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玉盘珍馐值万钱——宫廷饮食 !
茶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生活资料很早就与宫廷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贡茶之举便是这种联系的突出表现。当然,皇帝饮茶的来源,除主要依靠贡茶外,宫廷内也制一部分茶。下面,我们将历代御茶主要品种,择要介绍如下。
大龙茶、大凤茶 均为宋代名茶,是当时福建北苑贡茶的主要品种。初创于太平兴国初,是一种团茶,银模铜圈,依龙、凤模为型。自小龙茶创制后,这两种茶即被列为粗色纲。由于其在制法和采摘时间上的差异,当有入龙脑子和不入龙脑子之分,亦有粗色第一纲至第七纲之别。
小龙团 亦名小团。宋代福建北苑贡茶之一。据《宣和北苑贡茶录》称,该茶创造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由蔡襄制成以进,因该茶品质尤精于大团(龙团凤饼),因此甚得朝廷赏识,降旨而定为贡茶。据《墨客挥犀》称,小团之出,名重一时,而建茶也因此闻名于天下。
阳羡贡茶 阳羡是江苏宜兴的古称。阳羡茶叶始产于三国孙吴时代,唐代进入兴盛时期,并被作为每年进贡皇室享用的贡茶。当时朝廷专派茶吏太监来到阳羡设立“茶舍”、“贡茶院”,专管督茶、品尝和鉴定。
每年“春分”后、“清明”前,茶农便要进山选摘优质芽茶,并且连夜蒸青,加工压制成饼茶,缴与茶吏太监。茶吏太监立即派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往京城,以供皇室“清明宴”之用。长安距阳羡二千余公里,快马日行二百公里方可如期送到,这就是当时所谓的“急程茶”。
顾渚紫笋 我国最负盛名的古代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村。因其叶色紫、形似笋而得名。唐朝时,长兴属湖州府,故又名湖州紫笋。它外形秀美,幽香如兰,开水沏泡,叶芽嫩绿,朵朵可辨;滋味鲜爽而甘醇,有“茶中绝品”之誉。从唐代起列为贡品茶,一直延续到清代顺治年间。
唐代朝廷规定,贡茶分为五等,第一等贡茶须于清明之前十天起程,陆路运送,限于清明前运抵京城长安。其余贡茶分由水、陆两路运送,农历四月底全部送达京城。
顾渚紫笋茶的出名还与陆羽有直接关系。安史之乱后,陆羽曾到湖州苕溪隐居,发现这里的茶叶香味特异,“冠于他境”,遂向朝廷推荐,列为贡茶。大历五年(770年),朝廷便在这里兴建了“贡茶院”。陆羽在《茶经》中评述顾渚紫笋茶说:“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贡茶院据此正式定名为“紫笋茶”。唐代,这里茶叶生产规模很大,每逢阳春三月,采制贡茶有专职“工匠千余人”,采茶“役工三万人”,供焙工场“百余所”。清顺治年间以后歇贡,失传数百年01979年经研制后重新恢复生产,1982年被列为全国名茶,是一种半烘炒绿茶。
无疆寿龙 宋代名茶。当时属福建北苑贡茶之一。创制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银模竹圈,直长一寸。
六安瓜片 我国十大传统名茶之一。片茶即全由叶片制成,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品种;因其形像瓜子,又主要产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区的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故名“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源于金寨县的齐云山,而且也以齐云山所产瓜片茶品质量佳,故又名“齐云瓜片”。因其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所以也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
早在唐代,六安瓜片就已闻名,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誉,明代列为贡茶,正如《六安州志》中说:“茶中之极品,明朝始入贡”。现为国家礼品茶之一。
六安瓜片色泽润亮翠绿,香气芬芳清高,滋味甘美,冲泡三、四次仍有香味。它不仅是上好的饮料,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伤风感冒等病有一定的疗效。明朝闻龙在《茶笺》中说:“六安精品,入药最效”。六安瓜片如在春雷之时采摘的纤细嫩芽,再以活水煮饮,或以夜雪烹煮后,其味更佳。
