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我欲扬明 > 第十六章 恩泽普惠(二)

第十六章 恩泽普惠(二)

作者:红尘俗世蒙面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欲扬明 !

    回到大内,刚一换下皮弁服,顾不上歇息,朱厚?便移驾东暖阁,命人召署理兵工总署衙门的兵部右侍郎王瞻、兵工总署技术总监何儒、军器局郎中沈士柱及主事胡渭奇四人入宫觐见。吕芳急着安排嫔妃皇子给皇上行贺新之礼,里外忙个不停,只隐约听到皇上在对他们说什么“刺刀”之类的话。

    忙完了国事,乾清宫摆出了皇室家宴,众位嫔妃、皇子、内廷贵宦向皇上恭贺新禧。在这种场合下,朱厚?终于可以卸下一直在臣民百姓面前表现出的坚强和乐观,“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那种感觉又一次袭上了他的心头。此外,皇后凤逸九天一事仍在保密之中,朱厚?当日以宫中殿宇失火为由,免除了皇室宗亲及在京二品以上官员的夫人新正向皇后请安之礼,勉强将此事搪塞了过去,但总觉得有愧于心,尤其是在家宴之时,看到那日宫变受惊,至今仍显得木木呆呆的哀冲太子,他的心中更是百感交际,忍不住泪如雨下。

    太子生母、目前暂摄六宫的皇贵妃王氏率众位嫔妃、皇子俯地痛哭,恳请皇上以家国社稷为重,莫要太过悲切,以免龙体违和。朱厚?才警醒过来,竭力收回早已飘到了另一个时空的思绪,引用明太祖朱元璋御制《女诫》中序言中“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的圣训,勉励皇贵妃王氏勤俭持家,诸位嫔妃和谐共处,各位皇子刻苦读书。众人应诺,誓言谨守祖宗家法,不违礼,不骄奢,不专宠;并相约约束本家父兄安分守己,不弄权,不营私,不干政。皇贵妃王氏奏称,闻说宫外百姓遭遇兵祸,流离失所,缺衣少食,请旨停常例给予嫔妃娘家的年节之赏用于赈济难民;并称感念圣皇仁厚爱民之心,已与各位嫔妃一道,效法孝慈贞化哲惠仁徽成天毓圣至德高皇后(即朱元璋的大脚马皇后,是明朝乃至历朝历代难得的一代贤后,故此谥号长达17个字。)之仁举,率宫人将宫中余帛制成衣被,奏请皇上代她们分给年老无依之人。朱厚?这才展颜开怀,嘉许各位嫔妃贤德淑良、知礼晓事,与她们并诸位皇子公主对坐宴饮,并将惠妃所生、刚满半岁的皇九子朱载墼抱于膝上,逗正在哇哇学语的孩子叫“爸爸”,令诸位嫔妃瞠目结舌之余,更倍感天亲慈睦。

    但是,家宴之后,朱厚?情绪又复低落,久久难以成眠,遂悄然起身,只带着吕芳一人来到焚于那场大火,至今尚未整修的坤宁宫,驻足于破壁残垣之前,默默地流泪许久。陪侍左右的吕芳心痛不已,却又不知该怎么劝慰才好。

    或许是为了排解心中的愁苦,自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初二起,朱厚?又按照原定计划,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中:

    正月初二至初五,带领王公勋显、内阁学士、五军都督府及六部九司诸位大臣,逐一视察京城各军,观看操演,犒赏六军,激励全军将士戮力同心,匡扶社稷,剿平逆贼,光复南都。并颁下口谕,着内阁会同五府、六部有司尽快拟订优抚军户及义勇投军的民户之策,更公开承诺,待平定江南叛乱之后,给予对于家园被叛军侵占或袭扰的山东备倭军及河南卫所军等卫所军卒一定补偿。

    正月初六,召见自江南逃回的文武官员,赐宴以示慰问,勉励已就任新职的官员谨遵王命,恪守臣职;命吏部有司尽快为尚未得缺的官员委任新职,广开报国之门,以伸报国之志;并于筵席之上,命人取来具保文书一火焚之,示意此事既往不咎。众人深感皇恩浩荡,痛哭阙下,几不自胜,皆戟指向天立誓愿为马前卒,引领王师克服江南。

    正月初七,巡视刚刚恢复生产的怀柔铁厂,亲切慰问春节期间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工匠民夫,勉励大家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活动,以“多快好省”为原则加紧生产,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要求怀柔铁厂在加强军工生产,保证军品供应的同时,分出一两个车间从事民品生产,重点放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大力生产犁、铧、耙、镪、搭、锄等铁制农具,以优惠的价格卖给百姓,促进农业生产。民品生产的盈余归铁厂所有,用于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如有亏损则据实上报,由户部派员核实之后奏请朝廷予以贴补。

    正月初八,视察京城各大衙门,亲切慰问按时到衙上班的职官属吏,赐宴欢送不待春节年假期满,就要启程分赴各地督办官屯的垦田使以及宣传国政、兼采民风的翰林院职官、国子监生员,勉励他们将朝廷各项善政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百姓的田间地头。

