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别说你懂小孩子:我们该怎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
1. 孩子什么时候明白守恒的道理
心理观察:守恒实验
1.1 糖果没有少!
有一次,嫂子有事,把小侄子和小侄女玩寄养在我家两天。www.Pinwenba.com在他们来之前,我先上超市买了一堆零食。小侄子,侄女来了之后,看到一堆零食,高兴的不行,但是却为了超市赠送的一包小奶糖 “大打出手”。
原来因为我买的吃的都是双份的,两人各一份,心里很平衡,结果出现了一个单数,侄子侄女都想占有那包奶糖,所以开始抢夺大战。
为了平息战火,我把几颗奶糖倒了出来,然后在桌子上平均分成了两份,并让他们自己数了数。好了,俩终于平衡了,为了他们好拿,我又找了两个小包装袋,把奶糖装了起来,交给了他们。结果我发现,较小的小侄女把装进包装袋的奶糖又数了数。我觉得好笑,难道她以为我偷了她的奶糖?
不过,后来我知道,这并不是她以为我偷了她的奶糖,她只是在数量上还没有一种守恒概念,认为在桌子上的奶糖放进小口袋里,面积变小之后,数量也就变少了。这是一种在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那么究竟要到什么时候,孩子才不会受一些表面现象的干扰,形成守恒概念呢?
1.2 心理实验:守恒实验
皮亚杰是瑞士近代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上占有很大的影响。儿童的守恒概念的发展是他在研究儿童思维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模块。他做了一系列非常有名的守恒实验,来探索儿童守恒概念的出现和发展。
实验一
皮亚杰关于儿童守恒的研究最著名的实验就是液体守恒实验。实验的被试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实验时,首先用形状、型号完全一样的杯子装同样多的水呈现在儿童面前,儿童知道两个被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然后实验者在儿童面前把其中一个杯子里面的水完全倒入另一个细长的量筒里。皮亚杰再次问儿童杯子和量筒,那一个容器里的水更多。
实验的结果是,6-7岁以下的孩子有的认为量筒里的水更多,因为它更长;有的认为杯子里的水更多,因为杯子更粗。而8岁的儿童则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向实验者指出两个容器里面的水是一样多的。
这个实验证明了,儿童对守恒的掌握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它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相对应,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皮亚杰还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的实验与观察,其中有一个就是关于儿童对数量守恒掌握水平的研究。
实验二
数量守恒实验中,皮亚杰将7个鸡蛋与7个玻璃杯一一对应地排列着,呈现在不同年龄的儿童面前,问儿童鸡蛋和杯子是否一样多,儿童都会回答“一样多”。
然后,皮亚杰再当面将杯子与杯子之间的距离拉开,让杯子的排列总长度比鸡蛋长,再问儿童鸡蛋和杯子是否一样多,这时年龄小的儿童认为杯子比鸡蛋多,表现出数量不守恒。而到达一定年龄的儿童则能够正确的指出两者一样多,达到了数量守恒。
除了数量守恒实验,皮亚杰还做了一个质量守恒实验。
实验三
实验中,皮亚杰先给儿童呈现一团橡皮泥,并当着儿童的面把这团橡皮泥搓成圆球形,让儿童观察这个圆球形的橡皮泥。然后再当着儿童的面将圆球形橡皮泥搓成长条形的“香肠,”,问儿童圆球和“香肠”哪一个橡皮泥比较多。
结果年龄较小的儿童中一部分认为圆球的多,因为圆球大,另一部分儿童认为香肠的多,因为它长,表现出质量不守恒的现象。当儿童的年龄达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就能正确的指出两者的橡皮泥是一样多的。
1.3 实验结论:儿童的对守恒的认知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从一系列守恒实验得出一个结论。
结论:儿童的对守恒的认知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的研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纷纷以他的理论及研究为基础进行验证、深入或者挑战。
后人在综合皮亚杰的观察与实验研究和自己的研究基础上,基本上确定了儿童各守恒观念形成的时间:数的守恒(6.5-7岁);面积守恒(7.5岁)质量守恒(7-8岁);整体守恒(7-9岁);时间守恒(8-9岁);重量守恒(9-10岁);距离与长度守恒(7.5-11岁);;体积守恒(7-11,12岁)。
1.4 教育策略:不要勉强孩子学习,适当引导孩子形成守恒观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认知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他们的守恒概念是存在一个发展过程的。
可见,不到一定的年龄,孩子们不具有对某些规则的认知。他们对这些规则的认识都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所以作为教育和养育者,家长不要勉强自己的孩子学习一些超过他们年龄所能接受的知识,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导致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所学习的内容,无法理解其中的一些规律,家长和老师的教学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过于急切。
家长们应该做到的是,依据孩子的发展规律,在孩子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引导孩子认识某些规则,理解某些规律。比如说,让孩子属不同摆放规则的糖果,让他们逐渐认识数量守恒的规则。
2. 孩子几时能理解你的想法
心理观察:三座山实验与农场实验
2.1 孩子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为你想想
张奶奶的感叹:我的孙子活泼机灵,招人喜爱,但是吧,就是活泼的有点过了。他爸妈把她送到我家来后,家里热闹了不少,有时却是热闹过了头,吵得我耳朵嗡嗡的,难受啊!
