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胤仙朝 !
“起来吧,不过你装的可真像,我差点都被你蒙骗过去,你也够狠的,居然对自己下得去这般狠手”朝小渔看着一副虚弱之色的陈九,脸上的紧张之色消失,露出了无奈之色。
“我这也是没有办法,被那丫头逼的,明日你出去就说我在闭关疗伤,然后赶紧去一趟衮洲,再晚就怕被那些个王八蛋给得手了”陈九呲牙咧嘴的站起来,周身法力涌动,伤口慢慢恢复。
“嗯,今天早晨本来就想过去的,可是想起来还有点事情没办。就等你回来,谁知道你居然在天黑才回来”朝小渔翻翻白眼。
“什么事情要等我回来?”陈九周身荧光闪烁,所有的伤势已经消失。
“衮洲浩荡,我又没有你那般神通法力,如何能够快速的找到那个婢女的转世之身,要是一个县城一个县城的搜寻,等对方将人杀死了,我也没什么事了”朝小渔翻翻白眼。
陈九恍然,拿出一块玉石,打出一道道法印,然后将玉石地给朝小渔:“我最近一个月实在是脱不开身,只能麻烦你了,这玉石蕴含着那贱婢转世之后的一缕气机,它会告诉你怎么走的”。
朝小渔看了看天色:“还有一个时辰就要关城门了,我趁早走”。
看着朝小渔离去的背影,陈九突然道:“一定注意安全,能不能找到无所谓,关键是你的安全”。
“放心吧”朝小渔一笑,推开门走了出去。
此时陈九突然间后悔了。太师方面派出的定然是高手,手段不弱,不知道朝小渔能不能安全回来。
是夜,在沈珞瑛与润萱二女担心中度过,朝阳初升,密室中的陈九身形一动,已经消失在了原地,下一刻皇宫的大门前多了一道人影。
看着走来走去的守卫,陈九拿出自己的令符。
守卫不敢阻拦,陈九一路来到了藏书楼。
藏书楼的地点陈九自然知道。昨日里人皇还带他过来转悠了一下。
“来者何人”藏经楼前两个身穿布衣的修士一丝不苟的站在那里。这两个修士周身气血澎湃勃发,怕是有天罡的境界。
“奉陛下之命前来藏书阁学习一个月”陈九道。
“请出示身份符诏”一个守卫上前一步。
陈九递过自己的印章,那守卫看了一眼后道:“原来是九皇子,失礼了”。
“可还有疑惑?”陈九道。
“陛下昨日下过旨意。皇子您直接进去就可以”。
陈九点点头。迈步走入大周皇朝的藏书阁。
藏书阁乃是大周开朝之初搜刮天下典籍。聚之于上京楼阁,成为了大周王朝的藏书阁。
说是藏书阁,其实一步迈入。只感觉周边空间变化,已经来到一个秘境所在。
所谓的秘境,就是小洞天的另外称呼,这藏书的小洞天方圆几十里,五步一个巨大书架子,书架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书籍。
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各种诸天万界秘史,前朝大事,以及上古秘闻,数不胜数。
至于修行的功法,更是不计其数。
从最基本的大路货色,到各家各派的无上典籍,都是齐全,甚至于那些个震教秘术也有一鳞半抓,虽然不齐全,但是已经殊为难得。
不过最多的还是记录地方有识之士、历代文化名人在人类发展史上倾注的心血,引导人们更好地认知历史,感悟上古变化。
藏书阁以前属于上一个王朝,后来大周得到天下,连这藏书阁也一起得到。
这里有前朝记录下来的野史,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还要看得人自己推测,每个王朝都或多或少泯灭掉前朝所做过利国利民的好事,少不了各种摸黑,用以显示自己的正统。
这巨大的藏书阁分为好多小模板,比如说陈九眼前的这个文渊阁为三层母房,仿上古天一阁规制,楼上通为一间,楼下分为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意在防火。
文渊阁的园林布局,十分精致。阁前设长方形水池,周置石栏,以石拱桥与文华殿后殿联为一体,池中养殖鱼藻。大型叠石假山环列阁后,假山山路、山洞上下穿行,就连阁的左右门道阶梯也增加叠石艺术处理,使文渊阁的气氛更加浓厚。阁内悬有御书“汇流澄鉴”四字匾。
在文渊阁的对面,是文溯阁。
是古代西路诸侯镇守边关,所住房屋的主体建筑。
阁前有戏台、嘉荫堂,后有仰熙斋,建筑形式仿照天一阁,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
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同。
其彩绘画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采用黑色琉璃瓦为顶,主要是为了使整座建筑外观风格相统一。
文溯阁后面,有抄手殿廊连接着仰熙斋,斋后为九间房,其中有芍药圃、梧桐院等。这是皇帝“东巡”时的读书之所。
纵观整个西路格局,院落层次清晰,套院相接而不乱,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的确是读书作画的理想“仙界”。
有史书记载:“渊源如欲问,应自此寻津。”在诗注中又说:“山庄建阁,以文津名之,御园之文源,大内之文溯,皆由此津逮也。”大意为:追寻文化的源流,继承文化遗产,繁荣和发展现代文化,先要找到它的济渡处。文津即是在文化长河上由此岸达彼岸的济渡处。
上古大帝认为“山庄居塞外,伊古荒略之地,而今则闾阎日富,礼乐日兴,益兹文津之阁,贮以四库之书,地灵境胜,较之徐福所云名山之藏,岂啻霄壤之分也哉?”加之每年帝王诸臣、各族首领和外国使节都云集山庄,将皇家藏书楼建在此地,更可以标榜天朝的文治武功。
从外观上看,文津阁是一个二层楼阁,实际上是三层楼阁,中间有一暗层。暗层全用楠木造壁,能防虫蛀,是藏书之处。此阁在设计上按《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将一层的六楹隔为六个单间,而将顶层的六楹相通为一大间,用“地六”、“天一”来克火。文津阁有围墙环绕,坐北朝南,三面临水,从南往北为门殿、假山、水池、文津阁、碑亭。
阁东立文津阁碑,碑高532厘米,宽138厘米,厚58厘米。碑趺、碑身、碑首周边雕蟠螭纹和雷纹图案。正面汉文字镌《文津阁记》,背面镌《题文津阁》,东侧镌《四库收精要》,西侧镌《建由成乙未》均由第一天尊御笔亲题。阁后、碑后砌假山,前后留古松数株。
“这才是仙家气派,这才是真正的藏书阁,与自家的那个藏书阁相比,简直就是弱爆了”陈九一边嘟囔着,一边寻找着自己想要看的典籍。
武道功法要看,诸子百家的野史也要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说来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的又有多少?。
什么是上古先贤的名言,就是那些个说来简单,但是每个人都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这就是上古诸子的精华所在。
有了这般浓厚的底蕴,王朝想不强盛也难,难怪外族无法翻身,实力是一方面,文明底蕴也是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