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别说你懂小孩子:我们该怎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
1. 孩子与生俱来的攻击性
心理观察:遗传与攻击性实验
1.1 孩子攻击性强,是天生的吗?
廖妈妈的烦恼:女儿上幼儿园后,爷爷奶奶担心她在学校里受欺负。www.Pinwenba.com我却知道,这完全是不需要的。就像她班主任说的:“她不欺负别人就好了,那轮得到别人欺负她。”女儿一向好强,从不吃亏,从小就是一种就算自己头破血流也要争回一口气的人,因此幼儿园里从没人敢招惹她。
不过,虽然这样可以不用担心她在外面受欺负,但是一个女儿家,攻击性这么强,我也有点担心啊,我担心她以后嫁不出去!
后来有一次我又向老公说起我的担心,老公瞅了瞅我,说:“你都能找个好老公,她也能。”他的意思就是女儿的性子遗传我呗。不过话说回来,难道这个攻击性真的可以遗传吗?
攻击性是否真的来自于遗传,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就知道了。
1.2 心理实验:攻击天性
他们把2岁左右的儿童领进实验室中,在他们的身上戴上生理指标检测设备,然后让妈妈给他们讲故事。故事中夹杂一些紧张的情节。
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对这些紧张的情节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表现得非常紧张,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有的则个项生理指标变化都不明显。
随后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发现那些在听故事时生理指标变化大的孩子,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同情心强、攻击行为少。而那些在听故事时生理指标变化小的孩子,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低,同情心较弱、攻击性强。
攻击性强的儿童不能调节他们的愤怒,因此,对待挫折性社会环境的反应是敌对的。当这些孩子产生愤怒情绪时,可能伴随着比别人多的攻击动作和言语行为,他们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
1.3 实验结论:孩子的攻击性与生俱来
从实验的结果中,实验者得出结论:孩子的攻击性与生俱来。攻击性强的儿童更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在情绪失控下与别人发生冲突。
不过心理学家通过对孩子的攻击性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孩子与生俱来的的攻击性并不意味着就是坏事,在不同的情景中,它起着不同的作用,拥有两面性。
攻击性强的人竞争意识较强,反而能够适应强的竞争环境,有所作为;但是,攻击性强的人又往往易怒,与他人易发生冲突。攻击性弱的人虽然与他人可以很好相处,但是,他们往往性情温顺,竞争意识弱,缺少一些勇往直前的勇猛之气。
1.4 教育策略:扩大性格中有利的一面
从实验的结论和后人的研究中,我们知道,孩子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也有好的一面,可以让他们养成不服输的性格,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适应。
因此对于幼小的孩子,面对他们与生俱来的攻击性的时候,不要过多的进行责骂,应该加以引导,扩大孩子性格中有利的一面,削弱孩子性格中的缺陷。
但是同时,家长们也应该注意一下,对于攻击性实在是很强的孩子,一定要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管理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免得在不良情绪之下冲动犯错,留下难以收拾的后果。
2. 孩子的攻击行为受什么影响
心理观察:挫折——攻击实验
2.1 孩子也会因怒火而攻击
有一次在舅舅家,看到表哥的两个孩子忽然打起架来了。原因是因为小的拿了大的一只彩笔,然后大的看到后,什么话都没说,把彩笔抢回来,并一把推向了自己的弟弟。小的被推倒在地上,马上就哭了起来。
舅妈马上去哄,指责大的不知道礼让,但是大的仍酷酷的收拾自己的彩笔,不理会他奶奶的指责。结果还是他爸爸理解他,在旁边说道:“别管他,今天他在学校跟别人打架了,还被老师批评了,正憋着气呢。”哦,原来他之所以这么具有攻击性,是因为心情不好啊!