还有就是,孩子特别爱玩,而且是什么东西较脏就玩什么。结果就是我得非常勤快的给他换衣服,洗衣服。因为他有些衣服玩得太脏了,洗衣机洗不干净,所以我还得坐在小板凳上给他洗脏衣服。哎呦,虽然这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但是这小子能不能体谅我一点,玩的时候稍稍注意一点,不要把衣服弄得太脏啊!
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都发出过类似的感叹:“孩子什么时候才能为我想一想呀?”
也许家长们在感叹的时候并不知道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有这么一种特点:自我中心性。也就是说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只从自己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问题。
这个现象是皮亚杰在研究儿童的语言表征时观察儿童的沟通发现的。他发现儿童经常出现“自我中心式沟通”,他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只关心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沟通看起来就像是牛头不对马嘴。
从皮亚杰的理论来看,孩子们至少要在一定年龄之后,自我中心性消除了,才能够为别人考虑。那么孩子的这种自我中心性,究竟是什么时候消除的呢,孩子们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通过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呢?
2.2 心理实验:别人的角度
实验一
皮亚杰为了验证自己关于儿童自我中心性的猜想,设计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三座山实验。
皮亚杰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皮亚杰让实验被试,也就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坐在放着三座山的模型的桌子的一边。桌子上放置饿三座山模型是三座在高低、大小、位置上有明显的差异的山。三座山的颜色不同,其中一座山上有一间房屋,另一座山的山顶上有一个红的十字架,而第三座山上则是覆盖着“白雪”。
实验共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实验者把一个玩具娃娃放到桌子周围的不同位置。然后实验者儿童“娃娃看到了什么?”结果幼儿很难回答。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中,实验者向儿童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然后把娃娃摆到桌子周围的一个位置上,这个位置是刚好可以看到所拍摄的照片中其中一张的景象。实验者要求儿童挑出娃娃看到的那张照片。
实验的第三个阶段中,实验者给儿童三个硬纸板,从颜色和大小上分别代表三座山,要求儿童按娃娃所见把三座山按顺序排好。
实验结果显示,8岁以下儿童一般不能正确成功的完成实验者要求的任务,而大多数6岁以下儿童在第二阶段中选择的照片和第三阶段中搭建的模型,与他们个人的观察角度一致,而不是娃娃的。根据该结果,皮亚杰认为幼儿在一定的年龄以前对事物进行的判断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法从别人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而这个年龄的转折点为6-8岁。
皮亚杰的实验证明了自己从观察结果中的出的猜想,证明一定年龄以下的儿童确实存在自我中心性,不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皮亚杰的实验之后,还有人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并在关于儿童自我中心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实验二
1975年,心理学家博克在皮亚杰三座山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农场景观模型。这个“农场”中有房子、小湖、小船,还有牛和马在草地上,布局类似于三座山测验。这个实验中代替娃娃的是美国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中的主角:格罗弗。
格罗弗开着轿车绕着农场转动一周,期间不时停下观赏着农场的景色。在格罗弗停下来的时候,实验者要求儿童指出格罗弗看到了什么。其中提问形式与三座山实验中相同。实验者同时还让参加农场实验的被试参加三座山测验。
结果发现,儿童3岁的时候就能够在农场实验中很好的完成任务,但是在三座山测验中成绩却很差。在这种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博克认为幼儿是否能够考虑到别人的观点,与儿童对问题的场景的熟悉度有关。当场景是儿童熟悉的,问题也容易让儿童理解时,儿童就更容易理解别人的观点,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3 实验结论:儿童在一定的年龄以下无法理解别人的观点
皮亚杰从自己的三座山实验中得出结论。
结论一:6-8岁以下的幼儿确实存在自我中心性,不能从别人的观点看待事情。
而博克则从自己的农场试验中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
结论二:儿童在一定的年龄以下无法理解别人的观点,但儿童对问题的熟悉和理解有利于促进儿童对别人观点的理解。
2.4 教育策略:怎样看待孩子的自我中心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孩子在一定年龄前具有自我中心性,只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在这样的实验结论下,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1)宽恕孩子的自我心中性,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观点。
孩子年幼的时候具有自我中心性,不能通过别人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因此也很难体谅到别人的难处或者听进别人的建议,他们只会坚持自己的角度和立场。所以,他们有时候会因为只顾着自己而犯一些错。
