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大汉龙骑 > 第二千零九十八章 平定扬州(129)

第二千零九十八章 平定扬州(129)

作者:皇叔刘司马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汉龙骑 !

    刘澜的新政可谓是包罗万象,覆盖了各个领域,当然所有的新政并非是所有新政全部上马,而是一点点一步步逐渐施行,毕竟所有的新政总归到底一句话,变革,而变革最简单的意思就是改变现有的一切,那么一旦激进,势必侵害那些既得利益着的利益,而他们一旦有强烈的反对,任何新政恐怕都不会轻易取得成功。

    所以刘澜必须要从简至难,先沛县后其他郡县,因为刘澜要说服一些人,那就必须要用事实去说话,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战到自己这边去支持他的新政,不管是取消士农工商的不平等,还是取消避讳,这些都是刘澜最初的改变,也是刘澜最初的试探。

    不得不说,刘澜在这几件事情上,得到了最多人的支持,虽然世家认为避讳有存在的道理,但刘澜却非常大度的表现出他这个澜字,没什么可避讳的,当然此时刘澜可不敢说连献帝的名讳也不用避讳,毕竟表面上还是要尊汉的。

    如果刘澜记忆不错的话,明代就没有这些繁文缛节,在避讳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最宽松的一个朝代,但在汉代避讳是头等大事,最简单的蔡琰不就是因为避讳将其字昭姬改为了文姬,而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比比皆是,避讳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就如刘澜,在他的治下,澜字是绝对必须要避讳的一个字,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世家士族,在任何领域都只要有这个澜字,就必须要改,甚至一些地方的小溪里名字里有澜,也得更改。

    这些河流可能已经形成几百上千年,而它们的名字也叫了击败上千年,但因为刘澜而不得不把改变原有名字,虽然百姓对此早已见怪不怪,毕竟已经习惯了,可是当刘澜这道政令下达之后,有多少人都蒙了,变天了,真的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不得不说,在新政的事情上,对他帮助最大的就是甄豫,他的建议从易至难是刘澜能够最终有今日大力改革成功的关键,用刘澜的话说,最初的改变都只是偏向民生百姓,也就是笼络人数最多的那群人,在掌握了最多的支持者之后,刘澜又提出去繁为简的政策,从上至下风气为之一改,使得原本那些有着一定身份却没有社会地位的小吏成为了刘澜的支持着,拉拢大多数人。

    刘澜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拉拢大多数人,然后在扶持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去与那些既定利益者进行较量,这也是为什么刘澜能够在辽东在青徐从未失手过的原因,而现在他只是把自己以往的斗争经验用在了丹阳郡,再一次大获成功,用刘澜开玩笑时候的一句话那就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对氏族进行分化,加大打击的力度,刘澜走到今天用他的话就是借力打力,借氏族之手斗氏族,不得不说刘澜能够成功绝非偶然,当然能够成功的关键也是因为新政给大多数人带来了真正的利益,如果扰民、如果让上下都不满,那任何新政都不可能会成功。

    当然刘澜的新政还是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有些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当然最为关键的一点其实还是刘澜治下真正有影响力的大世家并不多,所以掣肘也没那么严重,就好像刘澜设立的医校,这如果放在中原许都和邺城,那一定不可能成功,旁门左道耳。

    但是在当时的徐州,却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世家的影响力有限,就好比当时的情况糜家全力支持他,本来糜家涉及的领域广,尤其是在商业方面,虽然都是下面的人在打理,糜竺不会亲自参与,他只是躲在背后,但是刘澜改革户籍提升工商社会地位,却是正对糜家的胃口,而不管出于任何目的,对医校他都只能也只能选择支持,很简单的道理,今天你选择了无动于衷,那么下一次出现相似的情况,而你变成了既得利益者的时候,可能也不会有谁替你说话。

    那个时候,三大家族糜家支持,陈家反对,张家中庸不哪头也不靠,刘澜的平衡之策在这个时候起到了效果,当然陈家没有过激反对也是因为华佗救治了陈登,所以医校也在争议中成立。

    当然刘澜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首先还是要归功于沛县则快试验田,因为刘澜不管怎么在其他地方推广新政,只需要拿出沛县的成绩来说话就足以让很多持观望态度的人闭嘴,其次是那些持怀疑态度者,如果没有这块试验田,那么他们肯定会有顾虑,到底有没有实惠,但因为沛县成功,看到了实惠,所以这类人自然就站在了他的身边,这也是为什么刘澜在徐州能够改革成功的关键原因。

    虽然对田亩没有太控制也没有照搬沛县的土地改革,但也是因为局势迫不得已,他必须要保证粮秣的充足,因为刘澜不仅养着众多的士兵还有辽东,而辽东才是真正的无底洞,当然刘澜正在改变,虽然对辽东还未实行大规模迁徙,可现在的辽东因为茶叶瓷器的贸易繁荣,已经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辽东。

    以前的辽东和幽州一样靠着冀州输送,而现在的辽东则靠着徐州,但刘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辽东一定能够自给自足,而那一天的到来将会为刘澜减轻极大的压力,辽东肯定是要开发的,毕竟那可是东北,资源丰富,更何况那里还是刘澜练兵之处,而刘澜的最终目标可不仅仅只是为了从辽东入右北平,而是向北发展。

    刘澜能有这样的决定,首先是因为棉花的推广以及棉衣的普及,当然还有最主要的就是辽东已经开始砖石房屋替代木质房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煤炭,没有这些刘澜根本就不可能有向北发展的可能,而刘澜之所以做这些,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其实还是想要前往美洲寻找辣椒玉米和土豆。

