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养育健康宝宝的秘诀 !
1-3个月的宝宝身体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身长和体重的变化最直观。随着身长的增长、体重的增加,宝宝的视觉、听觉、语言等也会跟着发生相应的改变,下面就来看看,宝宝在这期间发生的变化吧。
(一)宝宝的身体发育
年轻的爸妈在抱宝宝的时候会发现,宝宝越来越重了,而且,抱的时候,宝宝的身体也不像原来那样软软的让人感觉抱起来很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身体逐渐变得结实,体重也不断地增加。
体重与身长
在1-3个月里,宝宝会迅速生长,每个月体重可增加近700-1000克,身长增加2.5-4厘米。然而,这些数字仅仅是平均值,健康宝宝也有长得快一些或慢一些的,只要宝宝饮食和睡眠正常,就没有问题。
要了解宝宝的体重和身长是否正常,爸妈要学会给宝宝称体重、量身长。
给宝宝称体重
给宝宝称体重的方法有几种,也很简单,可在家中进行。一种方法是先用小被单将宝宝兜住,用秤称重,然后减去小被单及包括尿布在内的一切衣物重量,即为宝宝体重。另一种方法是妈妈抱着宝宝站在磅秤上称体重,减去妈妈的体重,即为宝宝体重。
测体重时应注意,在测量前宝宝最好空腹,并尽量给宝宝脱去衣裤、鞋帽、尿布等,仅穿单衣裤,这样测量的数值会比较准确一些。
每次测得的宝宝体重都应做记录,在关注宝宝体重是否达到参考标准的同时,还应注意体重增长的速度。有的小宝宝出生体重比较轻,但其增长速度已达到甚至超过正常水平,尽管测得的体重还没有达到参考标准,爸妈大可放心,因为宝宝不但生长健康,还在努力“赶上生长”呢。相反,有些宝宝虽然测得的体重尚符合参考数值,但增长速度比较慢,爸妈就要认真寻找一下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给宝宝量身长
身长(身高)是宝宝骨骼发育的一个主要指标,它是头、脊柱和下肢长的总和。身髙的增长速度也是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在生后第1个月,宝宝身体可长高约5厘米。在1-3个月期间,宝宝身长平均每月约增加2.5厘米。
3岁以下的宝宝应躺着测身长,在医院有特定的量板测量宝宝的身长。测量前先脱去宝宝的鞋、袜、帽、外衣裤并拿掉尿布。让宝宝仰卧在量板的底板中线上,头接触头板,面向上。妈妈站在宝宝的右侧,用左手按直宝宝的双膝部,使两下肢伸直、并拢并紧贴量板的底板;右手移动足板,使其紧贴宝宝的足底,读取身长的刻度。在家里,如果没有量板,也可让宝宝躺在桌上或木板床上,在桌面或床沿贴上一软尺。在宝宝的头顶和足底分别放上两块硬纸板,测量方法和医院量板的量法一样,读取头板内侧至足板内侧的长度,即为宝宝的身长。测量身长时需注意足板一定要紧贴宝宝的足底,而不能量到脚尖处,否则,会使测得的身长大于其实际身长。
头围和胸围
头围的大小也像体重、身长一样有个正常范围,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头大肯定大脑发达,是宝宝聪明的象征,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才出生的婴儿头部较大,约占身长的1/4。出生时,男婴儿的头围在31.8-36.3厘米,女婴儿的头围在30.9-36.1厘米。在出生后的1个月内,婴儿的头围约增加3.5厘米,男婴儿在35.4-40.2厘米,女婴儿在34.7-39.5厘米。到2个月的时候,头围平均达到39.1厘米。到了3个月,男婴儿在38.2-43.4厘米,女婴儿在37.4—42.2厘米。
如果宝宝头围增长过快,要怀疑是否有脑积水、佝倭病或其他疾病。如果宝宝出生时头围就比正常小,以后头围的增长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长,那么就要怀疑宝宝是否有脑发育不良、头小畸形的可能。因此,宝宝的头围长得过快或过慢,都是不正常的现象,出现上述任何情况,爸妈都应立刻带头围
宝宝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那么,在护理宝宝的时候,怎样随时测量宝宝的头围,来及时判断宝宝大脑发育是否正常呢?其实测量宝宝的头围并不困难,只要选一把软尺,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在左侧眉毛的上缘,然后紧贴皮肤经过枕骨结节最高点绕头围一圈回至零点,读取的数值即是头围。