就因为这样,在这一阶段父母可能会相对辛苦一些。但是这是孩子的一种成长特点,无法避免,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宽容一点,不要责怪孩子不懂事。
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要一味纠正孩子的观点与看法,强调自己的立场,因为他们不懂。相反,作为思想成熟的成人,要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们的立场和想法,然后再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改善孩子的看法。
(2)引导孩子从熟悉问题开始理解别人的观点。
孩子总是需要成长,虽然自我中心性让他们无法理解别人的观点,但是在一定年龄之后,他们也需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所以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的看法。从博克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儿童熟悉的环境中,儿童更加容易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家长可以从儿童熟悉的问题和事物开始,引导孩子发现不同角度看到的场景,思考不同角度下形成的观点。这样可以促进孩子对别人观点的理解,脱离自我中心性,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3. 具体到抽象,儿童的思维水平
心理观察:杠杆连接实验
3.1 孩子不会一直那么“笨”
“孩子越来越聪明,变得鬼精灵的!”这是我的一个朋友跟我打电话的时候,向我炫耀她的孩子时说的一句话。
说完这句话后,她就开始向我讲他孩子的光荣事件。原来他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旁边的小朋友过于调皮,把他写字用的铅笔抢走了。在他想拿回来的时候,刚好被老师发现,结果被老师批评了。后来朋友的孩子把这件事情写在了日记上(要上交的那种日记),被老师看到了,老师向他道了歉,并且帮他拿回拉被同学抢走的铅笔。
朋友乐滋滋的向我炫耀,说她孩子聪明,居然已经学会了迂回作战了。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孩子的这种进步令人欣喜,同样也引发家长们的思考:是什么促使孩子发生了这种变化,作为父母又该怎样做来帮助孩子完成这样的转变?
3.2 心理实验:想办法取到糖果
在心理学上,孩子的这种变化属于思维水平的发展。对于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研究中,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最为著名。他将个体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认为个体的思维是处于不断提高的,从具体动作思维开始,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
也就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性逐渐变大的时候,同一时期,苏联的梅钦斯卡娅做了一个关于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实验,为儿童思维水平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一定有力信息。
梅钦斯卡娅是苏联心理学家,她于1932年起在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1952年获的心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学术秘书、学习与智力发展实验室主任、副所长。多年来,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和年龄心理学研究,并先后发表过100多篇学术论文和 8本专著。
梅钦斯卡娅以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作为被试,进行了一项关于思维发展研究的实验。实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们完成一项杠杆连接的任务,把一套简单的杠杆连接起来,从而通过连接的杠杆取得不能直接用手拿到的糖果。这一任务的主要意义在于让儿童们自己找出物体之间的简单机械联系。
实验中,主试向被试呈现任务时,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向不同的儿童提出。第一种呈现任务的方式具体直观,给被试在实验桌提供实物杠杆,让儿童通过具体的杠杆以直觉行动的方式完成任务。
第二种方式,较为抽象,给背时呈现的是画出有关物体图形的图画。即在纸上画有相关的杠杆,是儿童不能通过接触实际的杠杆解决问题,只能通过图画呈现的杠杆形象进行思考。
第三种方式最为抽象,实验者不给被试提供任何工具与图片信息,仅仅是通过口头语言的描述向被试布置任务。这对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要求被试在言语的抽象水平上进行思考。
结果实验者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解决问题的水平不一样。小班儿童大多只能在第一种问题形式下解决问题,及他们大多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而中班和大班儿童则逐渐能够解决第二种与第三种形式所提供的问题,也就是说明他们逐渐形成在语言水平上进行抽象思维与问题解决。
3.3 实验结论: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
从实验结果中,实验者得出结论。
结论: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是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的过程。