从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我们可以知道情绪可以使我们更容易迁怒别人,也就使得我们在有情绪的时候攻击性更容易表现出来。现在我们从孩子的行为上也观察到了这一点。因此有人提出了一个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是挫折情绪导致人们的攻击行为。
如果真如这个理论所说,那么家长应该怎样面对孩子的这种现象?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看看这种理论是否正确,再依此得出相应的答案。
2.2 心理实验:拿不到的玩具
1966年,奥地利行为学家洛伦兹曾发表了《论攻击》一书,大量描写了动物王国的攻击行为。接着很多研究者对人类的攻击行为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前,心理学界的研究强调生物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心理学家道拉德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
为了验证道拉德的挫折——攻击理论,心理学家设计进行了一个实验。实验的被试是一群男孩,被试被分成两组。第一组的男孩在实验者的故意安排下,站在玻璃墙外观看满屋吸引人的玩具,让他们在玻璃墙外经历长时间的痛苦等待之后,再允许他们去玩玩具。第二组被试则不需要等待,饰演者直接把他们带进房间里玩玩具。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在房间外面观察被试的行为,记录他们的攻击行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也就是在房间外面经历过痛苦等待的男孩在玩玩具的时候表现出极端的破坏性。他们往往会打碎玩具,或者把玩具踩在脚下。相比而言,第二组没有经过等待和挫折的被试在玩玩具的时候则是很高兴,也很爱惜他们的玩具。这个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挫折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
2.3 实验结论:攻击行为与个体所受的挫折相关
这位心理学家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攻击行为与个体所受的挫折相关。当个体受到挫折时,就会更加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实验成功的证明了挫折——侵犯理论的正确性,但是还是有学者不赞同这种理论,认为攻击行为不应该只是由挫折情绪所导致。
2.4 教育策略:帮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挫折情绪
虽然实验的结果受到学者的争论,但是从实验中我们至少可以知道,挫折情绪会促使攻击行为的发生。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受挫折,而因挫折情绪产生的攻击行为往往也会带来负面的后果。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养成正确面对挫折的好习惯,帮助孩子管理好受挫后带来的负面情绪。
不过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受挫的时候,会不知觉得陷入很大的误区。他们在孩子受挫出现负面情绪后,会帮助孩子找一个可以发泄的对象,让孩子以一种不正当的发泄方式把情绪发泄出来。比如说,孩子摔了一跤,坐在地上哭,孩子的家长走过去把孩子抱起来,然后使劲儿的都跺下地板,安慰孩子说是地板不好,帮忙教训地板。
其实,让孩子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是正确的,但是家长们如果选择的方式不正确,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说对着人发泄和对着死物发泄就是两种结果。像上面那种发泄方式,不但可能会促使孩子以后在受挫时,以教训使自己受挫的对象为发泄方式,还有可能会让孩子养成推卸自身责任的坏习惯。不过这也不是说家长们不能在孩子受挫后进行安慰,只不过是说安慰的方向和内容要选好。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管理好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学会在挫折中吸取教训,逐渐成长。
3. 让孩子远离武器
心理观察:武器效应实验
3.1 武器是否会促进孩子的攻击行为?
玩具枪,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玩具,几乎每一个孩子都玩过,甚至有一些玩具枪的外形越来越仿真。孩子们喜欢拿着玩具枪,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家长们也乐得掏钱给孩子买这种玩具。
不过家长们也许不知道,心理学上有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叫“武器效应”理论。这个理论是心理学家伯克威茨根据道拉德的挫折——攻击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武器”能够促使处于情绪准备状态的个体产生攻击性行为。
因此,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看的话,家长们给孩子买玩具枪这种具有攻击性的玩具,可能会促使儿童攻击行为的增多。
不过“武器效应”理论,也存在很大的争论性,究竟正确与否,很多人都抱有不同的意见。为了弄清楚武器究竟是否会促进个体的攻击性行为,家长们是否有必要给孩子们买玩具枪,我们来看一下伯克威茨的实验。
3.2 心理实验:羽毛球拍与手枪带来的反应
实验中,伯克威茨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实验参加者。然后,给实验参加者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实验者实施电击。
参加实验的被试被随机分成两组,两组被试在给实验者电击时,分别被呈现给不同的情境。第一种情境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左轮手枪,第二种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
结果发现,看到手枪的那组被激怒的被试,比看到羽毛球拍的被试对实验者实施了更多的电击。这证明了实验情境中的手枪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
3.3 实验结论:攻击型武器能够促使攻击性行为
实验结果验证了伯克威茨的理论假设,为伯克威茨的“武器效应”理论提供了证据。因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结论:攻击型武器能够促进了人们的攻击行为。
心理学家对此种现象的解释是:带有一定属性的工具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暗示,这种暗示会促进相应的行为。比如攻击型武器给人们攻击的暗示,促进了人们的攻击行为;奖杯带有竞争的暗示,容易引起人们的竞争行为。而生活中很多的社会现象也证实了伯克威茨的“武器效应”理论。
3.4 教育策略:注意给孩子呈现的物品的属性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事物本身所带的属性会给人们一种暗示,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因此家长们可以从这个结论可以知道,对于呈现给孩子的物品,也要注意一下它们的属性,分开来看就是:
(1)别给孩子呈现消极暗示的物品。
