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科技王座 > 第257章 改天换地变新颜

第257章 改天换地变新颜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科技王座 !

    软卧车虽然只有一节,可是坐得起的人可不在少数,车厢过道上贴窗的位置,基本坐满了旅客。每个软卧包厢内,也能听到里面传出说话声、打牌的吆喝声,热闹非凡。

    “让一让,请让一让。”一名旅客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塑料饭盒,顺着过道一边走一边躲让坐在贴窗座位上的人,不停提醒道。

    他走过的地方,都有一股香气散出来。

    那名劝说老者不要生气的中年人,看人过来,赶紧站起来,紧贴到车厢壁,给他让路,闻到香味,笑着开口道:“这才十点过吧,怎么这个时候就饿了?您这是泡的什么,好像是面条,闻着挺香的,是餐车上供应的么?”

    那名旅客一听他北方口音,大致明白了,挤过去以后,笑着头道:“两位以前没坐过这趟火车吧。我这泡的叫做方便面,就是把面条在油锅里炸熟了再捞起来沥干,吃的时候用开水一泡就胀开,再撕开随配的料包,海鲜、红烧、麻辣,各种口味都有。您如果想买,站台小卖部、餐车那都能买到,不贵,一包也就两毛钱。”

    “尿包?”那人说的一口本地普通话,让中年人听糊涂了,反问道。

    “对啊,料包,您,您该不会以为是撒尿的尿包了吧!嗐,我说的是放作料的料包!”那名旅客见他两眼呆,愣了一下,恍然明白过来,哭笑不得地跟他解释道。

    西南普通话口音都很重,尤其是1、n不分,北方人能听懂,却听得比较吃力。

    听他说得有趣,就连坐在过道靠窗位置,脸朝外望的老者,也笑了起来,指着中年人打趣道:“小黄,你啊你,思想很复杂啊。人家明明说的是作料的料,你也能想成撒尿的尿!”

    左近座位、包厢的旅客都笑了起来,把那中年人闹了个大红脸。

    “这方便面果然很方便的样子,是你们本地特产吗?等我去的时候,也去买几包带家,让我那小子也跟着尝尝鲜。”他急于将闹出的大笑话揭过去,随口夸道。

    附近的旅客又都笑了起来。

    “这位同志,其实这方便面咱们古代就有了,是作为行军食物储备的。我们吃的这种呢,则是日本最先推出的现代做法,根据地学了做法,然后最先是在火车上进行推广,要说是本地特产,也没错。”那名旅客常年从事销售,善于擦颜观色,见他不自在的样子,怕他脸上挂不住,赶忙帮他打圆场道,顺带转移话题,“方便面要开水才泡得开,不过车厢连接处都挤满了人。您如果要泡的话,最好找餐车乘务员要。”

    “多谢您了!”中年人舒了口气,脸上的热度退了几分。

    听到说起过道上挤满了人,老者点头道:“列车上这点做得不错,虽然车上挤了点,但是也确实方便了群众出行办事,这一点应该表扬。”

    听他说话的气势,一看就是大干部,那名旅客微笑着点点头,不想跟他深聊,道了声是,就捧着烫的餐盒向自己坐的包厢走去。

    “祝老,您想不想尝尝这方便面的味道,我闻起来可香得很呢。”中年人闻着车厢内飘散的香味,抽抽鼻子,对老者笑道。

    国内才刚确定改革开放,封闭的国门也仅仅开了一条缝,外界的新鲜玩意儿进来得很少,他也是头次见到。

    “也好,餐车上的伙食太贵了,一顿就要一块多钱,还是吃方便面更划算。我的饭盒在包里,你去的时候,顺便也给我泡一个,我尝尝看,这个方便面是不是有那么好吃。”老者犹豫了一下,当即答应。

    等中年人从餐车来,列车外面已经下起了瓢泼大雨,整个天空都被雨水变得朦朦胧胧。

    两人吃过方便面,都是大声叫好,那种浓烈的香味让他们味悠长。

    也许过不了几年,当方便面开始大量面市以后,他们会吃方便面吃到想吐,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却着实为这种既方便又好吃的食品大为满意,连声称赞。

    唯一的遗憾,就是量少了点。

    老者食量小还无所谓,那名中年人却是有名的大肚汉,一包方便面根本吃不饱,再去买又舍不得,便从包里取出随身携带的馒头撕成一小块一小块,放进方便面汤水里泡热。吸收了作料精华的馒头,味道十足,中年人吃的眉开眼笑,连吃了两个大白面馒头,才心满意足地停下来,连声道好。

    接下来的旅途,他们都是以方便面、馒头为主食,再没吃过别的。

    而于路之上,雨也是连绵不断,时而大雨倾盆,时而电闪雷暴,天就没有再晴过。

    据左右的旅客说,这是到了雨季,像这样的大暴雨三不五时就会出现。甚至连续一个月不见晴也不罕见,让两人对西南的气候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火车一路南行,在国内的最后一站停靠时,边防人员也只是在车上转了一圈,检查了一下所有人的车票,简单询问了一下去根据地的缘由,然后给他们开具了一张边防通行证,就离去了。