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很多,在皮亚杰和梅钦斯卡娅的研究之后,人们通过实验和观察,认为在整个儿童期,儿童的思维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在儿童中期以后,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3.4 教育策略:怎样看待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
通过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及后人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1)对年幼儿童的教育适量具体形象化。
从理论上来看,儿童的思维发展经过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且经过研究,在整个儿童期基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从原则上来讲,对年幼的孩童应该以具体形象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促进孩童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有些儿童也有可能因为父母从小引导的好,思维水平也较高一些。对于这样的孩子,则可以视孩子的发展水平进行适当的、抽象一点的教导。
(2)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水平。
到一定年龄阶段后,儿童的抽象思维就开始发展,家长以及教育者趁机适当的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说像实验中一样引导孩子通过非具体形象的方式解决问题,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
4. 帮你的孩子进行类比
心理观察:类比推理实验
4.1 聪明的孩子
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前些天,他看到动画片中的小人站在凳子上拿高处的物品,今天居然就学会了搬着凳子去拿自己想要吃的零食。这真是一种令人惊奇的学习能力!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学习能力,还是一种类比推理能力。也就是通过一个已知的问题的解决答案,解决相似问题的推理能力,是一种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
孩子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将会帮助孩子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同时也在解决问题中思维水平逐渐提高,变得更加的聪明。
但问题是,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来看看一系列实验,顺便寻找一下我们想要的结果。
4.2 心理实验:孩子的类比推理能力
实验一
1987,杨玉英和朱法良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展开了关于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研究。
该项实验由三个分实验组成,三个分实验分别为:配盘、挑盘和组盘。实验材料是一个有着三层抽屉的箱子和10个盘子。箱子的抽屉中分为多格,里面共装有92个不同色、形、质的几何体。而10个盘子则是用来放置几何体。
在配盘实验中,实验者首先当着儿童的面,按照某种规则在10个盘中的其中几个盘子放上几何体,然后要求儿童通过观察验者在盘中放置几何体所遵循的规则,补上余下盘中所缺的几何体。
挑盘实验是实验者按照不同的规则在盘内放置不同的几何体,但是10个盘内有些盘是按照相同的规则配置的几何体。实验对被试的要求是,要求他们参照主试所挑出来的一个或者多个盘,在剩余的盘内挑出具有相同的拼配规则的盘。挑盘实验是配盘实验的深入。而组盘实验则要求儿童在更大范围内灵活运用规则。
结果发现,大多数的4岁幼儿只能根据盘中几何体的表面属性完成操作任务;近半数的5岁幼儿则能依据盘中放置的几何体的两种或三种属性完成操作任务;而6~7岁幼儿中则绝大多数都能依据所放置的几何体的三种属性完成操作任务。
从这个实验结果中,实验者的出这样的实验结论:4~7岁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是该实验结果还是不能够证明孩子的类比能力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的。所以我们再来看看86年,布朗他们做的一项相关研究。
实验二
在该项研究中,实验者选取的被试是3-5岁的儿童。实验中,实验者首先向被试讲了一个故事:
精灵要带着宝石越过墙并把宝石装进一个瓶子里。精灵把一块纸板卷成筒,精灵让纸筒越过墙,并把其中一个端口放进瓶口,然后精灵把宝石从纸筒的另一端倒进去,宝石通过纸筒滚入了瓶子。
故事听完后,实验者给被试一个复活节的彩蛋,让他们帮助复活节兔子解决一个问题,帮它把彩蛋送到河对岸的篮子里。其中实验者给被试提供的材料是一块纸板,而河只是画在地板上。
结果实验者发现,5岁的儿童在听过故事后能够很好地类比精灵的方法解决该问题,而3岁的儿童则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但是当通过实验者以提问的方式帮助被试回忆问题与精灵故事的相似性的时候,两者都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
从这个实验结果,实验者得出3岁儿童需要回忆起问题的关键因素才能较好的进行类比。因为实验被试年龄的限制,我们还是没有得到孩子3岁以前的类比能力发展的信息,只是知道孩子在3岁的时候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类比推理。
1997年陈、桑切斯与贝尔选取了更为年幼的幼儿做的一个实验。实验的被试是10-13个月的婴儿。在实验中,实验者首先给被试们呈现一个非常诱人的玩具,然后当着被试的面把这个玩具放在障碍物后面。但是玩具用一条绳子与一个毛巾相连接。
实验时,当婴儿需要移开障碍物后,呈现在婴儿面前的除了绳子另一头连着玩具的毛巾,还有只连着绳子,但是绳子另一头没有玩具的毛巾。婴儿只有拿起前者才能够逐步拿到玩具。
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首先让婴儿自己尝试着拿玩具,然后让婴儿的父母在婴儿面前进行演示如何逐步拿到玩具。这一部分完成后,实验者再挑选颜色或者大小等表面特征不同的玩具与其他实验材料向婴儿呈现一样的问题。或者改变婴儿拿到玩具的姿势,比如说把作者换成站着,然后观察婴儿解决问题,拿到玩具的过程。
