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少阳帝君 > 第二十三章 镇元讲经 建木成皇

第二十三章 镇元讲经 建木成皇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少阳帝君 !

    他张眼一望,但见天地一片苍茫,四野空旷荒芜,仿佛从无生灵存在一般。()这时大地之上,忽而冒出一株小树,而他正是这小树之上的一片绿叶。随着时光流逝,这小树逐渐长大,长高,树冠足足有千里方圆。

    而这片荒野,也逐渐热闹起来。数不清妖兽飞禽在这大树庇佑之下,繁衔生息,整个巨树笼罩之所,充溢着洋洋生气,一派祥和。此时距盘古大神开辟天地为时不久,天地不稳,各种天灾时有发生。这树冠遮蔽的千里之地,竟然成了洪荒大地少有的避难乐土。

    这建木虽然高大无比,但也没有后世所传能顺其攀援直入天界的擎天之状。

    这时有一先天之民云游至此,见得此树通天,可惜未曾显化灵智,虽然灵气堪比仙人,可并不通修行之道。若是有一天树龄枯竭,不免可惜。于是在建木树下盘坐千年,日日为其诵念一书。千年之后,这建木灵智才开,自行悟出一门无上妙法。功法成就之时,其树上九实,化作九株神木,飘落洪荒四地,镇压洪荒地脉。从此洪荒地裂之灾就自平复下去。而这建木也因此踏入道途,身躯一天天膨胀起来,变成一株冠入青冥,根通九幽的木中之皇。

    因建木感这位大神通之士讲道开灵之恩,遂将九株神木中的人参果树赠与这人。

    这位先天之民不是别人,正是自号与世同君的镇元大仙。他为这建木所讲之道,正是他随身至宝地书中领悟而得。这镇元大仙本固赐不受,怎料那人参果树却与他极为投契。每当他云游一地时,这人参果树都要拔出根茎,与之相随。如此几番下来,这人参果树竟有枯萎之样。

    镇元大仙无奈之下,只能将这人参果树就地安置,而后立地抽山,建出万寿山五庄观,就在这人参果树之下,得享无上逍遥。

    这建木共有一千大叶,一千中叶,一千小叶,各自伸入大千三千世界。

    随着这建木不住生长,陆一鸣所化的小叶也直入青冥。一股伟岸苍茫的擎天之威,勾起九天罡风合力煅压枝上树叶。而陆一鸣此时灵台识海之间,翻滚不休,似乎要自内中开辟出一方世界出来。他再也顾不得再观这建木经历的故事。只能静下心来,引导识海之变,这就是建木的煅神之法。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见一道剑光,破空而来,只稍稍一动,便将这建木斩为两断。()

    陆一鸣不及防备,只觉识海一阵摇晃,便像落叶一般,悄然飘落。待到他飘落于地之时,眼前忽然一变,已然立身于塔内二层之地。

    他还没从时光流转的沧桑之中回过神来,就觉灵台识海似乎扩大几分,神思也凝炼几分,这建木之攀援倒让几人收益不少。

    其余四人倒是先他一步而入,待到他入得之后,各自询问一番,才知几人在这树叶之中,所遇之情也无有大异。

    于子升开口道:“几位道友,这件玉壶就由在下取了如何。”他伸手一指那当空悬浮的玉壶。

    这玉壶看上去倒与方静姝手中那件相差不大,自其壶嘴之处,还闪烁着点点灵光,随着玉壶的旋转,不住洒落。而这玉壶就在这灵光之中,载沉载浮,灵性极为可人。

    于子升既然出口,想来是爱煞此壶,几人也自然不会横刀夺爱,大煞风景的出言相争。

    于子升洒然一笑,挥手洒出一沓符纸,这符纸直当空一抖,便各自化十几道流光,落于这小壶八方四面,各自透射出莫名灵光,互相牵引,蓦尔一座符阵就自缓缓形成。这符阵方一落成,就自不断将这玉壶放出灵光收摄其中。

    不过短短一盏茶功夫,这玉壶所放灵光已然被收,唯余这小壶当空飘动,运转之间,似乎也多有迟滞。

    于子升心中一喜,挥手将符阵撤了开来,而后轻轻张口,便有一道灵气悄然而出。这灵气略略一阵舞动,就化作一张灵符。

    这就是于子升苦心祭炼的本命灵符——玉虚诏。这玉虚诏方一显化而出,就自吞噬灵气补入其中。不过转眼之间,玉虚诏就已然涨大五尺有余。

    于子升此时因施此符,却是灵气消耗过剧,面色苍白不堪。不过即将大功告成,他岂能让这天大机缘白白错失。

    他一咬舌根,硬生生斥出一道法诀打入玉虚诏中。但见那玉虚诏只是一晃,便从其中闪出一个碗口大小的银色篆字。于子升勉强一喝:“给我收。”

    这个篆字正是‘收’字,这字在他一喝之下,立时放出道道银光,打入玉壶之上。这玉壶虽已有灵性,奈何护持灵光已然被破,只略略挣扎,便被这银光紧缚,随后便投入这个篆字之中。

