临床表现:产后乳汁涩少,浓稠,或乳汁不下,乳房胀硬疼痛,情志抑郁,胸胁胀闷,食欲缺乏,或身有微热。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数。

    治疗原则:疏肝解郁,活络通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当归、川芎、天花粉、白芍药、生地黄、柴胡、青皮、漏芦、桔梗、通草、白芷、穿山甲、王不留行、甘草)。

    思考题

    1.何谓崩漏?

    2.试述虚寒月经后期的主证、治法、代表方剂。

    3.简述带下病的主要病机和分型论治。

    病例探讨

    许××,体质素弱,17岁月经初潮,近年阴道流出之分泌物明显增多,色白质稀如水,终日淋漓不断,腰痛如折,头晕耳鸣,小腹有冷感,夜尿2~5次之多,清长,大便溏烂。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辨证:带下病(肾阳虚型)。

    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