结果,实验者发现,即使婴儿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与一开始的问题不一样了,但是在第一次观察过父母的演示之后,13个月的婴儿也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拿到玩具。相比之下,10个月大的婴儿的这种类比能力就比较弱,他们只有在后续问题与初始问题的相似度非常高的时候,才能够利用父母的演示,加以类比,进行问题解决。也就是说,他们的类比推理更加依靠表面单一的属性。
4.3 实验结论:儿童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具有了类比的能力
从这三个实验中,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结论一:儿童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具有了类比的能力,但是年龄较小的儿童进行类比是依靠的属性较单一化,表面化。
结论二:儿童的类比所依据的属性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而逐渐增多、深入。
心理学家猜想,这样的现象是由于儿童关于事物的认识是从表面到本质逐渐深入的。所以儿童进行类比推理时,类比的属性也是从表面开始,逐渐往本质属性深入。表现出来就是儿童类比能力随着年龄的加强,随着对问题本质的认知的加强而加强。
4.4 教育策略:适当帮助儿童认识事物的属性
从实验中得知,儿童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类比推理能力,只不过那时候由于对事物的认知过于表面化,所以进行类比推理的时候,参考的属性也较为表面化。
也因为这个原因,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想要促进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就要帮助儿童认识事物的属性。
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儿童的认知能力本身也存在一个发展过程,家长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儿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孩子建立一定的发展环境,引导孩子认识事物的多重属性。
很多家长都难以做到这一点,他们直接的教孩子运用类比推理解决问题,但是却不知道为孩子进行类比建立一定的基础。这种做法过于急切,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适当的做法是,引导孩子发现事物的多重属性,并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学会类比,进行类比推理。
5. 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也在发展
心理观察:天平任务
5.1 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从生活中,家长们可以发现,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强的。比如说当幼小的儿童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树上挂着的枣的时侯,年龄大一点的儿童已经会以爬树、用长竹竿打的方式把枣从树上取下来。当然,前提是没有人教过这个幼小的儿童任何关于如何摘枣的方法。
所以从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事实上,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也是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日常生活中,问题解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存能力,因此它的发展很受关心。
从问题的解决中涉及的心理过程来说,如感知觉、思维、记忆、概念理解等,问题解决能力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因为它所涉及的这些心理过程也有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不过再怎么说,我们都是在做一系列推理和猜想,事实是否如我们所想的那样,我们需要实验证据来证明。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问题解决的经典实验。
5.2 心理实验:天平会向哪一端倾斜
1976年,西格勒设计了一种天平,以5、9、13、17岁的120个儿童为被试,对儿童问题解决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设计的天平很简单,由一个支点和力臂组成。以支点为中心,两端的力臂上各钉着四个等距、大小长短一样小木棍,且以支点为中心相互对称。
西格勒实验的材料还有一些重量、形状、大小一样的中间带洞的金属圆盘,刚好可以套进天平力臂上的小木棍里。
实验时,实验者先让儿童观察天平,看到天平在在没有加任何东西的时候,两端的力臂是出于一种水平状态。然后,实验者当着被试的面用控制杆控制住天平,使天平的力臂无法上下晃动,然后实验者往天平利弊上的小木棍上套圆盘。圆盘套完后,实验者让被试预测当控制杆拿掉之后,天平会向哪一端倾斜。
从实验者布置给被试的任务来看,被试需要正确考虑两个因素才能够准确的回答主试的问题。因素之一是实验者加在两端力臂上圆盘的个数,即两端圆盘的重量。因素之二是力臂上圆盘到支点的距离。
西格勒提出了实验假设,儿童将会以下列四种规则中的一种进行问题解决。
规则一:只考虑支点两侧圆盘的数量,即重量; 规则二:先考虑圆盘的数量,除非两侧数量相同时,才考虑力臂,认为天平会向距离支点较远的那一侧倾斜;规则三:同时考虑圆盘的数量和力臂两个维度,但是对那些一边更重,另一边更远的情况感到糊涂;规则四:同时考虑圆盘的数量和力臂两个维度,且能够准确考虑重量和力臂两个维度。
实验过程中,为了验证儿童是否有使用假设中的规则,西格勒利用天平一共设计了6种问题。