    于子升面上一喜,张口喝道:“成了,给我回去。”但见那‘收’字当空一阵摇摆,似乎并不乐意回到玉虚诏中。于子升似乎早有预料,双手一合,骈起玄心指,自眉间拉出一丝乳白灵气,而后轻轻送入玉虚诏中。

    玉虚诏得此气相助,立时熠熠生辉,只略略一摇,那‘收’字就再抗拒不得,化作银光一道,投入其中。

    众人细细察之,但见这玉虚诏上共有十五枚古篆,正各自放散不一的色彩。众人一阵点头,这上面每一枚古篆都代表了一种神通法门,这于子升本命灵符倒是当真不凡。却在此时,那枚‘收’字字突然猛烈一抖,而后便又有一枚古篆自玉虚诏中浮现而出。这枚古篆想必就是那玉壶所化。

    只是不待几人细细相看,于子升就将这玉虚诏收入口中,隐入丹田道基之处。他这本命灵符之法,乃是他持身之本,岂能轻易就露了底。

    不过陆一鸣眼神倒挺好,就只一转眼之间,他就分辨出这古篆到底何意。自然是与‘收’字相互对应,此乃‘摄’字。

    于子升收得玉虚诏入口,面色好转大半,随后望向这已然显出的木制楼梯,不由一笑:“三层即破,四层再望,几位道友咱们走吧。”

    申时行一笑:“走。”

    现在云中一道隐隐分为几大势力。素女宫与纯阳观合流一体,实力也足可与云中老牌大宗木神相抗。而天云门则交通云中一道大大小小世家几十家,声威也是不弱。青凝门则一向持中立之场,与正道联盟交往密切,自是不消多提,再加上常常施恩与云中散修,声威也是不弱。而以五行宗为首的几十小宗小派虽然内斗不休,可也知若不报团,迟早被大派吞噬殆尽,是以也不能轻视。

    独独栖霞落雨两宗,一则重开山门不久,底韵不足。一则门中弟子稀少,又无元婴真人镇守,底气不足。不过因如今流金道人手执云中权柄,落雨掌握云中大半丹药的出产,声威也是不凡。

    于子升待四人都进了其中,方才自语:“只希望,你们不要把外界争斗带入此间。”随后一整衣襟,踏入其中。

    在几人眼前的正是一座巍峨大山,此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屹立这方世界之中,似乎亘古匆匆,从未变迁一般。其高峻正如古人所云:方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也生云。

    但见其上一条小道盘旋十八转,蜿蜒曲折。这小道尽头,有一金光灼灼的牌坊巨门,上书三字,南天门。而南天门之后,无穷雷光闪耀不休,似要劈尽世间万物一般。若是目力惊人者,还能透过这无穷雷光,看到这南天门之后的一处高台。这就是五人此行的终点——玉皇顶。

    陆一鸣看见这山,不由生出熟悉之感。

    而眼前这山,正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岱宗泰山。传说此山上接天庭下入地府,由东岳大帝黄飞虎掌管。

    东岳大帝为泰山之神,他掌管天下三百六十五路诸神,是阴曹地府十殿阎君和十八层地狱的主宰,又主生来又主死。

    几人观望良久,但觉天下之山中,比其高峻灵秀者,不知凡几,但这股伟岸雄浑之气,它山岂能与之一较高下。

    陆一鸣左右一望开口道:“快活十八盘,知乐不知怖。”他不与几人多谈,便缓步而上。

    这山路乃是一阶一阶凿将出来,随着山势,蜿蜒山间。其宽处,可容五牛并行,其窄处,脱兔难转。陆一鸣少年时久居昆仑山巅,对这爬山一道,颇有心得。自一步踏出之后,便闭口不言,一步一步,不疾不徐,不紧不慢,仿佛每一步都丈量过一般。尽管后上来的四人已然远远将他甩开,也是不急。

    如今他们修为尽被压制,已是俗人之身,耐力如何能与之前相比,莫看他们此时走得甚快,恐怕最后还是陆一鸣先到南天门处。

    陆一鸣虽然也曾游过泰山,可像这般在幻境中游,倒是让他大感有趣。一路之上,观云看雾,赏松叹柏,倒是悠闲雅意,反倒像是游山玩水一般。

    不过这般写意得行走几个时辰,他就已然赶上另外四人的步伐。此时四人却是用力太急,加上灵气被压制,却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抬步之间,宛若拖曳沉铅,行走颇为艰难。

    就算申时行也曾练过几年武艺,在这快活十八盘上行走这么久,也有点坚持不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陆一鸣迈着轻松的步伐慢慢超过他们,而后逐渐消失在山路曲折之地。

    申时行纵然一向勇往直前,此时也不由颓然,撇开正欲奋力攀登的三人,靠在石阶上,休息起来。他也不是无智之人,休息了一阵,这才缓缓而走。这下他可不再全速直行,也学陆一鸣那样,不急不慢的走,倒是颇为感怀——这赵子龙未修行之前,恐怕登过不少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