北苑贡茶 我国古代福建北苑所产以进贡皇室的各色茶叶的总称。该地自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开始有贡茶,到宋代,品色日增。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载:“贡品极胜之时,凡有四千余色。”其进贡的数量亦年年有所增加,至宋哲宗元符年间,“以斤计者已达一万八千”,兹择其最主要的列于下。
细色第一纲有龙焙贡新,正贡三十銙,创添二十銙。
细色第二纲中有:龙焙试新,正贡一百銙,创添五十銙。
细色第三纲中有:龙团胜雪,正贡三十銙,续添二十銙,创添二十銙。白茶,正贡三十銙,续贡三十銙,创添八十銙。御苑玉芽,正贡一百片。万寿龙芽,正贡一百片。上林第一,正贡一百銙。乙夜清供,正贡一百銙。承平雅玩,正贡一百銙。龙凤英华,正贡一百銙。玉除清赏,正贡一百銙。启沃承恩,正贡一百片。蜀葵,正贡一百片。金钱,正贡一百片。寸金,正贡一百銙。
细色第四纲:龙团胜雪,正贡一百五十銙。无比寿芽,大观四年造,正贡创添各五十銙。小芽、万春银叶、宜年宝玉、玉清庆云、无疆寿龙,皆宣和二年造,正贡各四十片,创添各六十片……。
粗色第一纲:正贡,上品拣芽、小龙二色,二千四百片。小龙二色,一千四百片。建宁府附发小龙茶,八百四十片。
粗色第二纲:正贡、上等拣芽、小龙二色,一千八百四十片。小龙二色,一千三百七十二片。小凤,一千三百四十片。大龙,七百二十片。大凤,七百二十片。
粗色第三纲:正贡,上等拣芽,二色一千八百四十片。小龙二色,一千三百四十片。小凤,六百七十二片。大龙,一千八百片。大凤,一千八百片……。
宋人姚宽《西溪丛语》说:“贡茶有十纲。第一、第二纲太嫩;水拣茶即社前造(春分前、惊蛰后),第三纲最妙;生拣茶即火前造(清明前)。自六纲至十纲,粗色茶即雨前造,小团至大团而止。”
涌溪火膏 产于安徽径县涌溪坑一带。历史悠久,明代起列为贡茶,清咸丰年间尤为兴盛。
涌溪位于皖南,这里的山上常有云雾缭绕,气候冬暖夏凉,宜种茶叶。传说当年涌溪地方有个叫刘金的秀才在涌溪弯头山上发现一棵“金银茶”,半蓬叶子是白色的,另半蓬却是黄色的。这位秀才觉得这棵茶树珍奇,采了它的细嫩芽叶,回家后便在锅中用猛火炒揉,结果制出一种外形秀美、青翠如珠、白毫密披、内质香气如花、味道甘美的茶叶来,这便是最初的涌溪火青。
从明代起,涌溪火青就已驰名全国,现在也是全国名茶。其成品茶呈珍珠状、螺丝形、紧实细润、墨绿显毫、细嫩重实。冲泡后,汤色杏黄明亮、叶底匀嫩整齐、滋味醇厚、含花香,回味无穷。
平水珠茶 该茶主要产于浙江嵊县、绍兴、新昌等县,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历史上就是名茶产区。宋代著名的越州茶、剡茶、日铸茶,都是珠茶的前身。
珠茶从清代康熙年间就已列为贡茶,名曰“贡熙”,意思是给康熙皇帝的贡品。该茶有“绿色珍珠”的美称。它外形浑圆紧结,色泽润绿、身骨重实、宛如墨绿色的珍珠。冲泡杯中,芽叶舒展,汤色清澈,叶底翠绿,香味醇厚,耐冲泡。
珍眉茶 该茶产于湖北英山县,又名英炒青,因其条索紧结细长匀称,如古代仕女纤细的眉,故称之为珍眉。
珍眉茶从清代起就列为贡茶,其茶干品色泽呈灰色,俗称起露,条索紧细,叶肉厚实,芽叶细嫩,茶汤清澈翠绿,香味芬芳,滋味浓厚醇和。
君山银针 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岛。
据古籍记载,君山银针自唐代起就列为贡茶,以后历代相袭。这种茶在过去被称为“琼浆玉液”,是茶叶中的稀有名贵品种,产量非常小。它种在君山的白鹤寺内,只有十多棵,每年产量不过几两,以后虽历代有所增加,但到清代也不过九公斤。
君山银针芽全由肥嫩芽组成,其外形芽头粗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银针,故得其名。冲泡时可以从明亮的杏黄色茶汤中看到根根银针直立向上,几番升沉之后,最后竖于杯底,状似春笋出土,而且每一针叶的芽尖上都有一小泡,好似雀舌含珠。
龙井茶 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产于浙江杭州市郊西湖乡龙井村一带。龙井,原名龙泓,传说三国时就已发现此泉;明代掘井抗旱时从井底挖出一龙形大石,于是更名为“龙井”。
龙井茶源于唐代,宋代已闻名全国。苏东坡品茗诗中“白云山下雨旗新”形容的就是这种茶形如彩旗的特点。清代时列为贡茶,尤为乾隆皇帝所赞誉。
龙井茶因有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山四个不同产地而有“狮、龙、云、虎”的品种区别,其中以“狮峰”、“龙井”品质量佳。龙井茶“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这四个特点被称为“四绝”。
中国历代御茶品种繁多,名茶如林,以上所介绍的,仅为其中一小部分,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述说,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御茶的制作、栽培都是十分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