第一种问题,平衡问题,支点两侧木栓上的圆盘数量相同。第二种,重量问题,支点两端的圆盘数不同,但力臂距离相同。 第三种,力臂问题,圆盘的数量相同,但是力臂距离不同。第四种问题,重量冲突问题,一侧圆盘数量多,另一侧的力臂距离远,且安排的是较重的那一端下降。第五种,距离冲突问题,一侧圆盘数量多,另一侧距离更远,正确的答案是距离较远的那一端下降似。第六种问题,平衡冲突问题,一侧圆盘数量多,另一侧距离更远,正确答案是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者根据四种规则,分别对6种问题进行了回答。然后通过随机向儿童呈现这六种问题,并统计儿童的回答结果,分析其属于使用哪一种规则解决问题。
结果发现,5-17岁的儿童中有89%,共107名被试会单独使用一种规则。5岁的儿童一般都是使用第一种规则;9岁的儿童一般使用的是第二种或者第三种规则;13-17岁的儿童则一般都是使用第三种规则。而第四种规则则几乎没有儿童使用。
5.3 实验结论: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是随着年龄逐渐提高
从所得的实验结果西格勒得出自己的实验结论。
结论一:儿童5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简单的分天平问题的解决能力。
结论二:个体的这种问题解决能力是随着年龄逐渐提高的。
西格勒的实验非常的经典,不但为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实验信息,更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的依据。很多学者在后来的研究中都是以西格勒的实验模型为准,对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研究。
5.4 教育策略: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适当培养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
虽然我们没有得到关于儿童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能够进行问题解决的答案,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启示: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适当培养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他们在年幼的时候就具有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家长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对孩子加以锻炼,促进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不过从实验中从他们解决问题所依据的规则来看,他们的解决能力越来越强,也就是对事情的认识越来越成熟、全面。从这一方面来说,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存在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家长对于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可过于急切。
不过生活中,很多家长能够做到前一点,但是却做不好后一点。家长们都非常关心孩子的进步,包括各种方面的进步。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们都会因为过于急切而忽视儿童的发展规律。
这是不可取的,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担,而且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针对孩子的年龄与思维发展的水平,选择形式、难度、量都比较适合儿童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
6. 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出现得很早
心理观察:天平任务2
6.1 没有被解决的问题
76年,西格勒的天平问题实验为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研信息,但是因为西格勒所找的被时的年龄限制,我们只能知道儿童5岁以后的情况,至于5岁以前的发展情况,则是相对空白。
而 “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疑问也依然没有被回答。在西格勒的实验之后,有一个学者还是利用了天平问题的研究方法,为这个答案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6.2 心理实验:5岁以前的问题解决能力
那么,儿童5岁以前是否有问题解决能力呢?1995年Case同样利用天平问题对对更小的儿童进行了实验,探索了他们对于天平问题的解决能力。
Case的实验很简单,他给婴儿呈现一个天平,天平的一端力臂上挂着铃铛,当天平晃动的时候,这个铃铛就会响起来。
实验时,实验者要求被试们使天平上挂着的铃铛响起来。当被是不能解决问题时,则当着被试的面击打、或者触摸天平的一端使得铃铛响起来,然后再次要求被试们使天平上挂着的铃铛响起来。
结果发现被试中,4-8个月的婴儿会模仿实验者的行为模式,和实验者一样击打或者触摸天平的一端使铃铛响起来。12-18个月的婴儿则在模仿的同时,试图把天平的另一端按下,使得有铃铛的一端抬起,然后敲响上边挂着的铃铛。2岁到3岁半的儿童则根本不需要实验者的示范,自己直接解决了问题,完成了实验者要求的任务。而4岁到5岁的儿童,则能够利用实验者所给的轻重不同的积木,把它们放在天平两端,使得铃铛响起来。
6.3 实验结论:个体婴儿期时,就具有一定的简单的问题解决能力
从这个实验结果,Case得出个体对于天平问题的结论。
结论:简单的解决能力早在婴儿期就出现了,并且个体的这种解决能力是不断提高的。
6.4 教育策略:对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孩子年幼时开始
实验告诉我们,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婴儿期就出现了,但是问题解决能力有限,有时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
所以家长对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通过模仿成人的解决方式,或者通过摸索发现新的解决办法,或者直接通过思考发现事物与目标之间的关系都是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方式。家长可以在这些方面做适当的引导。