东西都带有一定的属性,这种属性会给人们带来相应的暗示。比如拳击手套、冲锋枪等物品会给孩子以攻击、暴力的暗示,这种暗示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使孩子的行为向这一方面发展。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玩具的时候尽量少给孩子挑选这种带有消极属性的玩具,以免给孩子带来消极的暗示。
家长可以以带有积极属性的玩具来代替消极属性的玩具,比如说给孩子买玩具赛车等来代替玩具枪,因为赛车代表竞争,可以提高孩子的竞争性,又可以避免从玩具枪上带来的攻击性。
(2)利用物品暗示引导孩子行为。
暗示能够不知不觉就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家长可以利用一些相关的物品给孩子一定的暗示,引导孩子的行为。
比如说带有竞争属性的玩具和物品,如奖杯,玩具赛车,象棋可以给孩子带来竞争的暗示;而时间表、钟表等则会给孩子带来时间的暗示,可以帮助家长让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4. 什么时候儿童才能分清事情的好坏
心理观察:道德发展阶段试验
4.1 孩子能否分清好坏?
冯爸爸的疑问:孩子能够分清事情的好坏吗?上周,我带3岁的儿子回乡下看望他的爷爷奶奶。因为我以为爸妈一定会在家,所以一开始也没有跟他们说,结果到了之后吃了个闭门羹。无语的是邻居家里也没人,我看着儿子被北风吹红的小鼻子,决定从后面的院子里爬进去,我记得家里通向院子里的门一直不锁。
结果进入屋子里后,儿子瞪着大眼对我说:“爸爸做坏事。”我觉得有点丢脸,不过还是告诉他说这不算坏事,然后跟他解释一通。结果半天后,他还是很疑惑的看着我。我很无力了,他这么小,究竟能够真正的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吗?
孩子们究竟能不能分清事情的好坏,我觉得家长们都可以从孩子的日常表现中发现一些信息。他们小的时候,判断的参考规则会很单一,考虑问题很简单,直到他们逐渐长大,才会像成人一般思考问题。
不过这只是通过观察发现的,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判断孩子的道德发展,这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将会产生很大的启示作用。
4.2 心理实验:孩子们的道德判断
判断事情是好是坏是一种道德判断,孩子道德判断的能力其实有一种发展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以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为基础,对儿童道德发展进行研究,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了3阶段。
首先皮亚杰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下面就是皮亚杰设计的一个对偶故事: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朱利安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就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奥古斯塔斯在打开墨水瓶时,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
然后,把这些故事讲给不同的年龄的儿童,然后问他们以下两个问题,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
最后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来探明儿童所依据的道德规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在大量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前道德阶段,大约在4-5岁以前,道德判断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二,他律道德阶段,在4、5岁-8、9岁之间,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如道德规范,而不考虑行为意向;三,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思维判断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会考虑行为的动机,在儿童9-10岁后出现。
基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对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进行了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设计的故事是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最典型的就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故事内容如下: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实验者把这个两难故事讲给儿童听,故事讲完后,实验者问作为被试的儿童以下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
实验采用的是纵向研究法法,实验者对72名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测量,并在多个国家进行验证。
结果,柯尔伯格根据儿童在回答问题时为证明自己的立场所给出的理由把儿童的道德水平分成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水平1: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该水平的推理主要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来进行推理。该水平包括: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第二阶段,利己主义定向
水平2:习俗水平,约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该水平的推理判断会将被判断的行为与社会崇尚的观点与期望相对照。该水平包括: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第四阶段,法律与秩序定向。
水平3:后习俗水平,约从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该水平的推理判断个人自己的观点应该放在社会的观点之前。该水平包括: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第六阶段,原则与良心定向。
4.3 实验结论:儿童的道德存在一个发展阶段
从两个实验中,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儿童的道德存在一个发展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判断所依据的标准也越来越成熟。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的研究在心理学界影响巨大,逐渐在西方心理学中形成一个重要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式,揭示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
