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大汉龙骑 >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徐州之战(92)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徐州之战(92)

作者:皇叔刘司马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汉龙骑 !

    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曹操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对曹操时,便从之前的无条件支援变为拉拢,甚至在曹操与吕布兖州交锋最困难的时候,袁绍选择的也只是让他到冀州来。

    兖州之乱,在演义中是张邈与吕布的一次联合对付曹操,但现实却是张邈等人与袁绍的一次撕破面皮行为,因为两人之间的恩怨,而曹操又是袁绍在兖州的极大话事人之一,所以张邈无不担忧着曹操会在袁绍的压力之下最终会除掉自己,正是在这样的不安之中,张邈动手了。

    兖州之变,虽然损失最大的是曹操,但当时的曹操对兖州的真正控制范围也就是许都陈留一带,可因兖州的变故,袁绍几乎放弃了对兖州的控制,但曹操的坚持,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了战局,更是把握住了这一真空期,成功掌握兖州。

    袁绍吃了哑巴亏,这时候想都不要去想还能先收回兖州的控制权,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前他任命的那些兖州的郡守大多都被吕布所害,还活着的经过兖州之战又往往转向了曹操,所以与其说是袁绍没有再收回兖州的控制权,倒不如说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了对兖州的话语权,更不可能再指挥的动曹操。

    其实曹操在陈留时,袁绍就已经很难对他进行控制,就拿杀张邈这件事来说,袁绍几次三番让他除掉张邈,可曹操都扛了下来,拒不执行,更何况这个时候,就更不会受他操控了,毕竟是辛辛苦苦多下来的兖州,怎么可能拱手让人?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曹操算是彻底羽翼丰满了,不用再看袁绍的脸色行事,但这时候其实两人并没有撕破面皮,正是接献帝后对他的太尉任命,算是彻底让二人面合神离。

    不过曹操也很识趣,很快示弱并说好话,化解了这一次矛盾,不过在曹操心里,显然袁绍一直都是最大的威胁。

    只不过他现在还没有那个实力与他抗衡,所以他在迎接献帝之后做了一件事情,或者说是一早就做的事情,就是扩大屯田范围,军屯民屯双管齐下。

    曹操心里十分清楚,以他现在的实力想要脱颖而出,除了并不可少的强大军事实力之外,就是后勤补给这一块了。

    尤其是在兖州经历如此大的动荡之后,不说与最大的势力袁绍抗衡,就是想有一天能与近邻刘澜抗衡,没有足够的粮草充足的兵员也是做梦。所以他在兖州开始了大生产运到,大规模的屯田,甚至连夏侯惇都去屯田。

    按照曹操的计划,他要最少建设四支到五支屯田部队,但显然最后部队大范围的削减下来虽然粮食的产量增加了,但部队的数量却减少了,问题的关键,还是人口太少了。

    这一点,则是袁绍所无须考虑的,就拿平原一郡,虽然经过黄巾之乱后,平原人口锐减,但是袁绍根本无须迁徙冀州百姓,平原仍能成为他的粮仓,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冀州的人口足够,平原相对来说,收到的税赋初时可有可无,正因如此,所以在土地充裕的前提下,袁绍才能用五年时间让平原恢复生机。

    而兖州想要恢复这样的镇痛,显然就没那么容易了,毕竟与吕布一战的创伤太伤了,他毕竟做不到似袁绍那也可以减免平原税赋的决定,所以光靠军屯只是解燃眉之急,想要让兖州恢复,每个几年时间,根本做不到。

    徐州大战还没开启之际,大量冀州部队从冀州南下开始在平原集结,由春转夏,数十万人的空前盛况,城外的部队一眼望不到边,很快百姓家的孩子和大人纷纷跑去军营看热闹,但这样的景象,只持续了几天,新鲜劲一过,百姓们又恢复了以往生活。

    驻扎的部队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没人知晓他们还会在平原停留多久,直到这一日,一队骑兵突然到来,打破了平原久违的宁静。

    两面大旗,昭示着来者的身份与地位,不是别人正是文丑和高览,而二人来到平原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去城外军营视察,而是先来与拜平原相的山头,顺便敲了敲平阳城的情况。

    要了解部队,其实先看城镇,城镇中如果百姓骂声一片,那么这部队肯定没少祸害百姓,毕竟是袁绍的兵,不管是不是爱民如子,最少都要表现出这个样子,上有所好嘛。

    不过看起来平原郡的情况还是很不错的,其实在来的路上看到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麦田就能知晓一二,要是真有部队祸害百姓的情况发生,不说麦田荒芜吧,最少杂草肯定丛生,很好,很不错。

    而到了城内,他们专门去了市集看了看,一派热闹繁荣景象,这才调头拜访郡守,其实他早就听到信了,可惜去堵大部队去了,哪知道他二人绕道来了市集,见到这位郡守之后略作交流之后,二人便出城入了军营之中。

    郡守已经准备好了住宿的地方,是在城内准备的一间大宅,给二人做将军府用的,不过被他二人婉拒了,他们到这可不是来享受的,而是带着任务而来,现在要去见见军营里的各位将领们了。

    与郡守告别之后,二人来到军营,大家翘首以盼的二人终于到了,每个人心目中都在想着一件事情,这次二人到来,会不会出征,为颜良将军报仇。

    可以说颜良之死,并不是由上而下的激动,而是由下而上的群情激奋,几十万冀州士兵都在请愿为颜良报仇,这么大的声势,袁绍自然不能无视,如果不是沮授的话,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他也不会差一点就妥协了,。

