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唐朝下的蛋 > 第367章 病龙台

第367章 病龙台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唐朝下的蛋 !

    周师大举南征之际,辽人乘机屡屡南侵,柴荣当时就打定了主意,一旦平定江北,他将置西蜀于不顾,先全力北伐辽国。此时,南唐既已归附,柴荣便已南顾无忧了,便大举征发徐、宿、宋、单、滑、亳、郓、魏等州丁壮数万人,浚通运河航道。

    不久,河道即告浚通,柴荣遂决意御驾亲征,收回燕云十六州!随后,柴荣便以韩通为陆路元帅,以赵匡胤为水路元帅,分命诸将水陆俱进,他自己则乘坐龙舟沿河北上。一时间,数百艘战舰扬帆而进,首尾相连达数十里之长,实乃黄河南北之人从未见过的状景,皆蜂拥在两岸围观、喝彩,一路上到处都能听到“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四月十七日,大军抵达乾宁,辽宁州刺史王洪闻听周天子御驾亲临,当即举城投降了。

    大军行至独流口,逆流西进,一直抵达益津关。辽守将佟廷晖见周军势大,也举城投降。自益津关向西,水路越来越窄,巨舰已无法行走,大军只好弃舰登陆,继续西行。

    当晚,柴荣率五百侍卫骑军露宿于野外。此时,大军尚远在十余里之外,而辽骑军却不时地出没于营地周围,羊角号声此起彼伏。随从的朝官皆异常恐惧,吃不下,睡不着,唯有柴荣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容地用餐、入睡。说来也怪,整整一夜,辽骑军却始终不敢逼近柴荣营地。

    赵匡胤率前军抵达瓦桥关后,辽守将姚内斌即举关投降了。柴荣随后就进入了瓦桥关,次日,辽莫州刺史刘楚信也举城投降了。李重进率大队后军赶到后,辽瀛州刺史高彦晖见周军势大,也举城归降了。

    至此,数万周军,未放一箭,未伤一卒,就将瓦桥关以南诸州悉数平定了,周军共得三座大州、十七个县、一万八千三百六十户。

    当晚,柴荣大宴诸将,并商议进取幽州之事。诸将皆认为:“陛下离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已尽取燕南之地,这已经是不世之功了,如今,辽骑军皆聚集在幽州之北,不宜再深入了。”柴荣闻言,大为不悦。

    次日,柴荣以刘重进为先锋,命其先行进发,占据固安。刘重进发军之后,柴荣亲自率军抵达永定河边,命军士建造河桥。傍晚,他又驰回瓦桥关过夜。半路之上,路过一处高台,柴荣见有一百多父老百姓带着牛酒前来慰问,便问道:“此地何名?”

    一老者答道:“历代相传,都称之为病龙台。”

    柴荣闻言,默然不语。当夜,就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宰相、近臣听说后,又劝他尽早回军。柴荣无奈,只好命全军暂停北上,传令大军回师。

    柴荣在回军的路上,颁布诏命:以瓦桥关为雄州,以滑州节度留后陈思让为雄州都部署,将容城、归义二县划归雄州;以益津关为霸州,以侍卫马步都指挥使韩令坤为霸州都部署,将文安、大城二县划归霸州,并命韩通从滨、棣二州调发数千壮丁修筑霸州城。不久,孙行友送来捷报,易州被攻陷,生擒辽国刺史李在钦。当日,李重进大败北汉兵于百井关,斩首二千多级。

    柴荣回军至澶州,又有些犹豫了:眼见得三关已定,燕云诸州即可指日而下,此时渡河回京,实在心有不甘!于是传令大军原地驻军,想等他的身体好转后,再返军北伐。不想,他越是着急,病情却越是不见好转。故而,整日里郁郁不乐,一个人都不想见,即便是宰相、近臣甚至于太医,他都一概不见。将吏、军士们尽皆人心惶惶,皆预感到将有大事发生。

    此时,柴荣只允许一个人可以自由出入于他的卧室,此人便是张永德!于是,群臣们只好让张永德带话给柴荣。大军抵达澶州的第四天清晨,张永德像往常一样去探望柴荣,只见柴荣坐在床头,两眼直勾勾地望着窗外。他叫了数声“陛下”,柴荣才回过头来,平静地对他说道:“朕将不久于人世了!”