    “通行证收好,你们国时要检查的。要是遗失了,可能会有些麻烦。”他们在车上认识的旅客,好心的提醒道。

    两人道谢以后,将通行证郑重其事地贴胸揣好。

    火车进入到根据地境内,老者看着沿途经过的大片青色稻田,夸奖道:“你们这的农业搞得好啊,看这长势,今年应该是个丰年。”

    经过于路攀谈,他知道列车上这些软卧包厢旅客,绝大多数都是根据地的干部。

    “水稻长得好,这也是近一年的事。全靠根据地组织的农田水利建设,还从国内请了大量的农业专家来进行技术指导,购买了大量的化肥便宜佘给农户,才有这么好的收成。”有知道的旅客笑道,“过去我们这里,年年都要从外面买大米,要不就会饿死人,不过看今年庄稼这长势,估计是不用在外购粮食了。”

    车上根据地的干部群众,对于这个话题都很关系,听到两人谈话,不由都谈论起来。

    “关键还是分了地,农户的积极性高了。”一个皮肤黝黑的旅客,一针见血道,“按说集体劳动效率更高,听说美国、苏联那边搞的也是大农场,收成也很高,可这套在我们这边就不行:干农活累啊,谁不想翘着脚躲在树荫下睡觉,然后等别人干好了跟着分粮食。人人都是聪明人,都想偷奸耍滑,到头来就谁都不肯好好干活。咱们这里本来土质就差,收成不高,还搞大锅饭结果一亩地收成不到六十斤,谁都吃不饱肚子。现在把地分了,看起来效率是低了,可是也没了偷懒的机会,地是自己的,种好种坏都是自己的,收多收少就看你勤不勤快,怨不了别人。这么着一逼,老百姓只好起早贪黑,认真务农,再加上农技站的技术指导、化肥的敞开供应,才有眼前的这番景象。”

    “说来说去还是你们这的政策好,国内可不敢这么搞。老哥,你估摸着今年地的收成怎么样,一亩能打多少稻谷?”老者连连点头,若有所思地问道。

    “这个估不准,光眼睛看怎么能做得数。”那位皮肤黝黑的旅客摇头道。

    “我知道!”一个听闲话的旅客插话道,“我家就是果根人,虽然我进了厂里,不过也经常帮家里干农活。听农技站的技术员说,根据地农业条件最好的是清水河滚弄一线沿江农田,还有木姐、南坎灌溉方便,贵概、南登农田面积虽然大,但是土质一般,其他地方的土质都不好。据他说,果根县周边的地也不怎么好,主要是土里缺少庄稼生长的足够养分,新修了水利设施、化肥肥田以后收成能够大幅增加,据他估算,果根的水田一亩收成大概能有五百来斤的样子。这只是第一年,第二年地力上来了,收成会再增加一些,有可能达到六百斤,要想亩产提高到八百斤的话比较吃力。”

    车厢内响起一片抽气声。

    根据地建成后,过来的干部不太清楚,但是但凡本地人,都对亩产五百斤这个数字惊叹不已。

    果根等根据地过去农业是什么样子,亩产最好也不过一百来斤而已,普遍只有八、九十斤的。五百斤已经足足将收成翻了三到四番,远远出了他们的期望。光是这个亩产,按照每户人家五十亩的责任田,一个五口之家,一季的收成就能达到两万五千斤!

    庄稼人吃得多,一天也不过两斤米,全家一年消耗的粮食也不过三千六百五十斤。

    这一季的收成,就足以满足全家吃饱肚子,还能将多余的大米卖给粮食收购站,大幅增加家庭收入。

    而且随着家庭养殖的普及,老百姓日常口中的肉食也越来越多,人均大米等粮食消耗还在呈下降趋势。

    根据地对农户一直是采取保护措施,从来没收过一分税,反而是经常通过修水利、道路向农民工支付工资。从国际粮市上进口的大米,不管粮食价格如何波动,都是照每斤一毛钱的价格凭户口本每月定量销售,收购价格却是根据国际市场变化而变化,从没让老百姓吃过一点亏。

    照现在一吨大米一百四十美元的市场价格,五口之家一季的富裕粮达到了十吨之多,足以卖出一千四百美元的价格,合两千四百五十块钱,家庭月收入达到了两百块。

    这个收入平均到个人,还是不高,但这只是一季啊!

    根据地位处亚热带,全年水热条件充足,只要肯吃苦,一年种两季、甚至三季都不是问题。另外还有家庭养殖、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农闲时再去城里打打工,一年挣个万元户,也不是不可能。

    忆旧追新,车厢内只要了解这些年根据地变迁历史的干部、乘客,全都唏嘘不已。

    对于根据地政府,对于带领他们走到今天的根据地高层,尤其是对于力主实施这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司令员关飞,他们充满了无比的感激。

    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在根据地领导下,和过去在偭定军、人民党的控制下,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对于眼前的美好生活更加为之珍惜。

    【本书最新更新地址请一下 云.来.阁 即可获得本书的最新章节观看】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