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执宰大明 !
杨溥离开讲武堂扬州司务处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江南地区税务革新对杨溥来说是一个新鲜事务,故而很多地方都要向李云天讨教。
江南作为大明最为繁华富庶之地,朝廷不希望看见其出现动荡,因此杨溥此次前来可谓肩负重担,使得江南地区的税务革新能平稳过渡。
当然了,杨溥在此次江南地区税务革新中担任李云天的助手,税务革新是李云天提出来的,又在交趾进行了系统完善的实施,故而大明没人比他更为合适来主导此事。
对李云天来说杨溥的到来无疑帮他稳定住了阵脚,虽然他也是文官出身与文官集团有着非常密切的渊源,但严格来说他属于朝堂上讲武堂一系,与两京十三省的文官集团并不是同一阵营。
杨溥则是文官集团的代表人物,虽然内阁与六部之间有着权益上的纠纷,但在遇到涉及文官集团根本利益的时候却会一致对外。
内阁和六部在江南地区都有不少的利益,所以杨溥的到来使得江南官场的官员们暗自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李云天不会在江南官场掀起血雨腥风。
“王振!”送走了杨溥,李云天回到房间后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心中感到有些无奈,看来历史还是惊人的相似,王振与历史上一样凭借着正统帝的宠爱迅速崛起,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张氏太皇太后一旦去世,那么内廷和文官集团之间势必爆发激烈的冲突。
虽然这样一来李云天能坐山观虎斗,进而趁机从中渔利,但他对此并不感到有多高兴,说实话他有些厌倦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宁愿率兵打仗给大明开疆拓土,也不愿意窝里斗。
张氏太皇太后演了那么一出要杀宋大山和王振的苦情戏,其良苦用心李云天心知肚明,希望内廷能成为正统帝抗衡外臣的助力。
说起来有几分可笑,王振之所以能够飞扬跋扈,很大程度上是张氏太皇太后的纵容,否则宣德帝驾崩后内廷早就被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联手给灭了,要知道那些辅政大臣都对内廷的那些阉宦心存鄙夷,不希望受到内廷的制约。
在正统帝年幼无法亲政的情形下,内廷的宦官们唯有依靠张氏太皇太后才能自保,而张氏太皇太后为了制衡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不得不依赖宦官们,毕竟宦官是皇家的奴才,相当于皇家的财产,依附皇家才能生存,自然也受到皇家的信赖。
原本,张氏太皇太后希望正统帝能像宣德帝一样能从容驾驭那些宦官,使得宦官们不敢造次,一心为皇家服务。
可惜张氏太皇太后的身体情况使得她看不见那一天的到来,正统帝虽然被她悉心培养但毕竟年纪尚轻,还无法驾驭那些资历深厚的朝臣,也掌控不了那些圆滑的宦官,为了使得那些宦官顺服唯有进行敲打和威慑。
让李云天感到有些欣慰的是,正统帝的身边并不仅仅只有王振,还有一个与他关系密切的宋大山,谁也不清楚两人之间有着秘密交情,李云天正是从宋大山那里得到宫里的动静。
值得一提的是,宋大山的家人在宣德初就已经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在李云天的安排下,宋大山一家获得了新的身份,不仅加入了九州商会,而且其家族子弟还进入了讲武堂,使得宋大山没了后顾之忧。
像宋大山这样的宦官,虽然有着足够的权力的名利,但由于没有子嗣只能把未来寄托在家人的身上,希望使得家人能过上好日子,家族兴旺发达。
如果按照亲疏关系,宋大山与正统帝的关系比王振更近一步,而且宋大山的官职始终压了王振一头。
当年宋大山和王振跟着宣德帝避开汉王的追杀进京登基后,宋大山成为了御马监左监丞,而王振只是御马监右监丞。
即便是现在两人升了官,宋大山的御马监左少监依旧要比王振的御马监右少监高上那么半级,两人中以宋大山为尊。
王振之所以飞扬跋扈,成为了内廷中风头最为强劲的人,是因为宋大山听从了李云天的安排并没有介入到朝廷的权势中,对司礼监敬而远之,其目标是掌控了宫中禁军的御马监。
虽然王振有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但是对宋大山还是非常客气,毕竟两人的靠山都是正统帝,而且正统帝对宋大山更为信任一些,再加上宋大山无心司礼监,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好,结成了牢固的同盟。
有宋大山暗中牵制王振,李云天对此感到放心,王振的一举一动都会传到他的耳朵里,使得他能清楚王振下一步的动向。
“王爷,倘若张氏太皇太后病重咱们该如何应对?”跟在李云天身后的林馨听见了李云天的那声感慨,沉吟了一下后娇声问道。
从杨溥凝重的神色上林馨觉得张氏太皇太后的时日好像不多了,李云天应该布局安排张氏太皇太后死后的事宜。
很显然,失去了张氏太皇太后的威慑后,京城的各派势力必将进行一番混战,以重新划分朝堂上的格局。
“静观其变。”李云天早就考虑好了对策,闻言不动声色地回答,他并不想介入朝堂上的这次势力大洗牌。
实际上,内廷和文官集团在朝堂上争夺的地盘是两江十三省,而李云天的地盘是交趾、辽东和关西等偏远之地。