4.4 教育策略:根据儿童的道德发展规律进行道德教育
从实验中知道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遵循这个规律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假如儿童的道德水平为达到某一阶段,而教育者却一味的以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进行说教,结果只会是儿童既不能理解教育者的观点,还会因为教育者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感受而对此产生反感,让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而当孩子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开始以自己的道德标准衡量事情,这个时候家长和教育者再把自己的道德判断强加在儿童身上更是容易引起儿童的反抗。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对于儿童的道德判断因根据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给以适当的引导,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不要过于心急。也不要在孩子判断错误的时候过于苛责,只需引导孩子逐渐学会进行正确的判断就行。
教育孩子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也许要等到他们懂得“人生”和“人参”的区别。
5. 学的早未必学得好
心理观察:双生子爬梯实验
5.1 需要给孩子进行早教吗?
朋友跟我说,别的家长不是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把孩子送进早教机构了,朋友问我:需要给孩子进行早教吗?
在早教机构越来越火,同时各路人马的批判声音也越来越大的现状下,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都思考过。
当然父母关心的肯定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究竟有没有作用,会不会回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孩子究竟需不需要进行早期教育呢?
我们可以看看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做的一个双生子爬梯实验,看完后我们就知道提前学习是否能够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
5.2 心理实验:从爬楼梯中得出来的结论
格塞尔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他在1906年,获得克拉克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1911年,他任教于耶鲁大学,此后他一直在耶鲁大学执教至死。期间他还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医学学位。格塞尔最初是对智力愚笨的儿童感兴趣,不过因为智力愚笨与其他很多因素有连带关系,所以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儿童的智力发展的研究上。
在儿童智力发展研究中,格塞尔想知道儿童的智力发展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其中有一项就是,假如让婴儿提前学习,婴儿是否会提前掌握学习的东西?
格赛尔利用同卵双生子进行了这一个实验。首先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双胞胎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都一样。然后让其中一个对象(我们用A代替)在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学习爬楼梯,46周左右的小孩刚刚学会站立,可能会勉强摇摇晃晃地走两步。格赛尔每天训练A15分钟,中间经历了许多的跌倒、哭闹、爬起的过程。终于,孩子A在艰苦训练了8周后,学会了自己独立爬楼梯。这个时候孩子A刚好54周。
双胞胎中的另一个,也就是另一个实验对象(我们用B代表),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52周的孩子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经发展的很好,基本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早在A开始训练的时候B在旁边看着就跃跃欲试,结果结果,同样的训练强度和内容,B只用了两周时间,就能独立地爬楼梯了,达到了A的水平,并且B看上去似乎总想跟A比个高低。
两个孩子学习爬楼梯的起点时间不一样,但是都是到了54周时学会了爬楼梯。这是一个很令人惊讶的结果,而且后学习的B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格赛尔最开始认为这有可能是偶然的结果。于是又找了一堆同卵双胞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一样。然后格赛尔在进行验证,反复的做了上百个对比实验,结果所有的实验结果都一样。所有的的孩子在52周的时候,最适合爬楼梯,能够达到最佳效果,而提前学习爬楼梯并不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5.3 实验结论:提前学习并不一定就会学的好
格赛尔从双生子的爬梯实验中,得出结论。
结论:提前学习并不一定就会学的好,提前让孩子学习不一定就能让孩子提前学会,带来好的学习效果。
5.4 教育策略:怎样看待孩子的早期教育?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1)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教育孩子应该要尊重孩子的发展,不要提前给孩子安排学习课程。孩子的学习发展有一个时间表,遵照这个时间表给孩子引导和安排孩子进行学习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但是很多很多家长都想要帮助孩子一把,让孩子早点学好相关的知识,从而在社会中生存的更好。家长们迫不及待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安排很多的课程,希望孩子能够尽快的学习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学习各种生存技能。
不过,虽然家长们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但事实上这样其实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还有可能打击孩子的学习自信心,让孩子产生学习厌烦情绪。所以家长们应该视孩子的发展水平给孩子安排课程,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2)可提前培养兴趣。
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还能提供孩子学习动力,在时间表的前一点时间,家长们可以适当的引导一下孩子的相关兴趣。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在解除学习的时候,建立相对强大一点的学习意愿。促进孩子在最佳学习期的学习效果。
6. 孩子的发展教育要抓紧关键期
心理观察:洛伦兹的印刻实验
6.1 孩子的教育究竟在什么时候好?