    张永德大惊,说道:“陛下正当英年,偶染小恙,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不日即可痊愈,陛下却为何出此不祥之言?”

    柴荣叹道:“卿有所不知,当年朕在民间之时,曾经梦到神人赠我金色大伞一顶和《道经》一卷。昨夜,我又梦见神人前来,向我索走了金伞和经书,这不是天命将去了吗?”

    张永德劝道:“梦乃心生,陛下北征染恙,宏愿一时未能实现,心中有所不甘,故而才有此梦。如今天下未定,根本尚还空虚,四方诸侯皆希望京师有变。眼下,我们距大梁已经很近了,陛下须快快回京,以安定人心,万不可再逗留于此,万一有不测之事,宗庙该怎么办呢?”

    柴荣一听,突然问道:“是谁让你说这些话的?”

    张永德大为惊慌,答道:“众臣皆有此意。”

    柴荣不语,低头沉思了半晌,方才叹道:“我知道一定是有人教你这样说的,但是你却不明白我的心意啊!唉,你为人忠厚,肯定是被人利用了!”

    张永德低头不语,柴荣说道:“好吧,咱们回京吧。朕还真的担心,朕还能不能再回到大梁?还能不能再看到朕的皇后皇子?”

    张永德愕然,但却不知说什么才好……

    柴荣终于又回到了大梁,他刚刚入宫,潞州节度使李筠就送来了捷报,说是将北汉辽州攻陷,其刺史张丕被擒。柴荣大喜,精神略有好转。

    南唐泉州节度使留从效遣别驾王禹锡假冒商人到大梁进贡,并请求在京师建置进奏院,以脱离南唐,直接隶属于朝廷。柴荣不但没有答应他,而且还在赐给留从效的诏书中说道:“江南刚刚归附,正在安抚,爱卿一直称臣于金陵,不宜改图。假若泉州在大梁设置邸馆,金陵必会心疑,若是如此,其罪就在于朕了。爱卿遣使者长途跋涉尽职进贡,已足以表达忠心,卿当一如既往地勉力事奉旧君。若能如此,对于爱卿,则是有始有终,顾全了君臣之义;对于朕,则是顾全了安抚天下的一片苦心。”

    南唐主李璟听说此事后,大为慨叹,深为柴荣的一番苦心所折服,连忙遣其子纪公李从善随周使钟谟至大梁请安。

    柴荣问李从善道:“江南有没有治兵修备?”

    李从善大为心惊,忙答道:“江南既已向大国称臣,又怎敢再治甲兵?”

    柴荣道:“不然,过去是仇敌,如今则是一家,我与江南大义既然已经确定,就必须保其无忧。然而,人生难料,后世之事,更难以预料。回去之后,告诉你主:趁着朕在的时候,赶快修筑城郭,修缮甲兵,防守要害之地,以为子孙后代考虑。”

    李从善回到金陵后,将柴荣的意思转告给了李璟,李璟更为慨叹,即命各州修葺城池,增加戌兵。

    钟谟眼见得南北睦好,百姓再无战火之苦,心中大为高兴,特意作诗献于柴荣,诗曰:

    三年耀武群雄服,一日回銮万国春。

    南北通欢永无事,谢恩归去老陪臣。

    柴荣自从回到大梁后,病势仍然不见好转,不祥之感越加强烈的念头,便有意无意地开始考虑起后事来。先立符皇后之妹为皇后,人称“小符后”,又立皇子柴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立皇子柴宗让为燕王,领左骁卫上将军。

    王朴逝世后,柴荣一直想再选一人为宰相,他知道兵部尚书张昭远为人庄重耿直,便问道:“朕欲选一贤相,卿认为朝廷大臣之中,谁可为宰相?”

    张昭远毫不迟疑地答道:“李涛!”

    柴荣愕然道:“李涛为人轻薄,连个大臣的样子都没有,你却首荐他为宰相,这是为何?”