由于李云天依旧是交趾、广西总督,故而内廷和文官集团都不会对广西下手,广西的官员绝大部分都已经换成了武官,再加上属于蛮夷之地,因此无论是内廷还是文官集团都不会对它感兴趣。
这样一来,李云天与双方都没有利益上的冲突,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趟这浑水。
“可是,如果他们闹起来的话肯定都会找王爷的。”林馨的眉头顿时微微一蹙,不无忧心地望着李云天。
虽然李云天出身文官,但他与王振、宋大山可是共同经历过生死,当年一起护送宣德帝从南京城到北京城登基,那个时候双方就已经有了交情。
因此,一旦内廷和文官集团闹得不可开交肯定会想到李云天,都想从李云天那里得到帮助把对方给打下去。
“等到了那个时候,朝鲜国和倭国的事情也该解决了,本王届时要亲征。”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准备到时远远地躲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王爷此举实在是高,等王爷凯旋而回的时候他们恐怕已经斗得两败俱伤,王爷正好来收拾残局。”林馨眼前不由得亮了一下,一脸兴奋地笑道。
她差点忘了朝鲜国和倭国的事情,如果要征服这两个国家非李云天坐镇不可,毕竟这不单单是打仗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如何治理,这一点大明满朝文武无有出李云天之右者。
“本王并不愿意看见他们内斗,如果大家万众一心的话大明将更加强盛。”李云天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内廷和文官集团之间的利益之争很难化解,他既然没有什么好办法那就不进行掺和了。
“禀王爷,京城急报!”李云天的话音刚落,一名侍卫就急匆匆地快步走来,躬身把手里的一份公文递了过去。
“唉!”李云天打开一看,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脸上的神色显得有些凝重,良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王爷,出了何事?”林馨见状顿时吃了一惊,她很少见到李云天的脸色如此严肃。
“后院失火呀!”李云天苦笑着摇了摇头,把手里的公文递给了林馨。
林馨还是以为忠王府出事了,连忙接过公文仔细查看了起来,随后松了一口气,原来李云天说的后院不是忠王府,而是指的内阁首辅杨士奇。
杨士奇的长子杨稷在老家江西泰和县,不久前的一次大朝上,京城数位言官在大殿上书揭露杨稷的罪行,请求正统帝严惩横行乡里、仗势欺人、杀害良善的杨稷。
鉴于杨稷行凶为恶之事有数十起之多,谋害人命十余条,故而正统帝派遣御史前去泰和县彻查此事。
李云天对此感到非常无奈,杨士奇的一世英名恐怕就要会在杨稷的手里,因为杨稷确实是有名的恶人,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无比惋惜。
在李云天看来,杨士奇是一位雅善知人、通晓大体的政治家,他担任内阁首辅十余年,慧眼识珠,先后不拘一格地举荐了五十多人做官。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名流千古的于谦,以及能臣干吏况钟、周忱、曹鼎等,都是由于得到了杨士奇赏识器重这才历练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个个政绩显著,官声极佳。
可惜的是,这位被《明史》誉为“有大雅之明哲”的宰辅,虽有识人之明却独不识其子,“晚年泥爱其子,莫知其恶”,以致玷污了其一世的清白。
明朝李贤的《古穰杂录》和焦竑的《玉堂丛语》都记有杨士奇晚年的这一悲剧,杨士奇在京城为官长达四十余年,期间提拔官员数以百计但没有提拔过两个儿子,也没给他们谋得那些待遇优厚的差事,这使得举国上下皆交口称赞。
杨士奇的长子杨稷没有做官,远居老家江西泰和县,由于杨士奇的原因衣食无忧过得逍遥快活,其杨士奇长子的身份自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和奉承。
面对周围人的阿谀奉承,使得杨稷逐渐飘飘然起来,仗着杨士奇的权势威望,胆大妄为,横行乡里,公然犯下了几宗人命案。
虽然杨稷的恶劣行径其所在府县的官员早已耳闻,只是投鼠忌器忌惮杨士奇而不敢介入,这使得杨士奇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蒙在鼓里,没人吃饱了撑的跑去告诉他杨稷为恶的事情,那岂不是自己找不自在?
况且,杨士奇身为大明内阁首辅也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得了的,能接触到杨士奇的莫不是大明的高官显贵。
终于,有人把杨稷暴横乡里的事情告诉了杨士奇后,杨士奇先是大吃一惊,随即又怀疑对方所言的真伪,他不相信儿子会犯下如此大罪。
按理说,杨士奇既然怀疑杨稷事情的真假,那么就应该派人或责成当地官员进行查探,然而他却犯下了一个身为父亲的人所犯下的溺爱儿子的大错,只是写信警醒杨稷,告诉他莫要在乡间胡作非为,要自省自律,如果有横行无忌的事情就要改正过来,下不为例。
杨稷本来以为杨士奇要严惩于他,谁料想杨士奇只是风轻云淡地提醒他要自律,言语间并无责备之意,这使得他行事更加肆无忌惮,倚势作恶愈演愈烈,在当地府县闹得鸡飞狗跳终酿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