胸围
胸围是用来评价宝宝胸部的发育状况,包括肺的发育、胸廓的发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程度。宝宝刚出生时胸围约32厘米,比头围小1-2厘米,出生第一年增加迅速,平均可增加12厘米。一般情况下,宝宝在1岁以内头围比胸围大,1岁时胸围逐渐超过头围。而1岁以内引起宝宝胸围比头围大的最常见原因是头小畸形,即先天性愚型。这类患儿并不是胸围大,而是头围小造成的。
胸围的大小与体格锻炼及衣着有关。在1-3个月内宝宝正处于迅速生长时期,有的老人为了抱起来方便,喜欢用小被子把宝宝包卷起来,然后用一根带子紧紧扎起来,这样做会严重束缚宝宝胸廓的健康发育,时间一长可导致宝宝肋骨下陷、外翻,胸围过小等。因此,爸妈要注意不要让老人这样包裹宝宝,要给宝宝提供宽松的生长环境,甚至可以经常给宝宝做被动操锻炼其肌肉和骨骼,如扩胸运动等,锻炼宝宝的胸肌,促使宝宝的胸肌发达,带动胸廓和肺部的发育。
正确测量胸围的方法是,让宝宝坐位或仰卧位,身体裸露出来。妈妈站在宝宝右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先固定在胸骨中线第四肋骨水平上,右手拉软尺并使软尺过右乳头,一直到两侧肩胛下角,再绕到左乳头并回到零点,注意左右对称。测量时,妈妈应注意让软尺在各处都轻轻接触皮肤,免得伤害了宝宝的皮肤。读数应该是宝宝呼气和吸气时的厘米数,然后取它们的平均数值,这便是胸围大小的数值。如果宝宝的胸围出现异常,生长过快或过慢的话,爸妈都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这一时期的宝宝排尿次数较多,每天能达到10多次,牛奶喂养的宝宝排尿次数会多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当然,这并不是定式,婴儿在排尿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婴儿排尿量少、次数较多,有的婴儿排尿量多、次数较少。
宝宝大便的次数每天大概5-6次。母乳喂养的宝宝会比牛奶喂养的大便次数多,且大便更稀。这与母乳的成分有关,并不影响营养的吸收,也不是异常现象。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也会比新生儿时期增加。
此外,这一时期个别宝宝会出现便秘现象,2-3天甚至间隔更久才大便1次。牛奶喂养出现便秘的状况比较明显,应该多给宝宝补充水分。如果母乳喂养也出现便秘,很有可能是母乳不足造成的。
(二)宝宝的感知觉发育
宝宝是通过看、听、吃、触摸及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来体验和认识外界事物的。1-3个月的宝宝会看着妈妈笑,会静静地听着大人们说话,偶尔还会发出“啊、噢、呜”的声音。而且,如果妈妈抱着宝宝在室外玩,宝宝会瞪着一双乌黑的眼睛不时看看这里、瞧瞧那里,对一些颜色鲜艳、运动的物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视觉
与新生儿时期不同的是,宝宝在1个月后,眼睛已经能够按照物体的不同距离调节视焦距。他开始关注近距离的事物,经常对眼前的物体感到好奇。这时他可以看到物体的轮廓,能辨别光线的明暗,如果宝宝在光线昏暗的地方啼哭,这时妈妈把他抱到亮处,他马上会停止啼哭,这说明视觉让宝宝对光亮产生了兴趣,使他将精力转移到光线上了。
在第2个月里,宝宝的眼睛能够随着呈现在他面前的物体移动,能注视人的面孔微笑,能够追随声音转头,能够抓握接触到的东西。第2个月末和第3个月初的宝宝就可以对不同颜色(红、绿、黄)的灯光学会分辨,视觉比较容易集中于活动着的或明亮的或鲜艳的东西,对人的脸感兴趣,尤其是妈妈的脸。
这时爸妈可以对宝宝进行视觉刺激,在宝宝卧床的上方距离眼睛20-30厘米的地方,挂上2-3种色彩鲜艳的各色玩具,如铃、环或球类等。在宝宝面前触动或摇晃这些玩具,以引起他的兴趣。为了不使宝宝的目光固定一处,爸妈应该不定时地把宝宝眼睛上方的玩具调换位置,免得宝宝总盯着一处,引起眼睛斜视等异常状况。
听觉
宝宝虽不会说话,但他已经能够听到爸妈跟他说话的声音了。这时,爸妈要给宝宝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或者放一些舒缓或活泼的音乐,或者爸妈跟宝宝说一些亲切的话。不过说话的时候要注意用儿语,即用较高的音调、缓慢的节奏、重复的音节和夸张的语调。
