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梦穿康熙换乾坤 > 第三百零六章 ——使清第一人(十三)

第三百零六章 ——使清第一人(十三)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巴伊科夫再清楚不过,阿勃林同大多数托博尔斯克的“不花刺人” 一样,其实很不简单,也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已经在托博尔斯克近郊拥有了丰厚的地产。非但如此,这些被称为“不花刺人”的穆斯林,早在沙皇把西伯利亚并入俄国版图之前,就已经在额尔齐斯河下游一带定居了。

    现在,他们以托博尔斯克一带为聚居中心,从事着小本经商,远途贸易着额尔齐斯河上的航运。这些人由于宗教、语言、风俗、习惯方面的便利条件,经商的目的地多是中亚、蒙占一带,有时足迹甚至远及中国内地。这些人熟知东方各国的情况,因此莫斯科中央政府在处理同中亚、蒙古等地区的贸易、外交等问题时,这些商人常奉召向莫斯科供献自己的意见,或直接去完成官方的使命,这也是阿勃林能够被自己选中的重要原因。

    当初自己在沙皇那里领受了任务之后,托博尔斯克的另一个“不花刺”商人谢嘉什?库尔提买买提,非要把阿勃林作为熟悉对华贸易的专门人才推荐给自己。现在想想,或许当时的偏听偏信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正想着,巴伊科夫胯下的矮小蒙古马突然踩到了山路上的一块鹅卵石,差一点马失前蹄把他给丢下山崖!巴伊科夫吓出一身冷汗,心惊之余大声诅咒道:

    “这该死的旱路!为什么不能走水路啊!”

    离开斋桑泊之后,使团就无法继续利用西伯利亚地区密布的河道轻松前行了。他们必须改走陆路,故而行程变得异常艰辛。其间有数次。团员们纷纷进谏巴伊科夫,今年还是先回托博尔斯克等待阿勃林的消息,来年开春之后再继续前往中国。

    巴伊科夫何尝不想打道回府?但作为“使清第一人”,他却无法做出这个决定!暂且不论当年佩特林使团成功出使大明帝国之后极尽荣耀。自己这次首次出使大清帝国责任重大,就是沙皇给他下达的任务之重也是前所未有的!在他随身携带的包囊中,就须臾不离那封至高无上的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写给博格达皇帝的亲笔信!

    去年(1654年)二月,莫斯科的外务衙门就为使团准备了递交博格达皇帝的这封国书。国书一式两份。一份是俄文,一份是鞑靼文,仿照1646年致印度国王沙赫-扎汗的国书样式书写。这可是一封重要的书信,单凭其冗长的内容就可以作出判断!而且,仅仅叙述沙皇的称号就用墨五百余字!当让,巴伊科夫的阿列克谢与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那冗长的称号不同,先如今这三百多字,其实几乎就是这位罗曼诺夫王朝第二代君主所能管辖的全部领土的罗列,自然是以一一列举乌拉尔山以东驻地为荣。顺带提及了西西伯利亚和新西伯利亚的诸多地域而已!而这一点。将来又会被大清帝国的一位有识之人加以充分利用!但这都是后话了。

    在国书中。阿列克谢说自己家族渊源于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凯撒和留里克大公,叙述了自己祖先在各国中现有的崇高威望及其同各国的书信往来。但他的祖先迄今未曾与中国历代皇帝互通信函,也未曾互派使者。他愿意与清国皇帝建立牢固的友谊。和睦相处,互通信函。

    别人或许不知道沙皇为何对博格达皇帝如此客气。也不清楚这次出使大清的深层次原因,但他巴伊科夫却心知肚明!那就是一旦开通了和中国的持续而稳定的贸易路线,俄罗斯将会受益无穷,以至于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西欧还是东欧,是在整个欧洲占得先机——

    几乎和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兰等国相继通过海上贸易而从中国商品中获利丰厚的同一时代,也就是在十五、十六世纪,俄罗斯商人就抵达了中亚地区,并通过当地商人购买了一些中国商品。自此,中国纺织品和中药材、特别是丝绸和大黄在俄罗斯享有了极高的声誉,利润丰厚。