    不过现在好了,他已经把该说的都告诉了文丑和高览二人了,接下来要该如何安抚部队,就是他两人的问题了,不过按照袁绍的计划,最少在秋季之前是不许渡过黄河的,或者说在徐州没有最新的战况之前,是不能轻举妄动的。

    吃过亏的袁绍明白,这个时候他的冀州军如果一旦南下,那么势必会引起曹操和刘澜的注意,到时候二人本应该发生的大决战可能会因此而作罢,甚至刘澜还会因此而再一次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

    这一回他要做的就是要让刘澜分身乏术,当他和曹操激战正酣之时,冀州军突然南下,不给刘澜和曹操任何反应的时间,到那个时候,一切主动权就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了。

    对他来说,这是最好的结果,也是最理想的结果,而之前每一次,他都过早把自己暴露给对方,就好像颜良,他在明处,而刘澜的部队却可以放在暗处,就这样,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而这一回他要在暗处,杀刘澜一个措手不及。

    吃一堑长一智,不仅仅是袁绍,包括沮授也一样,其实很多事情,沮授想到了,但是他能做的微乎其微,因为他只是参谋,说好听点最多不过就是军师,对作战部署有资格说上话,可对指挥作战他却望尘莫及,都是由领军的将军们负责,如果说他能随军,也许情况会好一些,可偏生他要坐镇邺城,所以很多事情只能靠这些将领们。

    而对于老交情的高览,沮授是深信不疑的,至于文丑,只要二人能够和平共处,那么这些都不会是麻烦,更何况袁绍如此珍而重之的交代二人这些事情,二人应该不会再出什么乱子,最少不会违背命令直接就杀过黄河去。

    在大帐,文丑和高览见到了军中各位将领,算是第一次见面,对于他们来说,文丑和高览都不陌生,但是对于文丑和高览,显然这些将领们还是持着一些怀疑态度的,毕竟在幽州之战中,两人一直在南面与刘澜交手,而且是相继落败在刘澜手中,而他们可是在幽州大获全胜,把公孙瓒打的溃不成军。

    颜良将军继位麴义,他们不说什么,可二人到来,不说无法服众吧,最少是不太信任的,所以很多人在见礼过后,开口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什么时候南下入青州,为颜良将军报仇。

    高览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但是文丑却变得格外痛苦,这是二人最大的差异,你可以说这完全是因为文丑与颜良的私交更好,他比任何人都更迫切的想要替颜良报仇,但他现在没这个能力,所以大帐内立时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文丑红着眼眶,恶狠狠说着为颜良将军报仇,而高览则接过话头说,现在时机未到,大家冷静。

    两人完全不同的态度,出现的分歧可以说在意料之中,但不得不说,他二人的一唱一和,却决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少这样的一番表态,让大家都明白了,仇要报,虽然这更像是托词,可总比之前连一点回应都没有强吧。

    颜良很明白的告诉所有人,我们要为颜良将军保持,但是现在还不是进入青州的时机,我们要保持,但首先要有合适的时机出现,不然我们就算去了青州,没有任何战略意义,那么就算胜利了,也是为了他人做嫁衣,这样的情况不仅不会替颜良将军报仇,反而还会让他死不瞑目。

    如果说以前冀州军麴义的威望最大,经过清洗之后颜良的声望最隆,只要牵涉到为颜良报仇,大家虽然急,但都愿意等待时机出现。

    毕竟战争,困难重重,首先要做的就是万无一失,准备充足,就好像幽州之战,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最后他们也不可能获得胜利,而这一次,文丑和高览说得很清楚,我们这回不仅要为颜良将军保持,而且还要完全吞并徐州,消灭刘澜,这一次与幽州一战完全一样,所以大家千万要耐心,要相信大将军。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何袁绍迟迟没有回应,原来是打算与刘澜不死不休了,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自然不可能贸然行动,必然是要把前期准备做到万无一失之后,再出兵,而且最终还要吞并徐州,那么就不仅仅只是去徐州打一仗那么简单,光是对于后勤的补给就需要设定不知道多少方案,这一点很多人都清楚,幽州之战,看起来他们的粮道是从东平郡走泉州,可是这只是五条补给线的其中一条,是摆在明面上的,就是为了吸引幽州骑兵,真正的运输队,则从故安等其他几个方向而来,可谓是万无一失。

    立时,所有将领们都连声道:“两位将军不用解释了,末将们都明白了,对大将军而言,与刘澜的战争不会轻启,只要一开,那么就必须要赢。”

    他们都清楚,大批量的物资在他们没到平原就开始运输而来,曹军有一段时间停了下来,可是最近又开始运输而来,那时候就奇怪这里边一点有问题,现在可以确认无误了。

    “大家能理解最好,现在的刘澜和曹操正在沛县交战,而我们只要一直保持耐心,等到两家杀得难舍难分之际,根本无暇顾及我们的时候,我们屠杀渡过黄河杀向徐州,到时候刘澜必败无疑!

    “原来如此。”众人大笑起来,终于知晓了两位将军的意思了。

    高览对众人道:“这可不是我们二人的主意,而是大将军的意思,他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们也只是来具体施行罢了,这一回能否成功,就看我们了,我希望待徐州之战后,我能为在座有功将士请功!”

    对于他们来说,上战场就是为了丰厚受攻,很多人在幽州之战是极为郁闷的,毕竟油水捞得并不多,看着别人盆满钵满的奉赏,能不动心,正是因为这样的不甘心,他们才迫切的想要去徐州,现在好了,只要能确定要打徐州,那么就可以耐心等待,不仅可以立功,同样还能为颜良将军报仇,一举多得,这才是最爽的事情。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