从上面的实验来看,孩子的教育不可超过孩子的发展规律。但是孩子的教育究竟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呢?
还记得在第一章的第一小节里的内容吗,讲的是行走训练实验,实验结论是在孩子1岁以前就存在一个行走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行走训练可以促进儿童提前学会行走。
从这两个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来说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其实没有,一个说的是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一个说抓住关键期对儿童的相关能力进行训练。关键期不一定每一个都像行走的关键期出现得很早,比如学习爬楼梯的关键期就在孩子52周左右。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那么,儿童的学习发展真的有关键期吗?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
6.2 心理实验:会跟着人走的鹅
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偶然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出生的小鹅,会把第一眼见到的对象当成自己的母亲,并且本能地跟随在它后面。就算它们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真正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们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而且一旦刚出生的小鹅形成了对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就不会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
这种种有趣的现象被奥地利著名的生态学家——洛伦兹注意到了。洛伦兹对小鹅的这种跟随反应很感兴趣,专门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小鹅的这种跟随反应。
实验是在1935年进行的。洛伦兹当鹅蛋快要破壳时,把伏在鹅蛋上的母鹅,强行抱走,然后守在快要破壳的鹅蛋前,于是小鹅们一个个地破壳而出后,看到的第一个对象就是洛伦兹。
结果小鹅们把洛伦兹当成了母亲,一直追随在洛伦兹身后。几天后,实验者将那只母鹅送到小鹅的身边,母鹅很高兴的走向小鹅,但是小鹅们吓得四散奔逃,逃到洛伦兹的身后,小鹅们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后终于受到母亲保护的孩子那样安静了下来。
洛伦兹把小鹅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反映叫做“印刻效应”。并根据该实验结果指出初生的婴儿从外界获得的影响对婴儿自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说:“动物的学习(不仅限于人类的所有动物的学习),特别是刚刚诞生时的学习,表现出印刻似的现象。”
洛伦兹的实验证实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动物形成印刻效应存在关键期,过了这个关键期就难以再次建立印刻效应。这给那些思考儿童的发展是否存在关键期的心理学家一些启示。引发了心理学界关于儿童发展“关键期“的争论。在这种学术背景下,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以人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虽然这个实验严重的违背了学术研究的伦理道德。
也是在上世纪40年代,心理学家丹尼士把一批从孤儿院挑选了新生婴儿放在暗室中生活。丹尼士只给婴儿吃住,让这些孤儿们与世隔绝。
最开始,这些婴儿在生理上和正常婴儿完全一样。但是慢慢地,他们的生理机能逐渐退化,最后变得越来越痴呆。当他们长到一定年龄后,丹尼士把他们释放出来,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在这之前他们接受了长期的训练和教育。但是结果是绝大多数的孩子始终都无法恢复人的基本特征,终生痴呆,个别孤儿学会了吃饭、穿衣等简单的生活能力。
6.3 实验结论:儿童的发展教育是存在关键期
从这些实验中,实验者得出结论:儿童的发展教育是存在关键期的,过了这个关键期再进行相关的教育,则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并且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这样的实验结论在对孩子教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但告诉人们在一定关键期进行教育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还告诉人们关键期过后人没有进行相关的学习的话,则难以达到好的效果。
6.4 教育策略:抓住孩子发展教育的关键期
从实验中可以得知,儿童的发展教育是存在关键期,错过关键期,就难以再进行教育就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要抓住孩子的关键期,科学的养育孩子。
很多家长也知道应该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教育,但是苦于不知道究竟该在什么时候让孩子进行学习,只能随大流,跟随别人的脚步和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别人把孩子送去辅导班,自己就把孩子送去辅导班。可是家长们不知道的是,现在很多机构都以盈利为目的根本就不顾孩子的年龄是不适合进行相关的学习。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学会抓住孩子学习的关键期,让孩子在关键期学习相应的东西。而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有以下一些,虽然不全,但是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3-6个月,婴儿双手抓握能力产生发展的关键期;7-8个月,婴儿爬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9-10个月,双手动作协调配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期;2岁半左右,幼儿计数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3-5岁,幼儿音乐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7. 孩子的未来如何预测
心理观察:三岁看大实验
7.1 三岁看大是否可信?