    张昭远答道:“陛下所指责的是小节,臣所推举的是大节。晋高祖之时,张彦泽虐杀无辜,李涛多次上表,执意奏请杀了张彦泽,并说‘张彦泽不杀,必为国患’,晋高祖不听,致使大梁为张彦泽所首乱;汉隐帝之时,李涛也上表,奏请解除先帝兵权,以备非常之变,隐帝不听,后来先帝因此而得天下。国家安危尚未有任何征兆之时,李涛就已有如此先见,这难道不是贤相吗?故而,微臣推荐李涛。”

    柴荣道:“卿言甚是,也算至公,然而,李涛虽然有大才,但确实不宜置于中书之中。”

    柴荣此言,确是实情。李涛为人诙谐幽默,而且不修边幅。他与其弟李浣俱以诗文闻名于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当时就流行于世,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

    李涛、李浣兄弟二人虽然友爱雍睦,但却谑浪放迹,不分长幼,常常有不合礼节的怪言。李浣娶礼部尚书窦宁固之女,窦女年龄大了些。成婚的当晚,窦女出来参拜,李涛一见,却突然率先下拜,李浣大惊道:“兄长疯了吗?新媳妇参见大伯,哪有答礼的?”李涛笑道:“为兄没疯,我把她当做亲家母了!”李浣又羞又气。李涛坐下后,窦女重新参拜,李涛竟叉手于胸前,说了一句歇后语:“惭无窦建,缪作梁山,喏,喏,喏!”当时在场之人,全都捧腹大笑。

    李涛是长沙人,小字社公,经常用社公称呼自己。当世有“社日饮酒可以治耳聋”的说法,去年社日,翰林学士李昉供给内库酒,李涛跟在后面向其讨要,并作诗道:

    社公今日没心情,乞为治聋酒一瓶。

    恼乱玉堂将欲偏,依稀巡到第三厅。

    李昉忍俊不禁,只好满足了他。

    柴荣也知道,论李涛才能,绝对是宰相的最佳人选,但他如此放浪形骸,总觉着威仪不足,恐惹朝野议论。

    柴荣又想以枢密使魏仁浦为宰相,但也有人反对,认为魏仁浦没有中过进士,甚至于连科举都没有参加过,不可为相。柴荣却道:“自古以来,皆以文武才略用人,难道选宰相也要按科第选举吗?”

    最后,柴荣以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相,魏仁浦仍旧兼任枢密使。

    柴荣性格严急,近臣稍有违犯,即被处死。魏仁浦却经常将别人的罪过揽在自己身上,因此而救了许多近臣的性命。故而,他虽然出身于刀笔小吏,但进位为宰相之时,时人大多也都能认可。

    柴荣此时想起一件事情:北征之时,军用财物皆由京师送至行在。有一天,柴荣亲自前往巡视,却偶然在地上发现了一块木牌,长二三尺,宽一尺,上半段写着三个字:点检做。柴荣不明所以,遍问众人,却谁都不知其来历。于是,柴荣便以澶州节度使张永德兼殿前都点检、同平章事,以赵匡胤为许州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加检校太傅。柴荣认为,张永德、赵匡胤乃满朝文武之中对自己最为忠心的两位股肱之臣。

    柴荣病势日重一日,病危之际。柴荣临终之前,忽然想起王朴曾说他有三十年阳寿,开始认为王朴骗他,后来才想起王朴原话乃是“三十数后就不知道了”,突然大悟:自从他即位算起,实际上只有五年六个月,正好是三十之成数!原来,王朴当初含糊其言,只是想婉言宽慰他罢了。

    六月十九日,雄心勃勃的一代英主柴荣,就这样带着满腹的遗憾驾崩了,时年只有三十九岁。

    司马光赞道:

    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王环以不降受赏,刘仁赡以坚守蒙褒,严续以尽忠获存,蜀兵以反覆就诛,冯道以失节被弃,张美以私恩见疏。江南未服,则亲犯矢石,期于必克,既服,则爱之如子,推诚尽言,为之远虑。《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又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世宗近之矣!

    噩耗传出,举国哀痛。报丧使到达金陵之时,江南国主李璟正在用餐,一听噩耗,筷子当时就掉在了地上,大哭道:“英主早逝,天命何其速也!”

    周朝群臣遵照世宗皇帝柴荣遗诏,拥戴梁王柴宗训即皇帝位。时年,柴宗训尚不满七岁,史称后周恭帝。

    柴宗训遵照柴荣遗命,以李重进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兼领淮南节度使;以韩通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兼领郓州节度使;以向训为河南尹,充西京留守;以张永德为许州节度使,进封开国公;以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兼领宋州节度使、检校太尉,进封开国侯;以慕容延钊为殿前副都点检兼领澶州节度使、检校太傅,进封开国伯;以石守信为滑州节度使、检校太保,仍为殿前都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