    正月初九,视察京城各处养济院,亲切慰问入院养老的耄耋老者和病残之人,赐给酒食及嫔妃、宫人赶制的衣被。正月初十,视察各处国立小学,看望师生,赐给书本、铅笔等学习用具,勉励他们用功读书,日后好为国家朝廷效力,并手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赐于国立第一小学。

    设立养济院、国立小学,收容难民之中家贫无所依的鳏寡老人和孤儿,是朝廷于去年岁末刚刚施行的一大仁政。这一善举,还是高拱的建议。

    当日海瑞进献荷叶米粑,提醒皇上关注京城米价飞腾的问题之后,朱厚?只责令分管户部并暂代辅之职的内阁次辅翟銮回府养病,并没有追究其他有关官员的罪责,却将高拱密召进宫,严词切责他身为皇上秘书,又兼任五城兵马司巡城御史,却不留心关注民生之苦,非是社稷之臣所为。高拱虽然觉得委屈,更体会到皇上对自己的器重和栽培,就谨遵圣谕,在督办军务、兼管京城治安之事的同时,悉心关注民政。因此次北京保卫战之中,营团军多有伤亡之人,朝廷循例给予的优抚恩恤毕竟菲薄,绝大多数普通士卒家中还有老人幼子,生活不免困顿;又考虑到鞑靼入寇尚未平息,江南叛乱又接踵而至,造成数以百万计之百姓家园毁于兵祸,流离失所沦为难民,其中多有老人和父母双亡的孤儿,即便朝廷遣返回乡也难以自力为生,故此呈上奏疏,奏请朝廷设立养济院,收容鳏寡孤独入院恩养,以示仁君爱民,泽被苍生。

    朱厚?阅后不胜感慨,当即在奏疏上写下朱批,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大同世界莫如此也!”命人即刻送到内阁。内阁见到这样的御批也不敢怠慢,赶紧会同户部、工部及顺天府,突击将抄没入官的薛林义、陈以勤等谋逆之臣的各处房屋整修为养济院,收容七十岁以上老者、病残之人及十三岁以下孤儿入院,由朝廷按人提供衣食,予以恩养。

    内阁拟订的方略呈送御前之后,朱厚?又做出了几点补充:一、养济院只负责收容耄耋老者和病残之人,另设立官办学堂,是名“国立小学”,遴选年高德硕、办事稳重的举人为执事,授予八品教谕之职,执掌校务;以优厚待遇聘请学识广博且愿意教授生徒的秀才为老师,收容孤儿入校读书习字,由朝廷提供衣食、书本纸笔等。在国立小学任职任教满一定期限的举人秀才,可优先参加选贡,实授官职;学习优异的年长学生经考试合格之后,以童生身份选入县学乡学,做进一步深造;其他学生满十六岁之后,可从军入伍,可入怀柔铁厂做工,可入官屯垦殖,也可自谋生路;二、养济院、国立小学所需之工役,除少部分招募之外,大部分由宫里裁减下来的内侍、宫女担任,按月给工钱,既节俭开支,减少朝廷财政负担;也为那些刑余之人和无家可归的宫女找一条自食其力的出路;三、各地官府应效法此例,大办养济院和国立小学,使大明子民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四、鉴于朝廷如今财政吃紧,各地官廪尚不充裕,也可大力动员地方乡绅富户捐资捐物,以家族为单位,在本乡本里兴办养济院和义学,朝廷视其功效予以旌表、恩赏;五、此前朝廷在难民之中募兵之时,虽有“独子不征”的规定,但家中壮男从军,仍给其家庭生活造成一定困难。为此,恩准其家中老人、幼子各一人优先入养济院、国立小学,由朝廷抚养;阵亡将士的父母、幼子全部入养济院、国立小学;六、招收孤儿入学读书,应不限男女,若条件成熟,可为女童单设女校,教材以太祖高皇帝御制《女训》为主,兼习女红、医护等事……

    元日阅兵之时受到皇上的亲口嘉许勉励,国子监祭酒田仰不胜感激之至,这些天又随皇上四处巡视,抚慰官军百姓,更让他感受到了仁君爱民之心,遂亲自撰文记叙这些旷古未有之隆恩盛事,载于刚刚编撰刊印的民报之上,随同通政使司的邸报天下各省府州县――这是朱厚?想说却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事,为此他还不惜兴师动众,走到哪里就把六部九卿带到哪里,把自己和那些朝廷重臣累得连轴转,好在自有有眼色的文官词臣,那番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看着刚刚刻印出的民报,朱厚?得意地冲着南方撇了撇嘴:国家养了你们这些宗亲勋贵近两百年,让你们拿出一点银子和粮食为国家做一点贡献都不愿意,还敢公然扯旗造反!哼哼,别看我不懂你们封建社会的游戏规则,给自己惹了一大堆麻烦,可你们知道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学过“三个代表”吗?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想和我斗?做梦!</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