中国民间有一句话叫:“三岁看大,六岁看老”。那这句话是否属实呢?很多学者都很感兴趣。
记得有一次去朋友家玩,朋友那个还是5岁的儿子双手拿着一张大报纸坐在小板凳上看。当时我觉得这一幕挺逗乐,你想想一个5岁的、一点大的还努力的张开双手,拿着报纸,并看得津津有味,是不是很搞笑。
不过朋友一点都不觉得搞笑,她反而很是骄傲的对我说:“看到了吧,我儿子以后肯定是一个大文学家,小时候就这么的爱学习。”
其实很多家长都和我的朋友一样,努力地从自己的孩子身上想要发现点什么痕迹,看看孩子以后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将会有多大的成就。这其中不少家长都是想依据这些信息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帮助孩子以后成就一番事业。
不过究竟是否能够从孩子小时候的表现预测孩子的将来呢?我们在下边一个实验中寻找一下我们想要的答案。
7.2 心理实验:长达二十多年的追踪实验
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科学家Walter Mischel做了一个延迟满足实验,验证了延迟满足能力对儿童将来事业上的发展的预测。不久后,也就在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展开了一项对1000名的追踪调查。就为验证,一个人小时候的言行性格等表现会不会对将来有影响,是否能够预测这个人的将来。
此项研究始于1980年,由卡斯比教授牵头,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共同进行的。研究者一共选择了1000名3岁幼儿,首先研究者对这些幼儿进行了面试调查,调查是对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行测试分析。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按照该性格特点被分为了5类: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
其中充满自信型展28%,良好适应型占40%,沉默寡言型占8%,自我约束型占14%,还有10%的幼儿是坐立不安型。
23年过去后,已经到了2003年,当年3岁的幼儿已经26岁,都已经是成人。卡斯比和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走访这些人的亲戚朋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性格与23年前的性格分类完全一致。
当年被研究者认为 “充满自信”类型的儿童在3岁的时候表现的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良好适应”类的幼儿,当年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23年后,他们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沉默寡言”类的幼儿是5种类型中比例最低的一类,只有8%。23年后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已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已受伤的事情。
14%的“自我约束”型的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坐立不安”类的幼儿在小时候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23年后,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与其他人相比,更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亲朋好友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7.3 实验结论:个体小时候的行为表现与性格品德等可以预测儿童的将来
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在2005年公布的,实验结果公布后,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这个实验为“三岁看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因此心理学家们也得出结论。
结论一:通过儿童小时候的行为表现与性格品德等,可以预测儿童的将来。
结论二: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长大以后难以改变。
7.4 教育策略:认真对待孩子的言行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幼儿的言行、性格一旦形成后就难以改变,基本上一个人三岁时的性格就是以后的性格。
所以家长们在孩子幼年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对待幼儿的言行,引导孩子形成孩子良好的言行习惯和性格。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性格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会决定孩子的生理和部分心理,而孩子的家庭环境,其他的社会成长环境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性格。
不过虽然实验结果说明“三岁看大”的正确性,但是也没有把结果限定死,孩子的性格虽然很少会再出现变化,但是在以后成长过程中遇到巨大的改变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改变。还有就是其它一些方面并不一定就可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家长们也不要因为这么一句话就给一些发展较慢的孩子判死刑,孩子的将来有一大部分都会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培养所影响。
8.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还是养成
心理观察:遗传与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实验
8.1 性格也会遗传吗?