    但在十七世纪中期之前,俄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仍须经过中亚商人这一中介完成。中亚商人通过西伯利亚的城市托波尔斯克、塔拉、苏尔古特、托木斯克等,兜售中国货物,主要有丝绸、棉织品和药品。

    到了十七世纪中叶,这种情况出现了变化。首先,俄国与中国之间建立直接接触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这一时期,俄国外交事务在与土耳其、克里米亚汗国、波斯、印度等东方国家,以及一些中亚国家的出使和贸易往来中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从另一方面而言,俄罗斯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的加强,也为在远东地区展开更为“积极”的政治活动创造了现实条件。特别是西伯利亚汗国的“加盟”对此大有促进,这使得俄国的疆界靠近了实际独立的各蒙古汗国,并通过其与明清时期的中国接近。要知道,实际上此时的俄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与远东各国直接相邻的欧洲国家!

    十七世纪的下半叶,俄国莫斯科中央政府开始试图与蒙古各汗国和中国建立正式的关系,但却是在远东地区所谓“探险队”的足迹之上开展的。当时,欧洲人对东亚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和模糊。的确,经印度洋到达中国的航路已经开辟,并且首先为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所利用。但是,人们还不知晓从欧洲精西伯利亚到远东的道路,欧洲地理学家当时对这条道路的认识还仅仅存在于想象。

    于是,已经处在崛起前夜的英国固执的请求莫斯科同意其商人经西伯利亚地区到中国去,部分的原因也是出于这种不成熟的地理观念。不过,英国人积极开拓通往中国的陆路和北方海路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想避免与当时欧洲列强的直接竞争,因为他们已经稳固占据了南中国海及中国沿岸为数不多的贸易港口。非但如此,英国人还希望从俄国人手里夺取与中国建立直接贸易联系的主动权,并且让英国商品进而占领西伯利亚的市场。

    刚刚经历了动荡时期和欧洲三十年战争“双重折磨”的俄国,早就明白了非常时期“崭新”的西伯利亚对这个落后的欧洲国家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沙皇阿列克谢自然更不愿意放弃东方源源不断送来的财富!凭什么要让这份美差落到欧洲最西头的“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共主王国”[1]、或者是那个疯子克伦威尔刚刚成立的什么所谓“英格兰联邦[2]”与“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共和国[3]”的头上,而不是欧洲最东头的“沙皇俄国”?我们必须捷足先登!于是,莫斯科中央政府和西伯利亚事务衙门紧锣密鼓的忙碌起来。

    但若想与中国建立稳固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除了地理上的混沌一片难以克复之外,原本是作为一件“大好事”而出现在俄国人面前的,现在却变成了羁绊——探险队在远东地区的殖民与杀戮!而这一点,必须得到中国当局的“原谅”,或者说是“无奈承认”!

    但这又谈何容易呢?

    (本章待续)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

    [1] 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共主王国,是指查理一世(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自1625年3月27日起至1649年1月30日被处死(他是唯一一位被以国王的身份处死的英格兰国王)时止是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查理一世的国王的官方称号是“查理一世陛下,蒙上帝恩典,英格兰,法兰西和爱尔兰国王,苏格兰国王,信仰的守卫者。”(法兰西国王是名誉称号,从爱德华三世到乔治三世无论是否真的控制法国领土,每一位英格兰国王都在自己的官方称号中宣称法兰西国王)。然而判处他死刑的那些人不想在称号中使用和信仰相关的部分,他们只称呼他为:“英格兰国王,查理.斯图亚特”。

    [2] 英格兰联邦,又译为英格兰共和国,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之后,由英国国会成立,统治英格兰。在1660年恢复君主制后,改称英格兰王国,是第一个统治全英国的共和政府。

    [3] 在克伦威尔入侵苏格兰后,从1653年5月起开始统治苏格兰,之后统治权扩大至爱尔兰。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国会,自任为护国公,将国号改为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共和国(land and ireland)。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结束了这段共和国时期。