因为宝宝1个月时听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育,对成人的语言能作出积极反应。喜欢听悦耳的音乐,喜欢听妈妈温柔的声音,对安静环境下突然发出的较大响声会出现惊吓表现。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当他正在哭闹时,一听到美妙的音乐声或妈妈温柔的说话声,他就会停止哭闹;或者当他正在吃奶时,听到别人的说话声,也会暂时停止吃奶。这些情况都表明,宝宝已经对周围的声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到了2-3个月,宝宝就已经能辨别声音的方向了,并且能根据听到的声音转头寻找声源。这个时候,如果爸妈和他说话,他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能发出“咕咕、呃呃”等声音以示应答。所以,当宝宝休息时,爸妈应尽可能给宝宝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让噪音影响到他的睡眠;当宝宝醒着的时候,爸妈不妨和他进行一些语言的交流,这也是为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打下基础。
语言和运动
随着宝宝视觉和听力的发育,在1-3个月期间,宝宝的语言和运动能力也得到相应发展。2个月的宝宝开始发出不同的单音,如啊、噢、呜等。到了3个月时,发音会更加清晰,如果被爸妈逗乐,还能发出响亮的笑声。
此时,为了锻炼宝宝的发音,促进他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爸妈最好和宝宝面对面,让他看着你的嘴形,重复一些简单的单音,让他模仿。当宝宝自动发音时,爸妈要认真聆听,并且与之应答,就像和宝宝交谈一样。
同时,因为感官发育正常,当爸妈和宝宝说话交流时,宝宝会出现与说话节奏相协调的运动,如转头、抬手、伸腿等。在这一时期,宝宝身体的许多运动仍然是反射性的,这些自发的动作虽然简单,但一点一滴都代表着他身体的发展,所以仍然会使爸妈欣喜异常。
3个月后,宝宝的颈部力量开始逐渐增强,他可以把头抬起45度,并能坚持一会儿。以前你在抱他的时候都要用手托住他的头颈部,因为那时的宝宝颈部没有支撑力,头部会向下瘫软。现在就用不着总是这样了,妈妈可以抱着宝宝任意行走,因为宝宝已经可以控制头部,保持直立并向周围观看。
爸妈此时可以配合宝宝的运动能力,进一步加强宝宝的运动锻炼。在宝宝空腹时,可以让他趴在床上,训练抬头;当宝宝能用双臂支撑上半身抬头时,可拿玩具在宝宝的头前、左、右摇动,训练宝宝转头和把头抬得更高。如果宝宝能抬头,并可以在趴着的时候坚持几分钟,妈妈可以把颜色鲜艳的玩具放在宝宝的正前方,让宝宝尝试着用手去抓,慢慢培养宝宝爬的能力。
如果爸妈发现宝宝不喜欢安稳地平躺在床上,要尝试着变换姿势,从更多的方向认识周围环境时,爸妈可在不同的方位逗引宝宝,促使宝宝翻身。刚开始宝宝翻过身后抽不出手,爸妈可给予一定的帮助,慢慢地训练宝宝自己将手放好,灵巧地翻身,自由地选择姿势,为进一步的活动打下基础。
情感
情绪对宝宝适应生存有着特别的意义。宝宝生下来就具有情绪的反应能力,如吃饱后安静地躺着,此时他的情绪是获得满足与舒适感后的愉快情绪;饥饿或尿湿时就躁动不安,甚至哭闹,这是饥饿、寒冷、尿布潮湿等所引起的不愉快情绪。
在宝宝1-3个月期间,宝宝的情绪会随着他的身体感知发育而表现更加明显。爸妈要仔细体察宝宝的情绪反应,准确地捕捉到宝宝提供给你的信息,来满足宝宝的需要。同时用亲切的声调多和宝宝说话,用慈祥的目光注视以吸引他的目光与你交流,让宝宝感受到爸妈的关注,增加他的安全感,并会积极与爸妈交流,提早认识爸妈。这对宝宝的智力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宝宝有情绪反应时而得不到爸妈的关怀,久而久之,他表达自己需求的欲望就会减弱,没有了情绪反应,就会慢慢变得表情呆滞和淡漠,影响宝宝情感方面的发展。
所以,年轻的爸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不妨多给宝宝微笑,让他因为你的微笑而变得更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