    所以他现在大力发展水军和造船厂,只是到了日后登陆美洲的第三步计划,而第三步其实也是最困难的一步,以现在造船工艺来说,普普通通的长江都会发生状况和意外,更不要说远洋了,可是如果不去发展,那这一天就更遥遥无期了。

    所以现在刘澜正逐步向北蚕食发展,而造船厂也在不断的进行研发,虽然不确定当秣陵军造船工艺合适能够成功,达到远洋的标准,但只要有朝一日能够控制白令海峡,那就以现在的船只其实也是可要进行尝试的。

    可刘澜真正要求的又岂能是这些,远洋的船只才是他的终极追求,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原因,可这需要科技的发展,所以他不会强求,但是他会不断的进行鼓励,如果真有一天铁甲船真的出现,蒸汽机也被研制成功,那他一点都不奇怪。

    刘澜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将陶谦攒下来的巨额身家全部消耗一空,很多人都说他是坐吃山空,甚至要求开元和节流,但这些话都难免偏颇,因为他自己非常清楚,坐吃山空他承认,开源也是必须,可是要节流绝对不行。

    因为这些花销,在部队和内政上的花销又能有多少,真正可怕的地方其实还是在军械场上面的花费上,尤其现在军械场被细分之后,从最普通的农具到最高端的一些科研项目,刘澜都会花费巨大的资金。

    好在现在民用的科技刘澜已经彻底将其从他将军府剥离了出去,日后的研究完全是靠着一些世家在支持,这也是刘澜刻意为之,他们投入研发,然后在靠研发去赚回自己的投入,这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

    所以刘澜还是在节流方面下了功夫,只不过是制度变得更为合理,把或者说是把蛋糕分了出去,本来这样的蛋糕对现在的刘澜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既然每年要花费高昂的资金,那何苦不把其彻底转为民间,让民间的资本加入进来,这样对双方都是好事一桩。

    可是在其他方面上,军用技术就不行了,因为涉及到保密,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连弩的工艺,如果也转为民间,一旦被泄露出去,那刘澜现在最大的杀手锏被其他诸侯掌握,那可就太可怕了,一旦战场遭遇,双方连弩互相伤害,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的士兵。

    所以军用的基数和未来科技是刘澜现在投入最多自己的研发部门,一切都在欧冶坚的掌控之下,而刘澜投在这里的资金几乎占了他收入的三成,再加上部队的四成花销,每月别说持平,就是不吃老本都难。

    当然这一切得到有效改变的首先就是茶叶与茶具的推广,尤其是茶叶更是帮他解决了很多麻烦,最少在资助辽东的时候,粮食就不再是免费赠与了,而是要靠着辽东来购买,毕竟辽东在对曹操的砖茶以及茶具上那可是赚的盆满钵满,尤其是在辽东种植更是让辽东变得越来越富足。

    人口的迁入,再加上当地农田的开发,虽然一年只能生产一茬稻谷小麦,可这却解决了不小的问题,未来刘澜可能不会再投资辽东,但是就算不投资辽东,以往投入在他这边的资金,也会转为内部,比如科技和军用的军械场,甚至是对学校的各种扶持。

    所以对未来的开销刘澜不仅不会有任何的减小,相反还会增加,甚至可能会最后发现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这本来就很正常的,因为对刘澜来说他喜欢把眼前的一切用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所有的科技他都习惯用科技树来形容,因为已他从后世的了解来看,现在的科技往下会衍生出什么或者说更高的科技是什么,他都能够知晓一二,也许会有偏差,但绝对会不会偏离太久,哪怕他不知晓也无所谓,因为这些优秀的工匠和科研人员会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他。

    所以刘澜虽然不是此中行家,但他只需要了解科技树的进展就知道所有的一切已经发展到哪里,甚至刘澜都有些期待,科技树最终的发展会不会与他那个时代出现一些偏离,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东西。

    这绝对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科技的发展从冷兵器进入热兵器是科技树进阶的正确方向,可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冷兵器一直进阶下去会出现什么样的惊喜?是前所未见的新兵械,还是一路走到头的无底洞?

    这些本来就是探索和创新的惊喜所在,刘澜当然会引导进入热兵器,毕竟刘澜已经从那些道士手中研究的金丹中帮助工匠们获取了不少火药的知识,想要有所突破,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但刘澜对热兵器的好奇其实并没有冷兵器的多,他真正想看到的还是冷兵器如果发展到头,到底会出现什么样前所未见的新武器,而相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所有的科技都是如此,而这肯定是需要巨额的花费。

    那么就一个农业帝国来说,这样的花费根本就不可能支撑太久,而工商业又因为科技的制约不太可能会有超越时代的产品出现,所以刘澜大力扶持工商,甚至是希望从工商业或许更多的税收来源而不只是在去剥削农业。

    这肯定是唯一能够支撑刘澜不断发展科技树的唯一办法,如果指望农业,那未来几十几百年都不会看到任何的希望出现,这就是现实,但是他对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他的政策,是真正激活了工商业,蓬勃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更多的创新,未来可期。

    只要他不断的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不断的股东工商业,不断的让更多人走进庠序与学校,也许只需要几代人,就会有质的变化,甚至无需几代人,只用一代人就会有质的发展,就好像现在的辽东,几年之前,谁能想到冬日里还能走出家门呢?

    难道这不就是刘澜最大的贡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