不过,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有一个过程,所以家长们也不要过于心切,对孩子的培养也应视孩子的发展水平而言。
7. 让孩子的思考具有远瞻性
心理观察:汉诺塔实验
7.1 不为后来考虑
有一次,我去邻居家玩,邻居一家都不在,就几个小孩坐在地上斗地主。我很无聊,在旁边观看了一会儿,发现年幼的孩子就是比不过年长的孩子。小一点的孩子总是只看到眼前的胜利,在出牌的时候没有远瞻性。总想着比别人大就好,结果经常是到最后剩下一手烂牌。而相对大一点的孩子则好一点,能够比较有计划的出牌,并最终达到胜利。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是如此,小的时候对问题的考虑不够长远,只想到目前的状况,不会安排近期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系。
心理学家对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中,就有关于儿童对小目标和大目标的处理的研究,比较有名的就是Klahr的汉诺塔实验研究。
7.2 心理实验:Klahr的汉诺塔
Klahr的汉诺塔改编自河内塔和伦敦塔。而河内塔又是以流行于19世纪的一道难题为基础设计的一个特殊装置,经常被学者用来研究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后来在研究中,Shallice在河内塔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伦敦塔。
Klahr的汉诺塔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有6个相同大小的底座,其中6个底座排成2排3列,一一对齐。还有多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筒,可以从小到大,由下直上的倒扣在底座上。
选取3-6岁的儿童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汉诺塔实验。实验时,Klahr和儿童相对而站,分别站在汉诺塔实验装置的两侧。Klahr首先按照由下至上,从小到大的规律在儿童那一侧的3个底座上倒扣了n个铁筒。然后实验者同样在自己这一侧的3个底座上倒扣上n个铁筒。其中实验者与儿童的铁筒放置的情形不一样,假如儿童的铁筒是在他右手方向上的那一个底座上,那么实验者的铁筒就在儿童左手方向的那个底座上。
然后实验者要求儿童将自己那一侧的一堆铁筒以尽可能少的移动次数摆成实验者这一侧铁筒摆放的状态。如果是上面所假设的问题,那么儿童就需要将自己右侧底座上的铁筒摆放到左手边上的底座上。
在移动之前,实验者告诉儿童,每次移动只能移动一个铁筒,而且大筒只能在下筒上面,儿童不能把下筒放在大筒上面。
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倒扣的铁筒的数目由一个逐渐增多,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步骤也逐渐增多。
实验者观察并统计儿童解决问题时的行为反应,以及总共所用的步骤,看不同年龄的被试是否能够成功的完成汉诺塔实验问题。
结果发现,3岁儿童中,大部分只能完成2个步骤的问题,也就是只用移动两下就可以将自己这一侧的铁筒摆成实验者那一侧铁筒的状态。而4岁儿童中,大部分都能够解决4步骤的移动问题;5岁和6岁的儿童中,大部分已经能够解决5-6个步骤的移动问题。从这个结果上可以看出,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而提高的。
除此之外,实验者还观察到年幼的儿童中会出现,当自己无法按照规则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放弃考虑实验规则,按照自己的想法移动铁筒,以达到目标。
7.3 实验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思考更具有前瞻性
从汉诺塔实验的实验结果中,实验者得出了这样的实验结论。
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这种能力逐渐提高,思考更具有前瞻性。
而实验者所观察到的年幼的儿童通过自己的规则解决问题的现象也说明了,儿童在年幼的时候对规则的遵守能力更低一些,也就是说年长的儿童更加懂得遵守规则。
7.4 教育策略:引导、培养孩子思考的前瞻性
从实验中和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知道,思考的前瞻性对于问题的成功解决是多么的重要。
虽然儿童对于最终目标与亚目标的计划于思考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的利用游戏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发展。
很多家长可能也会意识到最终目标与亚目标的详细计划的重要性,但是却很少有家长意识到对于孩子这种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也有家长会在培养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时候跟孩子说:“一步一步来”。但是很少有家长会专门对孩子的这种能力进行培养。
不过,相信看过这个试验之后,家长们就会意识到这种思考前瞻性的重要。所以,家长们可以在与孩子游戏和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引导孩子的思考,让孩子的思考具有远瞻性。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8. 孩子几时能够看懂地图
心理观察:房间模型与房间
8.1 “爸爸”,“妈妈”和“孩子”
一次回老家的时候,去一个很久没有去过的亲戚家玩。他家有一个在上幼儿园的小孩子。那天去的时候刚好是周末,孩子也在家里。去亲戚家的时候,小孩正在她的专属地席上玩游戏。我看到上边放了很多的东西,有布娃娃,还有小碗等,她貌似是在玩过家家。
那个男孩子的布娃娃貌似是“爸爸”,她是“妈妈”,还有一个穿着婴儿服的娃娃是“孩子”,他们一家似乎刚刚吃完饭。我看到她把一些小碟和纸张收起来,那应该是他们用来吃饭的“碗”。然后她又在每个“人”面前重新摆上几张圆形的纸。这时候,我有点不明白了,这圆形的纸代表的是什么?刚好这时候起了点风,其中一张纸被吹跑了。我看到她急忙把只拿回原地摆好,口中还说道:“风太大了,把茶杯都吹倒了……”我这才知道原来那圆形的纸张是代表茶杯啊!