性格会遗传吗?我认为是会,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我的性格大部分都遗传自我父亲。
而从小孩身上来看,似乎也是这样的。我一小侄子的性格,就大部分遗传自他妈妈。他妈妈是一个情感很丰富的人,也是一个有点小气的人,可以因为一点小事惦记别人很多天。这个小侄子跟她妈妈一样,很小气,生气起来的时间特别的长。我上次去他家的时候,惹他哭了,当时我就给他买了东西请罪,结果一周过后,他还惦记着呢,打电话的时候一声不吭,不愿意叫我姑姑。这真是我表嫂的亲生儿子呀!
父母们可以在孩子身上找一下,也会发现自己性格的一两点缩影。所以大部分人都愿意相信人的性格其实是可以遗传的。不过究竟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更有力的实验证据来证明。
8.2 心理实验:双生子调查
其实在心理学界,遗传和环境始终是心理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了遗传决定论,还有人提出了环境决定论,还有心理学家认为,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论。这几种言论各自在不同的时期占有统治地位。
托马斯·鲍查德、戴维德·莱肯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两个心理学家,1979年他们为研究某种心理特征到底是由遗传因素还是由环境因素决定,两人和其助手们做了一项实验调查。
实验的的初步设想是找到两个具有相同基因的人,从出生起就将他们分开养育,让他们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然后在成年时测定他们行为和人格的相似程度。
但是这种人为性的讲人故意分开养育的实验是违背人伦道德的,所以实验者通过从事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专业人员的协助联系,花了很长时间在美国等 8 个国家找到了56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他们彼此均符合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成年后才相聚的条件。
在一周之内,每一名被试在实验者的安排下分开独立完成将近 50 小时的测试。测试内容几乎涵盖很多维度。首先被试被要求填写一张家用物品清单(例如:家用电器﹑望远镜﹑艺术珍品和《辞海》等),以评估其家庭背景的相似性。然后他们完成了四种人格特质量表、三种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问卷、两项智力测验、一张家庭环境量表。他们还进行个人生活史﹑精神病学以及性生活史等三次访谈。
研究人员对实验收集到的非常庞大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对每对双胞胎的一些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并把相关系数与那些一同养育的同卵双胞胎进行比较。
研究人员猜想,如果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决定的,那么一同养育、在同一个环境长大的同卵双胞胎在个体特征上应该比分开养育、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同卵双胞胎更相似。
但实验结果并非如此,一起养育的同卵双胞胎与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彼此的相关系数非常相近,差异性不明显。
8.3 实验结论:个体之间的差异更多由于遗传因素决定
从实验结果中,实验者得出结论: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更多的是由于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这个实验结果在心理学界的影响很大,但是他依然无法证明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是有哪一个单一的因素决定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性格会有遗传的影响,但是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8.4 教育策略:怎样看待孩子天生的性格?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的个性更多的是由于遗传决定的。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几点启示:
(1)区别对待不同性格的孩子。
在孩子生下来后,家长们应该注意一下孩子的性格是怎样的,然后依照孩子的性格,区别对待。
比如说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很敏感,所以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花更多的心思,要不然很容易让敏感类型的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又比如说有些孩子天生就很别扭,明明很想要某件东西,但是父母不说就是不开口要,结果可能会在父母的忽视中抱怨父母不够关心自己。因此,对待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区别对待。
(2)不要责怪孩子的性格不好。
有些家长们可能并不喜欢孩子的一些性格,所以责怪孩子的性格不好。其实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大部分来自于遗传,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责怪他们。而且家长们的责怪不会带来任何益处,反而会使孩子变得自卑。
家长们应该要做的是,扩大孩子性格中的亮点,努力利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引导孩子养成一些积极的言行习惯,从而养成积极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