在成人的世界里,成人会用文字,图案等东西来代替、表征某些具体的事物。在儿童的世界也一样,他们也会有自己的符号表征代替别的东西,这个在孩子玩过家家的时候表现的最明显。
但是这毕竟是游戏,随着成长,他们要逐渐学会理解和运用这个世界通用的表征。那么孩子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理解和运用这些通用表征的呢?
8.2 心理实验:小房子与大房子
心理学家德洛克为了对儿童关于符号表征的理解与使用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以2.5岁与3岁的儿童为被试,设计了一系列非常经典的实验。
首先是1987年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德洛克先让儿童被试们看一个房间的模型,然后实验者把一个非常小的,与房子成比例的玩具藏在模型房子里面。接着实验者把儿童带到一个与模型一模一样的房间中,告诉儿童有一个真正的玩具藏在在这所大房子中,玩具所藏的地方与模型中所藏的地方相应。然后实验者要求被试们从这个房间中寻找出被隐藏的玩具。
比如说,实验者把小史努比藏在模型房间的椅子下了,那么在真正的房间中相对应的椅子下就藏着大史努比。
结果,实验者发现,2.5岁的儿童中只有20%能够不出错的在大房间里相应的位置找到玩具;而3岁儿童中,则70%能够毫不出错的在大房间里相应的位置找到玩具。虽然被试们的年龄差距很小,只有七个月。
德洛克感到很奇怪,难道2.5岁的儿童还不能够理解符号表征与所表征的事物之间的指代关系吗?德洛克猜想,有可能是因为2.5岁的儿童不能够理解利用房间模型的表征来在大房间中解决寻找玩具的问题。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德洛克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依然是以2.5岁和3岁的儿童为实验被试,德洛克这次呈现给2.5岁的儿童的是一张画着大房子的简笔画或者照片,不再是房间模型。然后德洛克让儿童们使用简笔画或者照片去大房间里寻找被藏起来的玩具。
结果发现,在房间模型实验中寻找玩具失败的儿童成功的找到了被隐藏的玩具。
8.3 实验结论:2.5岁的儿童已经可以理解和使用符号表征
这个实验结果成功的证明了德洛克猜想的正确性,根据此结果德洛克得出了一个实验结论。
结论:说明了2.5岁的儿童已经可以理解和使用符号表征,并用来解决问题。
但是德洛克的研究并未终结于此。他猜想之所以在第一个实验里80%的2.5岁儿童与70%的3岁儿童无法成功的找到玩具,可能是因为他们把模型房间当玩具玩, 从而削弱了房间模型的符号表征属性。
1989年,德洛克重新进行了第一个实验,但是他还设立了另两个处理水平,第一是,将房间模型放在玻璃瓶内,儿童被试们只能看,不能够接触。第二是将房间模型给孩子们玩。
结果发现,在第一种处理水平中,2.5岁的儿童寻找隐藏玩具的成功性升高,在第二种处理中,3岁儿童寻找隐藏玩具的成功性反而降低。
这个实验结果充分说明德洛克猜想的正确性,说明确实是房间模型的玩具属性掩盖了其作为符号表征的属性。也解释清了为什么当用简笔画与照片的时候,2.5岁的儿童能够成功的找到被隐藏的玩具。只是因为简笔画与照片的作为玩具的属性低,对于儿童的吸引力低,儿童大多会把它看成符号表征,而不会把它看成玩具,从而不再对其所表征的信息进行理解与利用。
8.4 教育策略:怎样看待孩子的符号表征能力?
因为选取被试的年龄限制,这个实验并不能够说明孩子对成人通用的符号表征的理解和运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只能够知道孩子在2.5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理解和运用符号表征。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获得启示:
(1)适当的培养儿童对符号表征的理解与使用。
现代生活中离不开对符号表征的使用,而儿童对符号表征的理解与使用能力也发展的较早。他们很早就可以利用其他东西进行表征,一根小木棍可以被他们用来代表筷子,手枪或者小船。
家长们可以适当的在儿童早期时,从儿童日常的游戏和学习中对儿童的对这种能力进行适当的培养与训练。
不过从实验的另一个角度来说,孩子小的时候会把很多东西当做自己的玩具,所以在符号表征的理解和运用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家长们在培养的时候,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不可心急。
(2)让儿童学会从多个角度理解事物的功能。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作为符号表征的事物的多重属性的冲突会阻碍儿童对该事物符号表征的理解。
所以在引导儿童学习和理解事物的符号表征意义的时候,先要教会儿童从多方面、多角度的看待事物,发现事物的多个属性。尤其是对事物的符号表征属性的认识。
在初期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孩子的能力限制,则应该给儿童提供符号表征这种属性比较强烈的事物或者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